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应从“心”开始

时间:2024-04-24

周建华

解放心灵,就是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心灵的反应能力为中介,以丰富人的心灵,促进心灵的完整,进而促进以完整的人的生成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那么,如何解放心灵,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基呢?

(1)生成智慧。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也不仅仅是技能的熟练,发展意味着智慧的生成。解放心灵、生成智慧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意蕴:一是基于知识和技能,但又超越知识和技能,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超越現象和表象,掌握智慧的一般性要素(如观察、注意记忆、创造、思维、语言等);三是超越继承,追求创造;四是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全面发展、夯实共同基础的同时,要关注智慧的生成。

(2)丰富情感。从情感的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内涵是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丰富情感,就是认识和开发学生发展的本质力量。这既是教育的动力,又是教育的内容,更是教育的目标。

(3)担当责任。责任感是创新人才行为的直接驱动力,责任感是创新人才行为稳定持久的动力源泉。因此,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要注重学生责任感教育,为其创新行为提供动力源泉。

(4)完善人格。人格是人的个性特征,是人的独特性的综合反映。因此,人格完善的人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人格完善是使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

解放心灵,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就要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设利于个性充分发展的多元平台,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通过德育,突出创新人格培育。创新人格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志向、逐步聚焦的创新兴趣、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德育是心育,要将体验的功夫做足。在德育实践中,一是让学生在团队中体验信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二是让学生在志愿团中体验责任,让学生充分体验服务社会的责任;三是让学生在心理剧中体验青春,调适心理。德育是课程,要将阵地的建设做强。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的实际,积极进行德育内容和形式的重新整合,形成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活动实践课程三个课程板块和课程群。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社会是大课堂,要将学生参与的渠道拓宽。学校要关注将生活知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以及理想目标社会化,引导学生将社会作为大课堂。

(2)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突出创新能力培育。课程是最主要的载体,在课程实施上,践行办学思想,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在课程评价上,鼓励师生追求卓越。课程与教学改革综合作用体现在创新思维的培育上,体现在学生智慧的激发和生成上,基于“尊重”“选择”和“激励”,在夯实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扎实掌握智慧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和创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创新平台,突出创新技能培育。如果说创新人格影响创新人才看到的远方和持久的动力、创新思维影响创新成果层次的话,创新技能则影响做成做好创新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创新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积淀创新体验,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还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所以,学校要设立多种学生发展平台。比如,创设培育创新技能的课程平台,由此开设发明创造课程培育探究能力,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培育实践能力,开设高级研究课程培育学生的学术能力。再如,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设立联合培养平台,以及设立中外合作科研项目平台,等等。

总之,培育创造未来的人才,需多方面创造条件,突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自然、自主、自由和自觉发展。同时通过新型师生伙伴关系再建构、学校文化再生成以及教育场所的重建,带给学生平等、轻松、自然的体验,突出自由、创新氛围的孕育,使教师教学更加从容淡定,使学生成长有着更有力的生命律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城学校校长)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