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吴佳书
摘 要:从运用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教学方式生活化;注重非智力因素,实行因材施教等方面研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语文教学;生活教育;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0-092.6;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64-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是我们的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现实生活经验着手,辅之以平时积累的知识技能,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学。将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归纳出来,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知识变成生活的营养元素,从而使语文教学能够“接地气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一、运用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欲望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素材产地,学校的所教所学都是以生活为依托。作为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教学智慧为他们选择恰当的学习情景。例如,在讲授《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很难在形象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身上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瞬息万变,可以在开始上课时播放一段视频,利用现代科技为孩子们渲染一种神秘缥缈的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们平时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有些同学虽然见过云雾,但是没有见到过这么千变万化的云雾。教师通过视频短片先给予他们视觉上的冲击,引起学生们的无限想象,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所以,在设计教案时要在导入环节精心思考和准备,力求新颖和富有童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被吸引,从而提升整堂课的学习效率。之后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畅谈自己对庐山云雾的感受,激起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二、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的概念和方法,教师必须巧妙地运用教育智慧,将书面的教学材料进行加工,使得它们更加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例如,在讲授《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时,可以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入手,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一步步地指导他们了解奥运会和主人公刘翔,明白奥运冠军来之不易,让他们对坚持不懈、奋发拼搏等精神品质产生共鸣和感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是获得知识重要方法,教师必须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在《花边飘香》一课的讲授中,可以给学生准备花的图片,还可以准备一朵真的月季花,让学生通过看、闻、摸等方式来感受小女孩儿口中月季花的柔软、清香。在讲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小红马、小骆驼、骆驼妈妈各自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身临其境,明白不应该因为他人的评论而自怨自艾,而是应该做自信的自己的深刻道理。读、演、悟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还有限,在面对复杂抽象的内容时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去寻找生活中孩子们熟悉的素材带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获取到新鲜知识。教师必须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色中去思考,了解自己原本的知识储备是怎样的,知道自己的兴趣点是什么,明白自身的可接受程度是什么。在教授《菩萨兵》一课时,可以搜集关于长征的背景资料,帮助孩子们了解那个他们不熟悉的年代,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理解红军和藏胞之间的鱼水深情。另外,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有时候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题目,让他们课后合作探究,寻找新的启发点。要想让学生真正建立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空间想象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切实的观察、操作和体验来体会和感知。
四、注重非智力因素,实行因材施教
有些低年级的学生自律性不够强,比较好动,注意力不能维持很久。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因为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他们的智力水平、生活环境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兴趣、言行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利用好身边的生活资源,让孩子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使之从能学转到会学、会做,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五、结束语
“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是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应该将目标放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上面,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当语文与学生生活实际背景相关时,可以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让语文教育返璞归真,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孙希忠.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