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新媒体角度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创新

时间:2024-04-24

司庆达

摘 要: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发展困境提出具体建议。从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人本思想、有效融合新旧媒体的功用、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13-02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则是其核心关键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国处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催动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与制约,但是也存在着发展机遇。因此,要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趋利避害,进而创新出一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以便更好地让其去适应时代变迁下的社会发展、教育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1)潜在挑战。1)新媒体多元化价值观对传统一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冲击。新媒体是一种动态的趋势,信息海量、信息碎片化和虚拟化,必然伴随着、催生着更多的多元价值观,新的思想价值观的出现必然会与“旧”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冲突,这就是我们当前所遇到的德育困境。这是因为,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媒介的大量出现,其虚拟化、个性化、开放性等特征,会逐步改变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价值”的外部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所要打破的不仅仅只是传统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还会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理解与认识。在片面打破传统一元价值观的垄断效应时,必须要求高校重新定位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形式。2)新媒体信息流动加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信息的多元化与流动性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如果说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流动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就是一种固性思维。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与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包括高校的一切工作机制,使得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迟迟不能有效地融为一体。

(2)发展机遇。首先,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平台。新媒体自身特有的一种开放性,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一个充分展现教育新理念的平台,更是高校大学生快速、主动、便捷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包括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政策等一系列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次,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灵活性是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智能手机终端、博客、网络论坛等,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独特的优势。这种灵活性体现在空间上、时间上,高校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向

(1)转变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树立一种主动介入的教育理念,进而科学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当中,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与发挥出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受众优势,通过主动研究以及介入新媒体的方式,去宣传和传播新观念、新价值、新思路。

(2)坚持人本思想。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网络、数字网络,无论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等视角来看,都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在便利性的情景之下,必然会形成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思想,并逐步形成学生内心的固性思维。因此,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之上,必须要切实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一套以“学生主体”为核心理念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3)有效融合新旧媒体的功用。新媒体有利,也有弊。同样道理,对于那些相对的“旧”媒体而言,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们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优点、优势,或许正是新媒体不具备的。因此,要科学研究新旧媒体的特点,在运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灵活渗透新媒体、新技术,从而做到新旧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学校“网络访谈”“手机论坛”等栏目,可以多加入一些当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重点问题来展开讨论。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们最常接触到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就充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新媒体全面运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杂志、报纸等一些公信力较强的传统媒介来宣传、教育,最终引导着高校校园思想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向高校大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观,让大学生自主地树立起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

(4)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现阶段,我们最常使用的新媒体包括博客、微信、飞信、短信、QQ群等。这些新兴媒体兴起、传播、推广、运用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地非常自然地形成一种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存在着利弊两种情况,而高校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不断引领着校园网络文化先进性建设。同时,必须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是教师在其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他们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进行基本教学技能、职业素质培训基础上,教师自己还要通过不断认识与学习新媒体、新技术,改变陈旧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当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评论,明辨是非,并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地运用新媒体去有效地开展主题思想宣传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传播媒介技术的理解与创新也在不断演变着,比如目前与我们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手机短信、数字电视、微信、博客等“新媒体”。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多元价值观,这种全新的多元价值观是相对于传统的一元价值观教育而言的。这种多元价值观并不是一味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否定,而是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伸与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多元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体现的也是一种新环境下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所围绕的正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教育内容。在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充分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托起中国梦,这才是今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剑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2]万堃.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教育界,2015(18).

[3]何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4]张文博.如何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J].辽宁高职学报,2015(06).

[5]周佳磊.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5(08).

[6]王灿发,郭英.“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