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时间:2024-04-24

李伟铭 黎春燕

摘 要: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01-03

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2010年6月6日,我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其中首要的两条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一、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渊源与发展

最早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 《合作教育宣言》,它第一次正式地将合作教育界定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

美国是最早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其《工程教育——设计一个自适应体系》的报告中指出,人们普遍相信几十年来过分强调工程科学,是以牺牲设计和工程实践其他方面作为代价的。虽然学生需要基础数学、物理科学的坚实基础藉以提出和解决问题,但他们更需要参与工程实践的各个方面。同时,报告认为,每个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将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数学的基础跟早期和广泛参与各种工程实践与创造性设计相结合。目前,美国开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合作教育项目的院校已有一千多所,约占全美高校的三分之一多,合作教育所涉及到的专业基本涵盖了每一个学科领域,是世界上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日本也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日本政府认为大学和产业界共同承担着教育责任。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大学积极地从企业引进教师,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到大学进修,企业聘请大学教师讲学等各个方面。同时,在研究生层次上有更密切的合作,一方面,研究生在大学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后,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场所和课题,参与合作企业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在研究生参与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考察,甄选和优先录用高素质的研究生作为员工的候选人。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日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目前,日本许多高校都组建了科技园,以此为载体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这些科技园成为以高校为中心,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联动的高技术密集区,不仅完成了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而且培养了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从美国和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来看,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科技业发展的成功教学模式。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改革单纯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模式。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在两种教育环境下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它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总体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企业的发展要大力依靠高质量的人才和科技进步,而学生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提供研究和实践的平台。显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上的合作,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富的智力支持,而且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懂理论、熟技术且具有实操经验的创新人才。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上,国内多所著名的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实践。国内一些学者对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也进行了研究,如石火学指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三明治”模式和“交替型”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张炼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分为工学交替形式、预分配的“311”形式、中后期结合形式、结合实际任务的形式等。张亮峰、曾永卫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常规模式和高级模式两种,其中常规模式包括自主式、外向式和委培式;高级模式包括联合式、项目式和共建式。这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规范化管理,呈现出各地方各单位因地制宜的特点。从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的效果来看,一方面现有的各类产学研合作模式对高校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缺乏良好合作培养机制的条件下,不同的合作培养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无法长期持续、产学研合作各方更在乎获利而忽视人才培养等。为此,笔者从多个层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研究上的不足之处。

三、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构建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互补性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尽管许多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之间探索了多种模式的合作教育,但是,产学研各方合作关系较为松散,并且缺乏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笔者将从合作驱动、合作选择、联合导师、多元交流以及考核协调等方面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我们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机制分为外、中间与核心三个层次。其中,外层包括合作驱动和考核协调机制,中间层包括联合导师和多元交流机制,核心层主要是合作选择机制。

1. 核心层:合作选择机制

合作选择机制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其决定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成功合作。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合作各方首先要对如何选取合作对象、如何选取合作模式以及利益分享方面进行战略上的考量。

一是合作对象的选择。产学研合作对象的选择,关系到合作的效率和合作目标的实现。产学研各方在合作对象选择时,一方面应该着眼于各方在人才、技术、资金、实验条件等资源的互补性来判断产学研联盟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地理区位、人才政策、人事制度以及信任关系等各方面因素对合作各方产生的影响,避免舍近求远、攀高附贵等脱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标,使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二是合作模式的选择。在合作模式选择上,不同的合作培养模式对产学研各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人才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例如,“项目式”模式合作周期短,合作也相对松散,而“共建式”模式往往以各方长期合作为基础,合作也以较为紧密的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因此,还必须重点分析各方在项目周期、技术研发策略以及人事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的多种差异,以此确定采取何种合作模式。

三是利益分享的选择。利益分配也是合作选择机制的重要基础,合理的利益分享是维系产学研各方合作关系的纽带。产学研各方在合作中可采取固定报酬、项目报酬、收益提成、配股以及多种混合支付等各种分配方法,利益分配必须尽可能地实现各方的互惠互利与共赢,促进各方达成共同愿景。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首先必须明确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目标,在合作基础上积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2. 中间层:联合导师与多元交流机制

中间层机制是确保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机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是联合导师和多元交流。联合导师的遴选、指导内容、责任分工以及人才之间不同方式的多元交流都将对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直接影响。

(1)联合导师机制

一是导师的遴选。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更适合采取联合导师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来自不同合作方导师的专业优势。遴选导师的标准也应该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如对来自高校的导师应该侧重于考察其对研究领域前沿理论的探索或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而对来自企业界的导师则应该侧重于考核其对先进技术或管理的应用成效。

二是导师的责任分工。一些高校在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时往往采取了“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从而形成了主导师和副导师的状况。从合作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这样有主有从的责任分工是不够明确的,容易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事实上,联合导师的优势在于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导师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资源,应当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导师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作为导师指导责任的划分标准,这将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是导师的指导内容。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输出者。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导师与教师的不同在于,导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前沿知识之外,还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构建课程学习体系,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科学问题。确立联合导师之后,导师应根据责任分工不同,在学习、课程安排、技术操作、科学实验等多个方面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中,逐渐培养其对科研的兴趣,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2)多元交流机制

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大多数高校采取了校园内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较少参与到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科学实验和生产经营实践中去。与此同时,各种严格的升学考试也将企业员工拒之门外,仅有极少的员工有机会再回到校园,与高校的师生一起合作交流。显然,这种学术界与实务界缺乏互动的人才培养体制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我们有必要通过产学研各方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构建人才培养多元交流平台和渠道,跨越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围墙与边界,创造开放式的多元人才交流机制。

一是依托项目合作互动交流。依托产学研的项目合作,构建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项目开发平台为学生与科研人员、企业员工在一起合作交流创造条件与氛围,提供学生向科研人员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直接的技术性探讨、知识碰撞、共同攻关、克服实际研发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依托实训实习互动交流。通过构建产学研实训实习平台,建立起除项目合作之外的学生与科研院所、企业员工沟通交流的机会。一方面,整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实训和实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接触到科研院所、企业最新引进的仪器设备、技术工具、实验材料等,突破高校实训条件的局限,降低学生实训成本;另一方面,打破传统教学体制下较为封闭的校园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接触科研院所在研项目和企业生产运营中所遇到的最新问题,提高如何发现、分析和创造性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3. 外层:合作驱动和考核协调机制

(1)合作驱动机制

合作驱动机制属于外层机制,确保了产学研各方达成统一共识,树立共同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和目标,没有驱动机制,各方也就失去了合作动力。合作驱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学研合作的紧密程度以及能否成功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驱动力可以分为来自产学研外部和内部两种类型。

一是外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包括政府、政策以及市场等。政府所制定的产学研政策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构建产学研的外部合作驱动机制,一方面,需要各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强化宣传;另一方面,需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产学研合作的软硬件合作环境,如建设大学科技园区,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出台知识产权政策,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以此驱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同时,市场也是驱动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构建基于市场驱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仅可以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公共智力资源,而且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紧缺的创新人才,以适应市场与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

二是内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可以来自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关系、研发需求及人际关系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经济、智力等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我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充足,但研究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拥有资金却缺乏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部驱动机制,需要平衡产学研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研发需求,搭建信息配对平台,进而实现互补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合作中获得企业技术研究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收益。此外,积极地培育校友关系等人际网络也对各方的产学研合作产生重要的驱动作用。

(2)考核协调机制

考核机制同样属于外层机制,作为产学研各方合作的保障,缺乏适当的考核协调机制,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就失去了合作制度约束和规范。考核协调机制的目的在于调动合作系统内的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为实现合作目标而努力,同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扫清合作过程中的障碍。

一是考核机制。产学研各方有必要从人员调配、岗位职责、项目执行、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冲突协调等方面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以及协调机制,从而健全产学研合作的管理制度。 基于这些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明确各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职责、义务和行为准则,保障合作者的正当权益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是协调机制。产学研合作各方隶属于不同的组织系统,在合作期间,各方在合作目标、合作理念等形成过程中尽可能达成一致,但随着市场、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合作的深入,产学研各方的不协调因素可能也会应运而生,因此,合作各方需要从人员变动、协作方式、资源对接、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构建协调机制,以解决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已有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通过有效地整合与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互补性资源,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从而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独特的条件。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但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对人才的创新性培养也存在不足,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整合各方的培养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展开,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需要从核心、中间以及外层三个层次合理地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因此,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在资源方面的各自优势,突破现行“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EB/OL].http: www.gov.cn/jrzg/2010 -06/06/content-1621777.htm.

[2]Kenneth G.Ryder,James W.Wilson.Cooperat- ive Education in a New Era[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87.

[3]石火学.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00(03).

[4]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5]张亮峰,曾永卫.基于工程实践教学的产学研结合教育优化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