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尚玉兴
当前教育正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改革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突出课题。
一、创新课堂情境
传统教育,推崇的是“师道尊严”,也就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教导、被操练、被灌输的角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变得胆小慎微,言听计从,循规蹈矩,毫无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想方设法创设一种学生成长的空间,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情,把教师、学生、教材的情融为一体,这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是真情的交融,学生间是和谐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热情鼓励学生质疑,耐心帮助学生解疑。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形成教与学互相推动,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传统的教学观的束缚,在教学工作中,传授知识成为教师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教师很少考虑学生将来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追求升学率,不注重学生潜力和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学生变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课堂成为讲堂,学生的参与度大大减少,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面,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面都是错误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例如,在教学“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时,不能先告诉结论,而是先给学生一则熟悉的材料:玉米是通渭的特产,当玉米这种普通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时,玉米及其制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价格猛涨。于是,当地农户不断扩种,再加上县政府的扶持及双垄全覆膜技术的推广,玉米产量猛增,价格一落再落,农户损失惨重。在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后,我出示三个问题:①为什么很多人扩种玉米?②玉米为什么降价?③上述现状是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结合上述玉米降价问题讨论交流,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首先,获得利益是生产经营者生产的直接目的,农户扩种玉米是看中了玉米的价格高。通过探究学生懂得了“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的第一轮变化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探索,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的产量猛增,市场上供求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学生分析其原因得出“扩大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第二轮变化过程。综合分析,原始的驱动力是利益,利益调节着生产,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价格的增减变化,这就是一只无形的手——价值规律在左右着市场变化。紧接着,抓住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诱导学生,玉米价格变化,种植户如果有盈利,会有何反应,如果没有盈利,种植户又有什么反应,这说明什么。通过再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如果种植户无利可图,将会减少或停止玉米的种植,市场上玉米的供应量将会少,玉米的价格会上涨,相反会降价。这说明价格始终以价值为导向和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随市场增减变化,但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仍然基本相符。并没有否定和违背价值规律,也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与时间。
三、强化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因为不断探索的意识和科学质疑,是促进发展的原始动力,没有质疑探索就没有创新。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现象出发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狭义相对论因此而诞生。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质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例如,在讲“商品和商品经济”时,学生对商品交换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非常熟悉,但对商品与货币、价格与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与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等内容容易混淆不清。对此,可设置问题:不同质与量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同质和同量的商品在不同地点或时间为什么价格不同。这两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生讨论,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辨析商品、货币、价值、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等概念,而且对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能够加深理解。同一质量的商品因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或价格高于价值,或价格低于价值,正是供求关系引起价格的波动。虽然商品价格在甲地高在乙地低,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和范围来看,价格与价值仍是基本相符的,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学习价值规律的关键,也为后面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例如,在“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教学中,在判断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有无剥削能否成为衡量所有制优劣的标准。此问题设置能使学生发现认识冲突的矛盾,因为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剥削总比有剥削好,没有剥削的制度当然比有剥削的制度优越,这一问题与所讲知识关系密切,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给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促进学生成才。
(甘肃省通渭三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