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阅读法对新课改下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4-04-24

李 香

摘要: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有教无育的教学是不符合当今新课改的最终目的的。而要真正达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法的实施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法;有效性

布洛赫的小儿子曾问他:“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一问题可能始终萦绕在每个人脑海挥之不去。我们谈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关心的正是同一个问题。

教育的效用,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我们的人生。“历史”不会自动教育学生,故需历史教学来帮助。历史教学若无助于他们的人生,只能是有“教”无“育”,肯定是无用无效的教学。而要让历史教学变得有用有效,笔者认为阅读法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进行广泛阅读

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它描述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已经过去,无法重演,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也难以进行完全的直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学习历史,只是进行间接的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历史材料来进行的。而有关的历史材料,大部分是文字的形式,这说明历史信息基本上是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承载的,历史学习往往是在这种语言文字的接受和交流中进行的。其次,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广,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而且涉及教育、人们的饮食、服饰、习俗变迁等诸多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显然,广博是历史学的一大特点。也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将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阅读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涵养个性的能力。广泛阅读还是学生接触现实生活的一个快捷手段,真正达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功能。

二、 阅读法是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更注重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探究。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大大改变,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理性思考。始终把学生当做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求知的主体位置。他们始终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

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虽然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始终将学生作为知识探索的主体,但历史学科的探究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淀之上。正如上文所言,历史的信息基本上是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承载的,历史学习往往是在这种语言文字的接受和交流中进行的。而现今学生的历史知识库存较少,关注也较少,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就仅仅是从历史书——其实更确切地说是历史教材中获得,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兴趣也很小,因此历史课堂很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

笔者认为,解决以上困境的较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主动探索。那么如何实施阅读法呢?

笔者认为,“阅读”法的实施也必须贯彻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实施。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对过去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研究,无法重演,也无法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只能间接地了解与认识。加上考试的压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只是简单的事实记忆,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丧失了对历史探究的兴趣。而对于没有兴趣的学生,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或者将读书作为一个任务布置给学生,这只会让学生感觉历史学习愈发枯燥,要记忆的东西实在太多。因此,“阅读法”的实施,绝不是历史教师直接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这种形式。要成功实施“阅读法”,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夸美纽斯曾说过:“在传授学生知识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于求得知识。”因此,兴趣对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历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到孔子的“仁”的学说时,笔者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与人相处时的态度、原则等实例来解释孔子的“仁”。学生通过自身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与人相处的实例,很容易地理解了“仁”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从中也感受到儒学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得到这种启发后,一下子就改变了原来对这一课的看法,主动探究起儒学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这时,学生已有了一种真正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探索去解决这个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要让学习者许多开放着的知识结构链中最适合追加新的知识单元的链活动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的结构”。此时的学生,并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探究者。在此时,他们会很明显地感觉到自身原有知识经验的不足。在这个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再适时地推荐一些相关书籍,才能真正达到阅读的效果。

当然,以上的例子可能更适应于有一定思考基础,较关注生活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种略微抽象的思考很难上升到一定高度,这些学生更易于接受直观一些的东西。对此,笔者也有一定的心得。例如,在讲到中国的道家思想时,笔者将其与一部动漫作品结合起来,请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去分析这部动漫作品中反映的文化氛围。学生很容易地感受到了这部动漫作品中的道家思想,而且学生在思考时自身“发现”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国家会突破“小国寡民”的框架的一种矛盾。而在此时,笔者惊叹于学生与汤恩比的观点的一致性,也因此学生主动向笔者了解汤恩比的观点。而笔者也“适时”地推出了汤恩比的巨著《历史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实施“阅读法”必须在平时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增强他们的“饥饿感”,让他们去寻求精神食粮。

当然,教师在激发出学生“饥饿感”后,在推荐了书目之后并非已经大功告成。如果教师没有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被激发出来的兴趣会很快消退,并且很长时间都很难再提起兴趣。

第二步:即在激发出学生的“饥饿感”后,及时地、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并及时反馈,使“阅读法”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教师在推荐书目后,必须予以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历史学习中的阅读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信息,而是要在接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分析这些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阅读的材料,养成批判阅读和独立阅读的习惯。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的信息来源大大增多,学生还可通过电脑搜索浏览,扩大阅读面。

充分地占有材料,在一定的思考基础上进行有效及时地反馈总结。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有效的阅读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阅读成果,通过相关专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成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理性思考。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小论文,即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笔者推荐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他们对自己可以站在一个社会学者的高度上去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一些自身的想法非常自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雪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2).

[3]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