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 本刊记者 王世钰
大阪打造通往亚洲“玄关”,高新制造领域期待中企共享商机
文/ 本刊记者 王世钰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在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等多边合作领域都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与协调。中日双方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体量巨大、产业体系完备、市场广阔,同时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国国际商会国际发展部副部长吴蒙近日在中国国际商会与大阪商工会议所共同举行的投资大阪推介会中表示。
美国《财富》2016年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共52家企业上榜,其中8家总部落户在大阪。日本企业普遍非常“长寿”,韩国银行在41个国家进行了创业200年以上的企业数量的调查,共有5586个企业寿命超过200年,而日本就占据了3146个,日本最古老的企业就诞生于大阪,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吴蒙介绍,大阪城市人口规模仅次于东京、横滨,列位日本第三,是关西地区工商业和水路交通中心。大阪近年来工业迅速发展,工业规模仅次于东京,就业人数和企业总数名列日本第二,在大阪投资具有商业用地、租金、工资、消费价格等成本上的优势。
“日本是创造力大国,也是制造强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有目共睹。日本的发达是依靠制造业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大阪横滨一带,这些地区发展环境很好,集聚效应高,投资环境优越,留得住大企业,有很多制造企业在这些地区落地生根。
大阪外国企业招商中心数据显示,大阪府拥有巨大的经济规模,人口占全日本7%,关西地区的经济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
“在世界范围上,大阪位于日本的中心地区,向北向南都非常便利,有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空网络。大阪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24小时运营的机场,飞往24个国家。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通往亚洲的玄关,在飞往亚洲的航班中,飞往中国的航班就占据了一半。” 大阪外国企业招商中心经理梁瑜表示。
梁瑜介绍,制造业是大阪地区的优质产业,大阪府制造业企业数量居日本首位,许多知名制造企业都是在大阪诞生。此外,方便面、旋转寿司的旋转带、地下街等事物最初也是诞生于大阪。
大阪在两年前被英国杂志评为亚洲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梁瑜认为,通勤时间短,宽松的电车和公共交通环境,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悠久的历史遗产造就了大阪宜居宜商的环境。“大阪拥有完善的公交系统国际化的教育环境,无论去京都、奈良和神户,都能在一小时之内到达。此外,大阪的商业和生活成本较低,把东京的各项成本视为100的情况下,大阪的商业地价约为35,住宅地价约为45.9,工业地价、写字楼租金等成本都远低于东京。”此外,她表示,关西地区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科学技术基地,可以加速从创新雏形到投入使用的进程。
日本在智能制作、节能环保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在研发和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中国劳动力丰富,新兴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需要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吴蒙介绍,大阪近年来工业迅速发展,工业规模仅次于东京,主导产业包括环境技术、新能源、医药开发、医疗器械等产业,服务业是大阪占比最大的产业,其中又以商业、金融、信息产业等占比较大。
生命科学产业是大阪强势产业之一,主要表现在制药和医疗企业产业。梁瑜介绍,大阪府共有700多家生命科学企业、分公司和研究所。此外,新能源也是大阪府的优势产业。
此外,大阪外国企业招商中心介绍,大阪市自江户时代开始就是日本制药业的中心,市内聚集了积极研发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和健康食品的医药食品制造商、家用健康器械制造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机械等制造企业。大阪及关西地区还聚集众多环保、能源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尤其在太阳能电池、锂电子电池方面有较高市场份额。
“为了推进大阪的生命科学和新能源产业,大阪政府在全国推出了零地方税的优惠政策,面向这两个产业和相关后援产业,实行‘五零五半’的优惠政策,即五年免地方税,五年交一半地方税。”梁瑜表示。
另外,梁瑜介绍,在日本进行投资主要由三种方式,分别是成立代表处(事务所)、开设分公司(支店)以及设立子公司(株式会社)。初期费用包括注册税和印章费用25万日元,成立公司手续费20万日元及签证手续费约20万日元。在签证问题方面,梁瑜介绍,当前,外国人在日本有四种在留资格,分别是经营管理(需500万日元投资)、企业内转勤(需1年以上工作经验)、人文知识和国际业务(适合新雇佣的在日外国人)以及短期滞留(最长3个月,不可以从事获得报酬的活动)。
吴蒙表示,近年来,虽然东北亚局势复杂多变,但中日合作总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
机遇伴随着风险,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赴日本投资还不算主流。首先有政治的因素,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可能会面临某种政治氛围。其次,基础设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日本的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很完善,在这个领域可合作的空间不大。日本资源稀缺,在资源方面的合作也比较少,而在服务业、电子制造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
“老天爷给日本的禀赋并不优雅,但日本形成了自己的生产力。一方面,日本产业基础好,但另一方面,外商对这种优越的商业环境还要保持理性。”白明认为,在大阪地区,大企业是伴随着这些地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营商环境非常优越,但也要客观判断。尽管本土企业如鱼得水,但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未必能够充分融入,外来企业适不适合大阪地区,是否接地气也有待观望。
不过,据白明介绍,当前中国企业针对日本本土的项目并不是很多。许多中国企业对于日本企业的并购行为都是针对日本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而非日本本土工厂。
“有种说法叫做‘日本产业空心化’,客观上说明日本的海外资产很多。比如海尔并购日本某企业,只是并购该企业在东南亚的相关业务。日本的劳动要素成本高,本土更适合搞研发,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强项,所以中企不能盲目到日本发展。”白明建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