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碳排放交易持续升温石化行业将率先试水

时间:2024-04-24

刘馨蔚

7月27,记者从“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与低碳工作促进会上获悉,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全面实施。其中,石化和化工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涉及合成氨、甲醇、电石和乙烯等行业的500余家重点企业。

在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年,所有参与全国碳交易的企业名单将确定,这些企业的历史排放数据都将得到第三方核查,而且在这一年中,我国将完成对碳排放权配额的发放,基本具备交易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开始交易。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这些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和成本压力,但同时也蕴含巨大商机。

此前在京交会上获悉,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 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中国低碳在行动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只有抢占低碳市场和低碳技术,才能占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说。

2015年,巴黎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一个里程碑,推动绿色发展的大势所趋。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韩国等已分别建立了碳交易市场机制,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在欧洲。业内人士认为,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国际间市场机制将有望发展为双边、多边的碳交易市场,并可能形成全球统一的碳市场。

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中国当前推动的重点工作。

2011年,国务院发改委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进入碳交易元年起。2013年6月,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在深圳启动。此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湖北、重庆等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约2000多家企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包括146家石化和化工企业。7个碳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总量已占当地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高耗能产业基本都被涵盖其中,各地实施交易后,碳排放降幅比同类非试点地区明显增加。

如上海碳交易试点涉及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上海焦化公司及巴斯夫、拜耳等45家石化和化工企业。中石化制定了《碳资产管理办法》,下属26家试点企业在2013年和2014年两个履约期内,累计碳交易量389万吨,交易额达到1.4亿元,占同期国内碳市场交易规模的8%。

根据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截至2015年11月,我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4653万吨,成交金额达13.51亿元,均价29.04元/吨。预计未来全国配额可达60亿吨,其中首批配额30-40亿吨。

随着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碳排放整体市场规模有望成倍放大。有专家预测,统一后的中国碳市场或将达到数百亿市场规模,是一座有待企业深入挖掘的巨大金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我国已对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到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这对企业低碳发展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能耗和排放大户,同时也是节能与污染防治的主力军。

碳排放交易的定价权不是凭空产生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碳排放大国,减排压力巨大,但是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称,如何把挑战变成机遇,碳市场金融发展是重要路径之一。

杜祥琬分析,形成真是权威的碳价信号,掌握全球碳定价权。在市场层面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包括世行等国际机构都在积极研究推动碳定价,积极引导气候融资和低碳投资,落实巴黎协定引导全球经济,实现低碳转型,拓展国内外多层级的气候渠道是重中之重,节能减排、推动内需,实现双向增长的道路势在必行。

“全球碳定价权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经过市场交易和实践形成的。要形成中国碳价,首先要建设中国的碳交易中心,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标准。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市场可以多层次,但是真正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往往是少数几家核心交易所。”杜祥琬表示,从全球范围看,争取成为全球主要的碳定价中心,北京有这个潜力和优势,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碳交易中心、第三方交易机构都在北京,无论在法规建设和制度、市场参与人员等区域建设方面有领先地位,这些为北京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优越条件。过去3年,北京碳市场的价格一直波动平缓,没有出现欧盟碳市场的碳价暴跌和市场崩溃情况,交易额增长很快,为北京争取成为碳交易市场打下很好的基础。

“要争取碳定价权和发展碳金融市场,碳金融产品是关键。”杜祥琬介绍,工商银行努力开展碳金融在内的绿色金融前瞻性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治理,倡议推动绿色金融,并将此列入G20重要议题,成为今年中国作为G20东道国的重点之一。

美国洲际交易所(ICE)中国区总经理黄杰夫则表示,碳作为大宗商品,在价格发现和帮助企业管理风险方面都需要期货市场发挥作用。不过,他也认为,在讨论碳市场金融创新前必须明确,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碳排量,而不是为了碳交易所盈利,更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表示:“未来碳交易市场建设,覆盖范围更广,市场规模更大,参与主体更多,交易产品更为多样。对于国家和地方的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企业以及交易机构都是新的挑战和考验。”

马爱民针对相关考验,具体分析了以下几点建议:

对于国家部门而言,最大的考验是科学决策、制定规则和市场监管能力。尽快出台全国碳排放交易权管理条例和相关细则,对于规范市场行为,增加市场透明度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而言,既要提高管理碳排放能力,履行控制排放义务等,还要加强管理和利用好碳排放市场。

对于第三方机构的考验主要是技术能力和诚信度,保持公平、公正。

对于交易平台面临的主要考验是对交易活动的日常监管,保持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交易,加强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会员、工作人员的管理。

其实,不论目前碳交易遇到多少阻碍,业界仍然对未来碳市场对减排甚至吸引资本的积极作用抱持较大信心。2020年后,我国纳入碳交易的行业、企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根据测算,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年交易量大约将达到30-40亿吨,明显超过欧盟的20亿吨,这意味着全国市场启动后,我国将形成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且体量还将继续增加,因此未来全国统一碳市场时,我国将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