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今天,世界格局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互联网和信息化极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融合发展成为时代精神。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变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传承两千年前横亘欧亚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蕴含的东西文化交融、世界文明交汇的历史足迹,体现中国作为成长中的全球性大国应有的包容思维和责任担当,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和21世纪地区合作模式。“一带一路”倡议既继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在空间和性质上超越了古丝绸之路,甫一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能够看到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区域和全球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的雄心与热情。官方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中国版的全球化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是大国战略博弈的敏感区域。美国把东南亚、俄罗斯把中亚、印度把南亚看作本国传统势力范围,日本把中国当作宿敌,他们的战略判断及其政策立场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许多国家是所谓“转型国家”,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期、“民主改造”探索期和社会局势动荡期。这些国家政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也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系统性风险。如何处理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降低投资和安全风险,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世界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威胁论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将中国的强大看作是对世界现存秩序的威胁。作为一个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和21世纪地区合作模式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在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也将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体现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中国如何与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获得沿线国家的理解、认同、尊重,达到从经济影响力到政治影响力的提升?
互通有无诚可贵,民心相通价更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全局谋划中,全面加强和拓展经济贸易关系固然重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贸易通的基础上实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乃至民心的全方位互联互通,真正为新形势下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到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的象征。本期“‘一带一路’前瞻”专题策划,集中遴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新近研究成果,对“一带一路”面临风险、时代价值、大国间关系等议题做了科学预测与深刻分析,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