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杨 尽 苏小丽
[摘要]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对灾区的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对灾区开展环境保护和恢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地震对灾区的环境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保护对策,为今后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汶川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的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强烈的主震和余震改变了原来的地形地貌,造成了大量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堵塞,植被损失难以估计,土壤结构破坏,大量农田无法耕种,土地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的大量堆积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灰尘改变大气环境。因此,如何对灾区开展环境保护和恢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汶川地震对灾区的环境影响分析
汶川地震灾区位于岷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高山峡谷区,其地表起伏巨大,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与植被垂直分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震使灾区美丽景色化为乌有,对灾区环境影响也是空前巨大。具体分析,地震对环境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环境破坏。第一,地表破坏严重。汶川大地震强度为里氏8.0级,烈度达11度,而且属于浅源地震,极具破坏性。地震导致地表开裂,山体大面积变形、开裂、移位,滑坡、泥石流、崩塌摧毁房屋、道路、水利设施及堵塞河道,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据典型区初步调查,灾区滑坡3949处,泥石流670处,堰塞湖34座。
第二,植被的损失难以估计,生态功能退化。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使植被剥离和林地大面积摧毁或破坏,灾区植被属于“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地带”,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银杏、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楠木、红松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多种省级一级保护植物,而且不少植物是当地特有物种。由于次生地质灾害使植被受损面积难以估计,其“绿肺”功能遭到重创。重灾区范围内,岩石裸露,植被损毁现象更为严重。
第三,动物生活环境恶化。灾区内珍稀动物生活环境恶化甚至生境丧失,将改变部分珍稀动物的食物结构和生活习性,直接导致其数量的减少,并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大幅度下降。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约有67%的大熊猫野外种群和53%的大熊猫生境在此次地震中受到影响。
水环境影响。地震中大型滑坡堵塞河道构成30多处堰塞湖,地表结构、表层岩土水力性质以及含水层结构和坡面水动力场将产生较大变化,同时地表覆被状况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区域地表水一地下水系统平衡场和水循环规律发生较大改变。特别是堰塞湖泄流后,各类污染物将加重水体的污染,对下游饮用水安全产生危机。资料报道,灾区已有部分泉水消失、瀑布断流、河流改道,昭示着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可能遭到破坏。此外,灾后的防疫过程中集中使用大量的消毒剂和灭菌剂,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腐烂动物尸体等,也将严重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群众饮用水的安全。
土壤环境破坏和土地资源损失。因地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地震后常有地裂、喷沙、冒水和地气逸出等现象,这些都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灾后防疫过程中曾大量使用消毒剂、灭菌剂、杀虫剂,这些化学试剂通过雨水淋洗进入土壤,对灾区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灾区部分农田位于河谷地带和山体中下部的坡地,由于地震的次生灾害,许多土地资源被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和冲毁,农田面积减少,从而导致灾区土地资源缺乏。
固体废物的污染。房屋损失是汶川地震经济损失中最大的部分,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累计起来房屋的损失几乎占总损失的一半。这些将会产生建筑垃圾可达6亿吨,以建筑垃圾堆积密度1.5吨每立方米计算,建筑垃圾总体积可达4亿立方米。如果露天堆放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或被雨水冲刷一些细小固体废物将污染水体、土壤甚至大气。
人居环境恶化。汶川地震严重破坏人居环境,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房屋大面积倒塌,据统计,倒塌房屋达778.91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震区周围的16条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宝成线等6条铁路受损中断,电力、通信及供水等系统大面积瘫痪。许多居民原本饮用地下水、溪水,由于水环境的破坏,居民饮用水存在严重问题。在地震带附近生活的居民,由于耕地被损,自给自足难以满足。因此,由于地震,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出现严重问题,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
灾区环境保护对策
恢复生态环境。首先要以生态评估为基础,科学规划。按照“科学指导,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的原则,对灾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完整全面深人的调查和评估,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生态功能保护的要求,科学规划确定总体布局,促进人和自然生态的协调。
其次要因地制宜、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在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对于敏感、脆弱地区要以自然修复为主。植被恢复要根据岩石种类、产状、风化程度、坡度、粒径级配、坡面粗糙度和地质破坏程度等级划分立地条件,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受损植被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环境承载力。
控制和治理“三废”污染。水是生命之源,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发生变化,灾后次生污染物释放,水安全问题将成为一个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需要建立监测、预报和预警一体的综合水环境控制和管理系统。水库生态调度可以实现灾区水资源的有效调控,缓解地下水断流缺失,减缓甚至消除下游水环境安全隐患。灾后防疫工作将影响灾区饮用水源的安全,定期检测灾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对未达标水源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对灾区石化、印染和农药等行业泄露或产生的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气、废液进行一次性无公害处理。
地震后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或拆除后所产生的混凝土块,倒塌墙体(包含砖块、砂浆和石膏等材料),废塑料、废钢筋、废木材和碎玻璃等。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利用。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针对灾区的土壤结构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通过土体整理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对损毁耕地,要尽可能复耕,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损失,对于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损毁的土地,满足土地复垦条件的,尽量进行土地复垦。对抢险救灾临时用地和过渡性安置用地,要适时清理,尽可能恢复耕地。对损毁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以及其他具备整理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地块,要抓紧清理堆积物,平整土地,尽可能减少恢复重建对耕地的占有,对废弃的建设用地(含农村宅基地),能复垦为耕地的要尽可能复垦,解决农民基本生活对耕地的要求。
加强重建改善人居环境。灾后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反映和代表着灾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立足点和着服点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灾区人民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人居环境。重建要在对当地地质、地理条件评估的基础上合理选址;规划时要认真分析影响镇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确定小城镇发展方向,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住宅、文化、教育、商业等都要统筹安排,以小城镇为中心,形成良好的布局和内聚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在建设过程中,将环境保护等系列工作列为重点内容,努力改善灾后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推动农村城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