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齐中熙 高敬 胡璐等
北回歸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鼎湖山。新华社
翻开世界植被图,你会发现,整条北回归线上的陆地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然而,在我国华南地区,却可以见到大片的森林。其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最为抢眼,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历史也由此开篇。
新时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直在艰辛探索。
江苏省南通市是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站”。市区南部,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军山等五山临江而立,山水相依。
“以前我们就住在江边,但看不到江。”南通市居民黄家勇说,“码头作业灰尘太多,窗户不能开、被子不能晒。”
一百多年前,实业家张謇希望家乡五山地区成为“花园及风景区”。然而,这里一度危化品码头、散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等星罗棋布,给当地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这里“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又何止是南通。曾经,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污水入河入江、码头砂石堆积、化工企业围江,长江水质持续恶化、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生态系统警钟迭起。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振聋发聩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时光流转,张謇的梦想终成现实。五年多来,南通当地累计关停200多家“散乱污”企业,清理了160多条小杂船,关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进口硫磺集散基地,修复腾出岸线,新增森林面积,在长江边逐步构筑起一道绿色廊道。
“现在我们晚上经常会去江边公园散散步,很舒心的。”黄家勇笑着说。
水质改善、江豚腾跃,长江母亲河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站在这样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指明了生态文明之路,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系列重大部署,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同时,我国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并相继出台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庄严承诺,向全世界释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强烈信号。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村民在金溪河捕鱼。新华社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夏日阳光下,金溪河从村口缓缓流过,岸边是几千亩天然阔叶林。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坐在村里的一棵大树下告诉来访的人:“我们村一棵树没砍,靠卖碳票就挣了14万多元。”
张林顺还记得,小时候他常跟着长辈们上山砍树。由于连年过度砍伐,山上一度见不着成材的树木。从2003年开始,三明市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明市开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植树护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就在前不久,常口村和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举行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发放首批林业碳票5张,共计碳汇29715吨。张林顺领到的碳票涉及常口村3197亩生态公益林。
据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陈美高介绍,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换算成的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只要林子管好了,林木所有权人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陈美高说。
从砍树为生到护林增收,常口村的发展是一扇窗,照见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一场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指引着我们坚定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的切实行动。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一块块生态环境的短板正在补上,一个个阻碍绿色发展的体制和制度坚冰正在消融,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水鸟迎风鸣叫,芦苇和柳灌丛郁郁葱葱……曾经一度萎缩的呼伦湖,随着近年来一系列修复和治理项目的实施,水域面积逐年扩大,湿地生态逐步恢复。
年过五旬的牧民侯玉广从小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湖附近。他亲眼见证了湖水的萎缩与恢复。
“小时候,家里的牛羊常到湖边饮水。后来环境恶化,湖周围几乎没草了,鸟也不见了。”侯玉广说,如今生态好了,沙子看不见了,鸟和鱼也都回来了。
栖居在青山碧水之间,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还有不少难关要过、硬骨头要啃、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专篇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明确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书写辉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新任务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脚踏实地、迎难而上,我们一定能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
(摘编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