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商业银行的隐性风险亟待破解

时间:2024-04-23

马 斌

【摘要】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案件事故不断。这暴露了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缺陷。防范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加强内控建设,成为会计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正在逐步由隐性转向显性,因从业人员欺诈与越权经营、会计业务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等而产生的操作风险已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一大隐患。因此,基层银行在抓业务拓展的同时,也要抓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决不能出现“管理为业务让路”的现象。

操作风险原因何在

实践证明,近年来操作风险比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更为广泛地分布于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仅次于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这种挑战性局面与近十年来银行业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高度自动化的操作环境下,将人为操作的错误转型为系统故障风险。高科技对银行员工的操作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风险,增加了手工操作失误转化为系统失误的可能性。

电子商务快速增长,但风险仍未完全了解。由于现代商务的快速增长,与银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其中存在的操作风险由于许多业务的开展还不是很普遍,许多操作风险还未被充分认识,如外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系统安全等问题。

银行的合并、分割及联合使不同的系统、政策和操作步骤结合在一起。现在正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合并和政策的转轨及与世界银行的接轨时期,大规模的公司兼并与拆分动摇了银行以往的稳定性,并引发了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也隐藏着一定的操作风险。

委托及受托银行服务产生了高素质的内控和后备支持的需要。现代银行作为多种金融服务供应商,经营的产品远远超过了传统银行的服务范围,而所需的高级内部控制和支持系统尚未及时配套。而又由于对受托的银行服务内容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学习,操作风险不可避免。

风险控制体系缺陷的四大表现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案件事故不断,违规操作、有章不循较为严重,管理缺位现象突出,案件损失触目惊心。这些情况,既彰显了当前柜面业务风险形势的严峻,也暴露了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缺陷,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风险控制组织体系看,监控的整合能力亟待提高。我国银行业在柜面业务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各体系间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造成不应有的检查重叠和监督空白;各体系监控信息沟通不充分,监控结果运用不足,整体协防作用尚不突出;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不科学,难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这样,很难发现欺诈、盗窃、贪污等深层问题,监控的效果尚不理想。

从风险控制的对象看,缺乏对客户风险的有效防范。在实际工作中,数量庞大的“非贷户”和一般性存款户并未纳入管理体系,既没有专管人员,也没有客户事前的实地调查和事后的定期访问,对客户的了解基本限于客户开户资料,客户信息的确认主要是开户过程中由柜面人员对客户提交的纸面材料进行的审查,企业是否存在,企业地址、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生产规模、财务状况、存续期间等重要信息,银行并无调查核实,从而对其真实性无法判断。

从风险控制流程看,过度依赖事中控制。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践中,业务调查、监测、评价等事前事后控制较为薄弱,风险控制过度依赖于业务办理的事中过程控制,从而造成柜面处理流程多、环节多、手续多、授权复核多等现象。

从风险控制依据看,对规章制度缺陷和影响认识不足。业务规章和管理制度是防范柜面业务风险的重要保障,也是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案件事故的发生,常伴随着违规操作和有章不循。然而,一些银行在分析有章不循的原因时,通常归疚于基层管理人员及柜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上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较少关注规章制度本身的合理性。

基层银行如何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

基层银行如何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是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强化“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事前事后控制,按照能力均衡、衔接流畅、运作高效的要求重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真正实现效率与安全的统一。

建立商业银行完善识别、计量、监测和操作风险的内部程序。根据银行业务特点和操作风险控制的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十大系统,即:授权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会议控制系统、人事教育控制系统、筹资风险控制系统、信贷资金风险控制系统、外汇业务控制系统、信用卡业务控制系统、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和清算风险控制系统。

作为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一致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将所有的业务部门和支持性部门都整合在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中,使内部控制活动寓于操作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成为银行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操作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银行业务经营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