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日本春拍成交火爆 市场热点值得关注

时间:2024-04-24

方翔

书画“蓝筹”表现不俗

书画专场一直是东京中央的重点拍卖,今次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平稳上升。在“物华祺瑞——中国艺术品夜场”中,黄宾虹溪山卧游四屏以6000万日元(1元人民币=16.6日元左右)起拍,场内买家率先举牌,随后包括电话委托在内的其他几位买家也相继加入竞买中,形成五六位买家激烈争夺的火爆场面,现场叫价声不绝于耳,价格一路飙升,最终以1亿2千万日元的佳绩拔得夜场头筹。宋摹本王羲之一门“万岁通天帖”手卷,成交价为1亿925万日元。吴昌硕齐白石两位大师作为近现代书画专场中的重镇,此次拍卖亦表现不俗,尤以吴昌硕桃实千年以6555万日元的高价成交。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遭受了无数苦痛与劫难,历涉了一次次脱胎换骨般的变革。亦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期。吴昌硕及稍晚其时代的齐白石、黄宾虹正生逢其时,并由此成就了他们“笔墨当随时代”的蜕变重建意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三位大师的艺术创作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艺术的序曲。他们用高超的笔墨技法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绘画潮流。他们植根于传统艺术,又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或引入中华文字符号、或化繁为简聚焦人民生活、或深研哲学表现具象中的抽象,无不在中国绘画现代化之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际上,在民国时期,黄宾虹的作品市场受捧度也不高。早在1909年黄宾虹就制订山水润格,堂幅每尺洋三大元,屏幅减半;卷册每尺洋两大元,价格一般。1926年又订立山水、花卉、书法润格:4尺60元,5尺80元,6尺100元,条幅同例;卷册每页20元,扇页每页20元,双款设色减半;花卉篆书减半;题跋另议,润需先惠,约期取件。1931年黄宾虹与海上名人在《申报》刊登了海上名人合作折扇的润格,每页定价1-5元。之后,在1945年才调整,那时物价早已今非昔比。而上世纪20年代的吴昌硕,润格都是隔年调整一次;张大千更是每年要调整一次润格。通过研究绘画历史,无疑可以让我们对于这些名家作品的市场地位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文房佳品行情稳定

东京中央春拍第一场“东瀛藏珍——美术馆藏名家砚墨专场”出师大捷,呈献明清名墨、古砚等共计41个标的,均为美术馆历时数十年之珍藏,一经开场便引起藏家的广泛关注,现场举牌叫价声不绝于耳,拍品接连不断落槌,气氛逐漸达到高潮,最终在最后一件拍品落槌之时达成100%成交。该专场中清康熙·御制松花石古泉形方池砚、清乾隆·御制石鼓墨一套备受藏家追捧,分别以2185万日元及885万日元成交,斩获第一、二位。

中国的文房清供可谓源远流长,笔、墨、纸、砚更被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品类繁多、制作精良,有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纵览文房收藏史,上至帝王,中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对文房清供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些器件虽小,蕴含的却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对生活的艺术点缀,特别是文人审美的一种精神寄托,使其发展到后来装载的不仅仅是根根湖毫,更是成为了一种知识和修养艺术的载体。在前两年的翦淞阁专场拍卖中,还有一件清代的天然魁星影石小砚,曾经过王懿荣、徐世章旧藏。此一小砚身世,由石而砚,由晚清翰林学士至民国留洋士绅递藏,见证了大时代的巨变,成为砚主板荡人格之象征,一方石砚能为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也令藏家展开激烈争夺,最终80.5万元的成交价超过估价的八倍多。

投资者已经从过去对单体物件的研究,转向对一组器物、特定环境下的器物组合的研究,这样能更好的解读出器物的内涵信息。力图通过一个个场景、环境,尽量解读和还原器物真实的内涵信息。特别是对于“仿古不泥古,小器现大观”的独特内涵,来寻觅具有投资价值的藏品。

文房处处显示其无穷的魅力,是现代人收藏与消费的不错选择。现代居室中营造一处古色古香的书斋,在书案上摆放一组文房四宝及其配件,再挂上几幅字画,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一方天地。

瓷器精品有望“V型”反转

在东京中央春拍中,“古玩珍藏”封面拍品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胆瓶,在预展之初就吸引了藏家的极大关注,开拍之后即引得包括电话委托在内的四、五位藏家迅速出手,现场叫价声不绝于耳,最终以8165万日元的高价成交,成为当日焦点。

从2016年的市场来看,瓷器精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去年6月8日,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以25.58亿元圆满收槌,共出现了4个白手套专场和40件过千万元的拍品,创历史新高。瓷器杂项板块首次推出的“天工开物——瓷玉工艺品精品夜场”76件拍品总成交额高达3.23亿元,成交率达89.47%。其中,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一套以3335万元高价拍出,买家为著名收藏家刘益谦。

在2016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2016春季拍卖“赏心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工艺精品”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收槌,共97件来自英国著名藏家罗杰·琵金顿于20世纪中期收集的重要藏品上拍,总成交额5.0171亿港元,成交率92.78%,远超拍前预计的2.25亿港元总估价。苏富比亚洲的副总裁仇国仕认为,中国瓷器收藏于1920和1930年代开始在英国流行,这段时间是瓷器收藏的黄金年代的“时间囊”,当时适逢瓷器鉴藏知识和品味大幅提升,一批出色古董商的出现更满足了藏家对顶尖逸品的渴求,而这些瓷器现在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因而,只要有这个时期的瓷器精品出现,总是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对于传承有序的器物还是非常追捧的,各个时代的代表作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可以预见,在今年的瓷器市场上,精品有望出现“V型”反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