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4-04-24

孙 爽

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国家陆续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全力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金融业也深刻认识到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监管部门也相应发布了多项绿色金融发展政策。例如,在《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业的重点工作;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对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和监管部门号召,践行ESG理念、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绿色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成为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浪潮下,银行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ESG战略以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继续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特设以“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邀请十余位来自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就金融创新和银行可持续发展这一热点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为商业银行更好地推动金融创新、积极践行ESG理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挑战

近年来,国家层面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正如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赵焕芳所说,传统金融手段服务绿色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挑战,可简单概括为“两难、两少”。一“难”是绿色客户的甄别难。由于缺乏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以及相关数据支撑,绿色客户和资产较难甄别,存在“漂绿”“染绿”“洗绿”的风险;二“难”是绿色金融风险管理难。绿色金融信息披露详尽程度参差不齐、非财务指标多、企业间指标不一致,导致信用评价缺少量化分析手段,精准计量风险存在困难。从金融供给端看,存在“两少”问题,一是适配的绿色金融产品少。当前仍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主,绿色权益质押融资等创新型业务还比较少,绿色基金等投行业务、个人绿色消费业务有待普及。二是服务体系化手段少。缺乏平台化、生态化的服务体系,银、企、政、保等绿色产业参与主体业务数据分散、产业链条长,难以有效聚合资源,引导资金有序、精准流向能源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减排、生态环境固碳等领域,影响各项资源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合理配置。

评安国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阐述了对于ESG的认知以及痛点观察。ESG投资理念产生的背后原因是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和社会变化导致的风险向企业传导而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与企业相关的各个主体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银行。与传统的量化财务指标相比,ESG指标的特点是广泛而细致、格式多样,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难以直接评价。需进行大量的处理,把各类指标以一定的方式整合,再做出总体定量的判定,这是很大的挑战。所以,银行要做ESG产品和系列服务,需要先解决指标类型和数据格式问题。除此之外,数据的采集、鉴证、核验以及数据评价标准,都是ESG产品和服务的难点。ESG指标信息评价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只有整个ESG生态里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准确及时地做好ESG信息披露,ESG评价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银行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体系。据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王庆玉介绍,民生银行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稳健发展ESG金融服务,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为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提供金融支持。在ESG投融资交易产品方面,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充分发挥市场研究和产品创新能力,2021年以来陆续推出国内首条由境内商业银行研发的ESG主题多资产策略指数、全市场首条乡村振兴主题大类资产配置指数及全市场首个权益类“碳中和”策略组合。通过这些产品,民生银行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主题鲜明、表现稳健、期限多样的绿色金融投资工具,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金融相关重点产业和领域,不断提高绿色领域的配置效率,共同为促进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浦发银行投资银行部(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宋瑞波指出,浦发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先行者,1 7 年来经历了从学习借鉴到自主探索,再到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尤其是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之后,浦发银行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打造绿色银行,从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组织管理、制度政策、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产品创新、数字赋能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推进,以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在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供给方面,浦发银行基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的资源集聚优势,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同业最佳实践案例,在国内累计推出6 0 多项首批或者首单绿色创新,包括国内首支绿色金融债券、首支全国碳资产债券、可持续挂钩贷款、质押碳中和贷款、国际国内双认证的ESG指数产品以及碳中和主题基金等。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史红新提出,自2022年以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力绿色金融领域创新产品,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中信集团“两增一减”的“双碳”发展战略引领下,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信用卡中心逐步构建了“1个碳账户(中信碳账户)+ 2款低碳主题卡(中信银行i车信用卡、低碳财富借记卡)”的产品经营体系,并持续拓展“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建设。其中,“中信碳账户”是国内首个由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减排账户,主要提供碳账户开通、核算、累计、查询以及兑换、交易等账户功能服务,已涵盖信用卡和借记卡共9个金融场景的碳减排量核算,如电子信用卡、电子账单、线上缴费、无介质借记卡开通、线上转账及还款等金融场景。2023年,“中信碳账户”在推出一周年之际上线绿色商城,让用户的绿色低碳行为实现资产化和价值化。同时,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还携手行业伙伴,探索在新能源汽车生态、碳减排场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的新可能。

除商业银行以外,金融科技公司也争先恐后地加入绿色金融发展的大局中。例如,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就在ESG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圆桌论坛上,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经理赫建营分别从ESG的三个层面介绍了马上消费金融的实践。E方面,在安逸花App为所有用户建立了碳账户,所有的金融行为会换算成碳账户里面的余额。S方面,一是助力乡村振兴,与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发起重庆市科技发展基金会,通过基金会以人工智能的手段治理农户散养鸡。二是每年举办“天马杯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大赛”,为广大学子创新创业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也选拔和聚集了一大批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三是成为全国首个申请并获得消金领域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可以为一些毕业之后暂时需要缓冲的博士提供工作机会。G方面,把治理放在突出位置,一是成立IT治理委员会,董事会按季度召开IT治理委员会例行会议,下设六个板块和团队,把合规放在优先位置。二是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对内发布内部科技伦理规范,让所有的科技是透明的、合规的,对外发布《金融科技伦理白皮书》。

金融科技创新驱动银行可持续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是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银行董事长张磊指出,目前银行业面临的形势严峻,如何有效防控风险、稳健发展是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课题。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为201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已经跌到了银行可以正常发展的水平线(1.8%)以下。银行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保持原来良好的效益,必须依靠创新,用量来补利差。中国银行业急需在全国建立一个覆盖全部市场主体的要素齐全的征信系统。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的数据主要是银行的借贷记录,没有其他维度的数据,既不全面也不广泛。要用数字技术来做银行业务,需要有一个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要素齐全的征信系统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授信。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国统一的、有标准、有定价、可交易的数据市场建立后,各家银行一方面不会再受困于只有银行数据,可以获得足够的数据和客户信息,用系统做零售业务,另一方面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价格公开、明确,也可以让银行购买数据的成本可控。

长沙银行副行长李兴双十分认同张磊的观点,他认为,结合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发展来看,建立全国统一要素市场,不仅可以解决利率痛点问题,而且能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长沙银行最近参与的企业流水数据平台项目,就是建立统一要素市场的一次初步尝试。平台的运行主要涉及三个环节:一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牵头建立企业流水大数据平台;二是通过授权湖南征信有限公司,以市场化的运营机制确保平台的有效性;三是由平台共享信息为企业客户提供征信服务,从而实现融资服务的“普惠性”,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平台有五个特点:一是技术上集现代金融科技创新成果于一体;二是信息上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建共享;三是模式上改靠“审批”申请的旧模式为凭“数据”获贷的新业态,数据资产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得以发挥;四是质效方面,通过平台建立起普惠金融机制后,将以标准化的产品满足标准化需求,真正凸显降本增效的实际作用;五是从长远来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优化之后,将重构、拔高个人和企业的行为标准,银行的一些基础性服务将更加高效,从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可持续发展领域之中。

金华银行行长助理蒋俊峰也强调了数字化创新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金华银行根植于浙江省,浙江省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非常高,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又很高,所以当地城商行的细分市场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字化改革是解决城商行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式。金华银行在2023年6月上线的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群,是对原来的系统的重构,开放、灵活、成熟的系统架构,能满足精细化经营需求,有利于各类流程的梳理再造和创新。同时,新一代的分布式架构管控体系,为金华银行今后8—10年的业务发展特别是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基础。此外,在这个工程的基础之上,金华银行又启动了二代智能风控的升级改造,以实现授信业务全链条(准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风险提示—收回)的全封闭智能风控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中信百信银行战略总监管正刚指出,百信银行是中信银行控股的数字银行,战略定位是“依托智能科技、发展普惠金融”。百信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年轻人,近些年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服务了超过4000万的“90后”年轻人,年轻人对银行有更高的要求,希望银行的使用过程也能更有趣、更好玩。百信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创新,2021年12月推出了行业首个AI虚拟品牌官,2023年4月推出了行业首个AI驱动的3D数字营业厅“零度空间”。“零度空间”有三个亮点:首先,它是一个3D数字空间,能够生成个人专属数字分身,很有趣;其次,它是一个基于AIGC技术的内容交互社区,用户可以在这个社区里做任务、得权益,很好玩;最后,它让金融交易更愉悦,通过推出3D数字人金融主播帮助用户看懂产品、挑选好产品。上线首月,百信银行App活跃度提升了近20%,用户平均登录时长达到了15分钟,大幅提升了用户转化效果。

北京视野智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灿介绍了视野在数据产业链方面的突破。他指出,视野从2016年开始服务银行业,目前搭建了一个产业链数据库,选取3000万家上市企业做产业、行业分类,其中相对精准的大概有1000万家,经过调研发现,这1000万家企业有一半以上还没有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所以企业服务或者普惠金融对银行来说大有可为。例如,视野在帮一家银行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过程中发现,用大数据帮银行筛选出来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大概有12万家,大概涉及53个产业环节,其中18个是重点环节。而重点环节里大概涉及1.4万家企业,再向下挖掘,有1400多家重点企业,最后银行确定下来重点的营销目标是约70家核心企业、约1000家重点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对银行很重要,可以从中筛选出重点营销目标。所以,产业链数据库的底层逻辑是建立了一套行业标准,最底层有5万个产品细分门类,这些门类可以重新组合,不是给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做上下游,而是用产品和服务穿透整个产业链。

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邓江指出,ESG是用非财务类的指标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碳排放或者环境问题,所以除了环境还要更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从技术角度来讲,科技公司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帮助银行服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比如,偏远地区没有物理网点,银行没办法用传统的方式服务当地客户,这就需要发挥科技的作用,通过线上渠道触达客户。又如,传统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沉睡客户,如何触达、激活这些客户,对于银行来说也是重要挑战之一,现在通过AI技术,尤其是这几年利用大模型建立的智能营销机器人,可以实现与客户的友好对话,通过对客户语义的理解建立客户画像,做到客户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还有,现在媒体已经逐渐从文字向视频转变,构建线上视频能力,实现业务的远程办理,可以满足更大范围的客户需求。

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业务总经理娄小健也介绍了他们公司在2023年9月的服贸会上发布的“T+F+N”数据战略,其中,T是指天阳科技,F是指金融行业,N是指通过穿透式的场景金融模式协助金融机构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T+F+N”数据战略,积极构建数据安全咨询服务、数据安全产品,以及数据运营的完整数据体系,并以全领域的业务支撑、全体系的技术支持、全场景的服务模式、全融合的金融服务链接、全链路的数据架构等“五个全面”科技服务能力,实现金融服务场景、数据要素共享的融合,穿透金融场景,真正形成数联万物,发挥数据要素化和数据生产力的价值和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