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苏亚塔·拉姆纳拉延(Sujata+Ramnarayan)
很多人误以为,使用社交媒体不用花钱。诚然,在Twitter或Facebook上创建账户一分钱也不用花,只消几分钟就可以注册账户,立刻开始发布消息。对Twitter来说尤其如此,因为Twitter本质上就是一个免费的全球广播工具。
在Facebook上,创建页面和发布消息也不花钱,但企业用户需要想其他办法吸引顾客光顾它们的页面。就算把粉丝吸引来了,企业可能还得为出现在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页面上的“社会背书”(social endorsement,比如“某某朋友喜欢这个广告”)付费。Facebook上的常规展示广告往往无人关注,自公司上市以来,Facebook显然在思考如何通过社会背书这类新型广告来增加收入。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沟通渠道,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部分原因就在于其进入门槛低,又深受目标客户欢迎。从各方面来看,社交媒体都已深入人心。用社交媒体交流已成为人们网上社会生活的一部分。2011年,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Pew Internet对美国成年网民做了一项调查,65%的人表示他们正在使用社交网站,而2008年这一数字仅为34%。
进入社交媒体平台不需一分一厘,但随之而来的成本和问题会慢慢显现。这可能也是对社交媒体的投资回报难以估量的原因之一。人们认为社交媒体平台不要钱,表面上没错,但这种想法掩盖了很多问题。审视其中的三个主要问题,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合适的社交媒体策略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社交媒体策略的实施需要源源不断的智力投入
社交媒体平台需要连续且频繁的智力投入。其他的广告方式,比如电子邮件营销,可以一周或一个月一次,而社交媒体平台不同,要想在社交网站的喧嚣中脱颖而出,发挥作用,就要源源不断地冒出新想法,至少一天两次。虽然这样的频率看似不高,但由于各个社交网站的受众天差地别,要做到有针对性,付出的努力就会成倍增加。
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交媒体就像某个时期的电子邮件一样,都是免费的。但时至今日,电子邮件营销也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支持,需要分析如何进行调整,跟进回应,需要连续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营销效果和投资回报。电子邮件还面临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垃圾邮件、网络钓鱼和诈骗等,这些都需要公司采取专门措施来监测,保护用户免受侵害。我们注意到,现在社交网络也开始遇到类似的安全问题和合规问题。
很多公司在进入社交媒体领域时没有投入一分钱,预算常常是从实验性的营销中抽出一部分。这种貌似颇有远见的营销看起来很酷,但从实际需要的投入来看,社交媒体平台的维护和监测其实花费不菲。进入社交媒体几乎没有门槛,这意味着吸引眼球将是一场恶战。一旦你开始花力气培养社交媒体平台,对其进行监测、跟踪和管理,你就会发现,社交媒体其实一点也不便宜。
社交媒体的泛滥需要控制
几乎人人都可以创建Facebook页面或Twitter账户,导致社交媒体大有泛滥之势。不论是不是你亲自创建的,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交流平台本身就存在一种所有者成本,因为你需要对其进行维护、监测、跟踪和管理。因此,企业需要实施覆盖全公司的社交媒体策略,制定专门的预算来囊括使用社交媒体带来的全部成本。
虽说微博内容不能超过140个字,但要把这140个字写好,也需要超凡的想象力和创意,需要全面了解目标市场和明确自己的理想目标。为社交媒体创作内容时,要像在网上聊天一样和受众互动,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监测,做出回应。最近,几家大品牌就因为社交媒体的使用不当分别遭遇了公关危机。
比如,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发现它聘请的一家媒体代理公司的员工在Twitter上写道:“底特律以汽车城著称,却没人知道怎么……开车(“怎么”和“开车”之间还用了个脏词),真是太讽刺了。”该员工因此下岗,克莱斯勒也决定不再和这家媒体代理续签合同。
再比如,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Aflac的广告中给鸭子配音的喜剧演员吉尔伯特·戈特弗里德(Gilbert Gottfried)在Twitter上发布了10条关于日本2011年地震和海啸的笑话。对于75%的营业收入都来自日本市场的Aflac来说,吉尔伯特的这种行为简直要命。
上述两个著名案例中涉及的微博,品位低下,缺乏同情心,而发布者与两家企业均存在雇佣关系。
以上只是微博造成公关危机的两个例子。一条微博一经发布,只需短短数秒,就能进入广大网民的视野。一旦引起注意,一个小小的错误很容易被放大,然后不断转发。Facebook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谁都可以创建Facebook页面。这种毫无节制的泛滥会产生问题,因为你根本无法评估自己不知情的东西。
在Facebook上随便搜索几家大公司,你就会发现,了解和管理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有多难。这还只是在一个社交网络上。我们随机抽取了几家公司,发现这些公司都有多个Facebook页面,有时这些页面是同样的群体创建的(可能相互不知道),有时是不同的群体创建的,有时各页面采用的标识也不同。
比如,福特汽车在Facebook上有好几个网页,其中一个网页是福特公司的,一些网页针对具体产品,一些网页由粉丝创建,还有一些网页则是不同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比如产品和服务)创建的。虽然社交媒体本该是一种自然的、自发而成的网络平台,但如果一家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完全不受监控,从小了说会惹上麻烦,从大了说对企业品牌、战略和安全都会构成威胁。
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有很多形式,要实施监控有多种途径。一个是Social iQ Networks网站,通过该网站,你可以轻松掌握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情况,还可以对公司在网上的所有信息进行归类(公司网站、员工网站、合作伙伴网站等),比如有多少个Facebook页面和你的公司有关,分别是些什么内容。
还有一个网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情况,那就是Social Mention搜索引擎。它可以让你看到各个社交媒体上正在进行的对话。它不显示这些对话是在哪儿进行的,而是显示各个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说了些什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另外一个叫Samepoint的网站也是如此,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Social iQ Networks和 Social Mention的区别在于,前者让你先看一眼整个森林,再仔细看每棵树、每片叶子,而后者则是从叶子出发,其中有些叶子不属于这片森林,再自下而上地了解整体情况。方法不同,产生的观点也不同。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公司发现、监测、分析并最终控制社交媒体上的对话。比如,用Social iQ Networks的Social Discovery搜索“麦当劳”(McDonalds),共搜到1,005个Facebook页面和群组,20个Twitter账户,203个LinkedIn账户,10个YouTube账户,10个Google+账户。但如果对Social Discovery进行个性化设置,仅显示活跃程度最高(活跃程度由关注人数、喜欢人数、最新发布等来衡量)的账户,结果只剩下26个Facebook页面,26个Facebook群组,1个Twitter账户,11个LinkedIn页面或群组,1个YouTube账户和1个Google+账户。
经过筛选,你只需关注真正在发挥作用的社交网络平台,这就简单多了。进一步分析会很快帮你找出非麦当劳粉丝创建的Facebook页面,比如其中一个题目是:“如果酒吧不招待醉酒的人,那麦当劳为什么要招待胖子?”该页面有832,969个用户表示喜欢。另一个页面的题目是:“加拿大人住在冰屋里吗?美国人住在麦当劳里吗?”
快速浏览一遍Facebook群组的结果就能发现,提到麦当劳的群组有三类:与食物相关的群组、与健康有关的群组、与麦当劳公司相关的群组。我们也可以看出搜索结果中最活跃的YouTube账户与麦当劳无关。
Social iQ Networks则为了解社交平台提供了更大的框架,帮助公司了解大家在什么地方谈论公司,某个页面或账户具体是谁创建的,是不是公司内部人员,活跃程度如何,等等。如果想了解更加具体的对话内容,比如博客、评论页面或其他地方的对话,而非集中在某一个页面上发生的对话,Social Mention和Samepoint则更加有用。
举例来说,在Social Mention输入“麦当劳”,它会告诉你过去30天中,博客里提到麦当劳的有30次,并将这些博客逐一列出。它还会告诉你,过去30天来,微博上提到麦当劳256次(这里的微博指Twitter和Facebook一类的信息发布)。虽然它还能提供微博的情感分析数据(即百分之多少是正面的,百分之多少是负面的或中立的),但技术还不够强大,精确性有待提高。然而,由于它能够提供微博的列表,人们可以很快了解整体趋势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还能了解具体内容。
必须从公司层面进行管理
公司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公司的各个层级都要设立社交媒体目标,包括公司层面。社交媒体渗透到公司的方方面面——营销、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法务。公司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公司层面制定社交媒体制度和策略,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从公司层面制定社交媒体策略,可以防止公司在社交媒体上漫无目的地肆意发展。第一步是通过定期监测,了解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出现情况。第二步,制定公司层面的目标,引导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呈现。
社交媒体注定要常伴我们左右,它具有自生性,渗透到组织机构的各个职能部门。然而,公司必须了解、管理和监测好社交媒体,从公司和部门层面制定社交媒体目标,防止其在网上无节制地泛滥,同时又保护其自发的成长。做到这些,需要人力、时间和工具等方面的巨大投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