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时间:2024-04-24

牛犁:

现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内外宏观经济、能源、国际油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国家信息中心“突出贡献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多项。被聘为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专家,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委员等。

2022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持续反复等多重挑战,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逐步恢复。展望2023年,我国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将削弱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二十大精神激发各方生产积极性,政策效应和基数效应逐步释放,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当前,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受到冲击等严峻复杂局面,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加深;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疫情削弱”“政治效应”“政策效应”“基数效应”等因素,支撑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其一,优化防疫措施减弱疫情对经济的影响。11月10日,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优化防控新十条措施。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确保平稳转段,疫情防控更加科学化、精准化,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将会逐步降低。

其二,政治周期效应激发生产积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宏伟蓝图,必将极大改善社会预期、鼓舞社会信心、激发生产积极性。新班子将有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其三,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效应加快释放。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等存量政策和2023年新出台增量政策的叠加效应将进一步释放。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适度支出强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力度不小于2022年;着力扩大内需,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其四,缺口效应逐步回归。根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5%左右。受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当前我国实际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较大产出缺口。随着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生产生活的正常化,2023年经济增速将向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归。

其五,基数效应。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新发频发、乌克兰危机加剧地缘政局动荡、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美欧等国采取激进加息政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显著下滑,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低基数基础上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

其六,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不断壮大。疫情催生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其七,中长期规划支撑作用。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年,部分国家和地方重要“十四五”规划项目、新旧基建项目将会加快开工上马,逐步起到稳投资进而稳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

其八,重大战略落地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快落地,带来巨额绿色低碳转型投资机会。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任务的加快实施,将加快收入分配更趋均衡,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增长5.2%左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加力形成合力,从改善预期入手,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其一,政策加力形成合力,优化五大政策组合。

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多措并举,政策加力形成合力,优化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五大政策组合。

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主要体现在: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入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安排财政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提效”主要体现在: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結构,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投入;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和促进消费。与此同时,兼顾当前和长远,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精准”即“结构要准”,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有力”即“总量要够”,就是2023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要。

三是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推动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既注重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注重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营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环境,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四是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利用市场优势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重点是抓好稳就业工作,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82万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其二,从改善预期入手,部署五项重点任务。

会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把“扩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改善预期为纲,以五项重点任务为目,纲举目张做好经济工作。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保持政府投资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的进口。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是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多渠道确保供应安全。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平台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亮明态度,给民营企业吃定心丸,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來,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同时,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扩大市场准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重视房地产风险的化解,要扎实做好保交楼,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的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此外,要重视防范化解中小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其三,坚持系统观念,做好六个统筹。

考虑到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不少两难多难问题,宏观经济治理需要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从方法论角度,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提出了具有很强年度针对性的“六个更好统筹”。一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二是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以质来开拓市场,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三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四是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各方面都要增强全局观,加强其他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及时发现和调整政策执行的偏差,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五是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贸易、投资、人才、技术、能源资源的国际循环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从而与国内大循环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六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从当下干起,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既要努力做好当前工作,又要前瞻性思考,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