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展出了将人格化特征赋予“遇障即停”的送餐机器人贝拉,专业级光固化3D打印机自研积分光源、自研切片软件、每涂1平方米相当于一年节约36度电的断热稀土涂层产品……这些“黑科技”仅仅是无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成果的掠影。自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来,“专精特新”已经成为烙印刻在了中小企业创新的发展历程上。十年磨一剑,2021年,北交所宣布设立,致力于成为“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正在爬坡过坎、脚踏实地,努力攀登更高峰。
在浙江众成的生产车间,几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行,各种原料经过加热熔融、冷却、拉伸、分切等多个全自动化工序,在生产线末端成为摆放整齐的一卷卷透明的成品塑料薄膜。这种叫交联膜的POF热收缩膜,常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外包装。浙江众成董事、总工程师黄旭生说:“目前,全球没有交联膜生产设备出售。能生产交联膜的厂家所用的设备均是自主研制的。交联膜生产工艺技术难度高,需要经过多年的艰难摸索和不断改进才能掌握。”浙江众成近期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司在双向拉伸聚烯烃(POF)热收缩膜这一细分领域已耕耘25年,产能规模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近年来,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特征的“专精特新”企业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一些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指标,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等,均快于GDP增速。这背后,既有大企业转型升级的功劳,也离不开新兴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支撑。
资本市场亦有助攻。新三板通过设立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已成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平台;科创板专攻“硬科技”,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创业板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其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融资渠道。
除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外,专精特新政策对当前完成我国紧迫的补短板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推动制造强国战略等有着重要意义。“专精特新”企业凸显专注、创新、活力等特征,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也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
在各方政策加持下,“小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目前,我国“小巨人”企业呈现出“6789”的特点:超六成属于工业“四基”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所在省份细分市场首位,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等特点,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家最初生产头绳的企业,竟然与“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挂钩了。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不仅为火星着陆提供了着陆伞绳连接技术,还在着陆器耐冲击试验环节提供了特种弹性绳索装备。
培育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甚至单项冠军企业最重要的是坚持,需要一大批耐得住寂寞的创业者。海丽雅1922年成立于山东青岛,作为一家以生产女士扎头绳为起点的近百年企业,早早地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2003年,海丽雅成立了研发中心,逐渐培育起一支专业的特种绳缆技术研发团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研发实力。如今,已经能够生产深海勘探高强力绳缆、潜标缆、浮标缆、脐带缆等数十种特种海洋绳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2009年夏天,海丽雅交出的绳缆跟随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下潜7062米深度的纪录,并一路将数字拓展到9000米。难以想象,这根直径只有4毫米的纺织绳缆,竟比钢缆还要坚韧。
事实上,在上天、入海、探月、高铁等大国工程中都能找到“小巨人”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小巨人”在细分领域长期默默耕耘,不显山、不露水,却拥有极高的研发能力,其产品能在细分领域保持相当的市场占有率,甚至是在全球或某个区域市场占据一定份额,更是产业链安全中的关键支撑力量。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正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活力。对于在细分领域持续创新的“甜头”,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正华感同身受。公司主要从事模切工具、锯切工具、裁切工具等金属切削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逐步延伸至产业链下游。通过研发驱动,公司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如今生产的重型模切工具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行业内拥有绝对定价权。
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作为产业链、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全国多地纷纷规划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蓝图。
从工信部公布的3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来看,北京以264家入选企业的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榜首,上海紧随其后,遥遥领先于其他万亿GDP城市。宁波、深圳分别以182家、170家排名第三、第四;天津和重慶两个直辖市也表现亮眼,分别以134家和123家位居第五、第六;成都、青岛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也超过百家。
“小巨人”企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推动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的关键交汇点。
步入发展“快车道”,“专精特新”发展仍有短板。如何让“小巨人”变成“大巨人”,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注入中国经济注入强势动能,依然任重道远。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罗俊章指出,当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人才、市场和信息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困难。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留不住人才、融资难、转型升级难等问题。
据统计,在新三板“小巨人”中,超80%市值小于10亿,4921家“小巨人”中剩余86%未挂牌,未来融资需求巨大。
今年以来,国常会多次部署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力度。资本市场持续改革也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020年底,精选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11.09%,高出挂牌公司整体4.89个百分点,媲美上市公司水平。同时,充足的资金储备也带动了投资活跃,精选层公司投资现金流净额增长了110.98%,资本市场助推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成效突出。
近日,证监会起草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相关的11件内容与格式准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发行情况报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权益变动报告书、收购报告书、重组报告书等信息披露文件的披露内容和格式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为充分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对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示范引领和“反哺”功能,进一步丰富挂牌公司融资工具,激发新三板整体市场活力,证监会还制定了挂牌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相关的2件内容与格式准则,一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线致辞时呼吁,企业家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企业只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对“卡脖子”难题不回避不放弃,牢牢掌握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才能稳步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配套专家”或“单打冠军”。
中小企业不仅是市场的主体,也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直接关系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在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看来,下一步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资金、技术、人才向数字化转型集聚。
一系列政策也正在酝酿。眼下,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以及《“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通过长短结合的组合拳,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集聚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让中小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为了让“隐形冠军”的金牌发出更大的光彩,多路资金正加速涌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2021年—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提到,7月份降准释放了1万亿元长期资金,有效增加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北京创新高地中关村,一种创新的服务:创投租赁已服务“专精特新”数年,专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第一口奶”,即首笔融资,成效显著。9月28日,总规模40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有限合伙贰号)在南京设立,该基金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具备自主创新、专精特新属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9月27日,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若干措施》,提出发挥高新区产业母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高新区专精特新在库工业企业的投资力度。
积极开展优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也是重要发力点。湖南提出,大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登陆主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专业资本市场。广东则提出,力争未来5年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辽宁日前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服务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建设和上市培育工作,持续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前不久,工信部、財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冷静分析、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携手共赢,一定能战胜各种挑战,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翟晓汀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央广网、华夏时报、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报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