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国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 赵永升
马克龙百日缘何未能维新
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国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 赵永升
尽管法国的经济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但上半年法国的总统大选,却在世界各地同期诸多选举的影响力中,仅排在美国大选之后,着实出尽了风头。至于法国新当选的总统马克龙,更是成为数月来国际各大媒体报道的主角,俨然成为一位“政治明星”。那么,新总统马克龙上台之后,法国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执政“百日”的法国总统,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地实现其“维新”之策呢?
当下法国的总体经济形势,其实并不太糟糕: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初步估计,继去年第四季度回升至0.5%之后,今年第一季度法国GDP增长放缓至0.3%。家庭消费支出也减缓,由第一季度的0.6%增速萎缩至第二季度的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速由第一季度的0.6%增长至第二季度的0.9%。总体而言,除国内需求表现尚可,继第一季度为经济增长做出0.5个百分点的贡献之后,第二季度为0.4%。其他经济指标也都尚可,如就业形势也在好转。
按理说,应该夸赞新上台的马克龙总统。然而,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马克龙的功劳,不如说是法国经济运转周期所致。毕竟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法国,六七年之后基本走出欧债危机的阴影;而近几年与欧洲大部分国家一样,法国的经济也在复苏,并缓步走上了增长之路。加上“跛鸭总统”奥朗德在其卸任之前,动用手中的权力,出台了不少旨在短期刺激经济之策。奥朗德原本是想给自己及其政党留一手好牌,岂知选前法国政局扑朔,他知趣而撤,不再寻求连任。但奥朗德的这些原本是“为己”的政策,却给其继任者以“乘凉”之优势,马克龙就捡了这么一个便宜。
然而,在法国还是明白人多。尽管上台后法国经济并未恶化,有些指标甚至还有好转迹象,但是法国人并不买账,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也随之直线锐减。8月15日是马克龙当选总统100天之日,其“百日新政”的业绩备受媒体关注。根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6%的受访者对马克龙的“百日”政绩表示满意,与同期的奥朗德总统相比,低了10个百分点。那么,“马氏新政”究竟为何未能“维新”?
关于施政主张,无论是在大选之前、之中还是之后,马克龙都已经毫不掩饰地多次加以陈述,在此笔者不再赘述。笔者其实从马克龙当选之初就不看好这些政策,根本的原由在于这些“马氏新政”从文字的表述来看虽然颇为诱人,只是马克龙忘了一点,那就是这些“新酒”尽管香醇,却依旧装在“旧瓶”之中。换言之,无论马克龙的施政纲领被吹捧得如何天花乱坠,毕竟还是要在法国这个政体之下实施。而法国政体的顽疾,则是有目共睹的。因而,不难理解其功效自然难以发挥。
实际上,要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简而言之也就两大“侧”工具:一是从财富创造这一侧,二是从财富消耗这一侧,即中国政府数年前常用的一个术语“增收节支”。由于创造财富难度较大,加之速度缓慢,因而尽管马克龙的新政实际上是前者和后者“双管齐下”,但无奈首先显现出对其民意支持率“负面”效应的是后者——“节支”即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其中旨在减少个人住房补贴(APL)的一项措施,就惹怒了近乎所有的法国住房补贴受益者。
马克龙作为一位先在金融界发了一笔小财,之后官运亨通的法国“精英”阶层代表,自然难以理解在某种补助中削减了区区几个欧元,对一个困难家庭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为何面对这项新政,法国左派会同极左派在国民议会上,干脆将从超市5欧元能够买到的所有东西一并带到会场,以表示“事实胜于雄辩”。当然,个人住房补贴有时被指有推高房租价格之嫌,则要另当别论。
除了富人难以体会穷人的苦楚之外,马克龙尽管曾在巴黎政治学院这样一所非经济专业的院校读了点经济的课程,却根本未能理解社会福利实质上具有极强的“单向性”特征,即例如家庭补助,一旦给出便不可再收回。若要收回,其成本将极其昂贵,毕竟作为西方民主与选举制度的代表国家之一的法国,任何一个政客尤其是领头的政客,其上台必须通过选民投票这一关。
而在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经济学中作为常识的“二八定律”,还是后来美国人提出的1%对99%,绝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事实是难以改变的。就算作为一个富足之国的法国,其国民的平均工资也仅为1500欧元。在高物价的背景下,这个钱数也只能勉强度日。因此,一旦有政客拿低收入阶层的福利开刀,结果必定是遭到多数选民的摒弃。马克龙民意支持率的急剧下降,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法国失业率近年逐步下降。 数据来源: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经济》制图
法国企业中,国家直接掌控或间接参股的大型、特大型企业在国家支持上占比过高,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几乎难以获得国家在资金上的些许支持。在欧洲,德国除了拥有能和法国相抗衡乃至超越法国的大型、特大型企业之外,很大一个特点是其中小企业构架合理。德国中小企业多数已有百年历史,成为家族传承。而面对欧债危机和其他各类危机之时,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灵活应对能力显然不如中小型企业。
除了企业构架,一个国家的企业和经济要发展,两大要素极为关键:一是人才即“才”,二是资金即“财”。在笔者看来,“才”与“财”的流失,实质上是法国经济持续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
从综合角度来看,法国无论是高教系统的完整性和教育机构种类的细分程度,还是高教的质量把控之严,其高等教育都是世界一流的。由于法国的“大学校”(Grande Ecole)是一种法式独特的教育形式,系统外投资占有较大比例,而法国的商校则是由学生缴费的私立教育系统。法国的公立大学(Université)体系是由法国国家的财政预算提供教育经费的教育体系。粗略估计,每培养一名大学生或研究生,法国国家每年要支出6000多欧元的费用,可想而知法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之大。
然而,法国公立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大批的外国留学生,在“享用”了法国政府的教育经费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加拿大、德国和中国等地工作。
奥朗德当政时已经看到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即给获得硕士和博士文凭的外国留学生一年的“临时居留许可”(APS),目的是让留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法国找工作,最终吸引优秀的人才留在法国。这个政策虽有效,但效果并不显著。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地方却只给半年的时间,同时还有一个在具体操作中极不合理的规定,即留学生一旦拿了“临时居留许可”,在除了小巴黎之外的法兰西岛其他区域,都只能选择当雇员,而不能选择当雇主。法国高层的不少政策,尽管用心良苦,但到了具体操作层面,通常会变样,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总之,尽管青年才俊的马克龙上台当上了总统,但他却未能让法国经济在“百日”之内加以“维新”。这里有马克龙施政纲领在法国旧有政体下“旧瓶装新酒”的无奈,也有马克龙无法超越前任奥朗德,继续处于“才”“财”两难得的困境。
其实,在法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保守国度,能够改变一点一滴,已是不易,更何况要从骨子里变革。笔者认为与其整天唱政治高调,今天与特朗普套近乎,明天向欧盟委员会显摆,不如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