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许亚岚
基金定投由于定期定额的特点,一直以来受很多低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在智能定投这个功能出现后更是备受关注。那么,智能定投真的适合低风险的投资者吗?投资者又要如何制定自己的投资方案呢?
基金定投策略再升级
基金的普通定投为定期定额投资,中间不考虑市场行情变化的因素,对投资者获取收益会形成一定的局限。相比基金定投来说,智能定投则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对定投金额或日期进行相应幅度的调整,采取不定期或不定额的投资方式。
投资者可以通过估算自身投资本金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指数作为定投参照基准,每次根据点位进行手动投资。但格上理财研究员杨晓晴认为,这种方式比较麻烦,需要关注市场走势,“这时投资者可以选择提供智能定投服务的基金销售平台,只需首次设定定投的几个要素,以后便可自动扣除适当的金额,非常方便”。
智能定投保留了普通定投机械化、降低主观操作风险的优点,又在定投中引入了择时的量化指标,试图对普通定时、定额的投资成本进行优化。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告诉《经济》记者,智能定投的择时行为因其所依赖的择时模型而有较大的不同,通常有估值模型、均线法、指数点位判断、平均成本法等。
“目前主流的智能定投原理是‘高位少投、低位多投。”杨晓晴对《经济》记者表示,由于智能定投能进一步拉低投资成本,甚至能够解决投资者“何时买卖”的难题,其收益率高于普通定投的概率较大,相比于普通定投风险更低。
具体来说,智能定投相当于在普通定投上加了一些择时策略,投资者在资产贵的时候买的份额数量少,便宜的时候买的份额数量多,那么平均成本就有下降的趋勢,智能定投就是进一步地发挥这个优势,“问题就在于如何去判断该资产是贵还是便宜,要根据不同的估值指标来判断”。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黄晓彬在《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能定投的出现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所影响,李颖表示,他们不再单纯地定时、定额投资,而是可能需要根据行情不同而追加投资金额、减少投资金额甚至卖出已有份额,从而影响现金流出额度的预期和安排,以及部分情况需要增加确认操作的步骤。
另外,还可能发生份额调整行为,将额外增加投资者费用。尤其是部分对短期市场较为敏感的智能定投方法,可能会指导投资者进行短期的交易行为,从而增加投资者赎回费用。
智能定投不一定就适合低风险的投资者。不管用什么样的投资方式,只要你参与的投资品种是属于股票市场,就不能说是一个低风险的投资方法,投资资金还是跟着整个市场进行波动的。
在盈灿咨询研究员童颖曼看来,风险的问题并不是由定投这件事本身来决定的,定投的第一步是选择基金,基金有的是投资债券,有的是投资股票,还有的是指数型基金,而基金本来就有一个业绩的浮动范围,这个基金投的地方决定了整个收益的浮动区间。“基金本身的种类决定了收益调整的幅度或范围。”
定投有其适合的投资的市场,黄晓彬认为,在某些市场条件下确实能降低投资成本和择时的风险,提升投资收益,但是在市场疯狂上涨的时候,把资金分成好多份,成本会不断上升,最终肯定会侵蚀投资收益。
基金组合要与风险匹配
做智能定投的第一步是选择基金,投资者要先选一个指数,再选均线,最后选极差。
童颖曼认为,在基金的选择上,智能定投和基金定投一样,选波动性比较大的基金才更有效,比如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就时机上来说,由于智能定投涉及不定额的情况,其更适合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多买一点,上升到一定高点的时候就少买一点,即高位形成之后下降的时候买入,在一定上升的区间去卖,这样的收益会比较高。
在选均线的时候,注意均线有180天、250天和500天,如果投资的时间相对较短可以选择180日均线,如果是中期投资即3到5年的投资者可以选择250日均线,如果更长期限的投资者可以选500日均线,选择均线和投资期限是有一定关系的。
另外,极差会涉及实际的扣款比例,这就和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有关。如果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投资者,选的极差会小一点,比如10%的极差;如果是稳健型的投资者会选择20%的极差;如果是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就可能选30%的极差。
李颖表示,定投本身并不能创造超额收益,智能定投也并未显示出显著改善收益的优势。定投最终要获得收益,只能持续积累并等待时点,市场价格高于成本价格时,也就是至少经历一段上涨行情才能改善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行情不佳时坚持投入是摊低成本的关键,长期持有是提升获取正收益概率的关键。因此,在相对市场低位时入场,坚持投入,长期持有,才能大概率收获正回报。
另一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在不确定是否市场被高估的背景下,采用定投的方式也有利于降低风险。历史数据显示,高位时以定投方式参与投资的投资者,往往在收复亏损的时间上大幅领先于一次性大额投入的投资者。
做智能定投还要注意组合与投资者的风险匹配性。智能定投的显著特征依然是小额多期投入,长期积累总投入金额。通常而言,应考量定投累积的总投入资产的风险头寸,是否保持在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之内。李颖表示,如果超过了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应将定投积累的资产进行资产配置,更有利于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健的回报。
投资者在选择智能定投方案时,要建立获得市场平均收益这样的理性预期之上,选择自己能够理解、操作方便、调整频率不会太高的智能定投方案,在控制费用成本和坚持长期投资的基础上,获得稳健的投资回报。
市场静待投资者教育升级
目前还没有数据显示智能定投在国内显著受到投资者青睐,在市场环境和偏好没有显著改变的情况下,未来智能定投可能只是投资者的一种非主流选择。
李颖告诉记者,在国内市场,没有相应的应用环境以及鼓励长期投资的税收减免优惠吸引投资者参与。而在海外成熟市场,定投往往因养老金投资等应用,享受自动注册机制、税收减免政策等优惠,成为基金市场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
国内市场超额收益仍然丰厚,投资者普遍偏好积极交易,对于这种长期坚持、简单积累的投资法则并不感冒。另外,作为新兴市场国内股市波动很大,行情不好时常常突破投资者心理底线,出现“定投断供潮”,此时还能坚持甚至按照智能定投追加资金的投资者往往少之又少。
现在很多基金公司都会推有定投功能的产品,比如蚂蚁聚宝的慧定投,广发基金的赢定投,雪球蛋卷基金的一些组合定投等,会有一些智能定投的方案和策略,这对投资者提升收益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投资者的接受程度并不一定有那么高,因为智能定投的产品并不像余额宝、现金宝或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产品那样买多少收获多少都很明确。
黄晓彬告诉记者,不管是基金定投还是智能定投,都跟一次性买卖股票的基本风险没有本质差异,好的智能定投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绝对收益,市场有涨有跌,要告诉投资者为什么这个智能定投产品更好,还要通过良好的“用户界面”鼓励他长期投资,真正发挥定投长期投资者规避择时风险的优势。
智能定投的智能只是基于普通定投的策略的升级,并不像智能投顾那样涉及大量的大数据的运算以及投资人的行为,“它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策略,但又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童颖曼对智能定投未来的市场很看好。
基金定投和智能定投都与投资者的教育程度相关。“比如早年中国台湾的股票市场长度是大陆A股的两倍,其市场有60多年的历史,前30年也是投机、一次性买卖为主,后30年,定投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参与者也非常多。”黄晓彬对记者说道:“而中国大陆股市有約30年的历史,相当于中国台湾市场的上半场,未来进入下半场后定投的比例会逐渐提升。”
从个人角度来说,投资者可以很快加深投资的成熟度,但对于整个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是个缓慢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者教育,接受智能定投的人会越来越多,其市场份额也会不断增大,最终成为普遍的投资方法。
黄晓彬认为,让机器帮投资者选择理财的方法肯定是一个大方向。“未来人工智能在投资领域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它会随着市场程度的提升而慢慢增加它的份额。”目前,中国的很多普通投资者对投资根本是一无所知的,让投资者自己去做投资判断,还不如机器帮他做出最优选择,比如美国的401K养老金计划,他们的养老金每月被扣款进入401K账户之后,通过“默认备选项”的安排自动投向备选基金品种,直接由国家专业机构做好投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