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寇佳丽
10月中旬,日本发生了两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一方面,日本国会通过了补充预算案,决定拿出320亿美元支持首相安倍晋三的经济振兴计划。另一方面,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和委员原田泰分别发表讲话,均指出日本当前远未达到宽松政策的极限,必要时将再次加码宽松,包括继续降息。原本从全世界央行来看,日本央行的宽松程度大家都已经有目共睹,如今该国央行最高管理层又发表上述观点,不禁令人想到日本要有什么大的动作。外界不少人猜测,日本为了拯救国内经济、拯救安倍经济学,会不惜一切代价。
计划的成功,效果的失败
问题首先在于,安倍经济学失败了吗?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是日本第96任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提振经济增长的长期政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支箭”。2013年5月16日,日本内阁府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指出安倍经济学不仅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开始让企业和消费者振作起来。
可是,情况从2014年开始变差。这一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日本政府信用评级,原因在于该机构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有所怀疑。穆迪指出,依靠举债拉动经济增长的日本策略已经达到极限,而安倍经济学和安倍内阁需要考虑风险控制与财政稳定的问题。
自此以后,“安倍经济学注定失败”的声音就不断出现。尽管2015年见证了安倍内阁的改组,也见证了“新款”安倍经济学的出现,但这种观点时隐时现、从未间断。哈佛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曾特别撰文指出,安倍经济学基本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因为刺激政策可以在短期内支撑需求,但无法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
“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实际上简单概括起来,新旧安倍经济学都是3个方向的——货币宽松、财政刺激、经济结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张季风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
张季风指出,货币宽松和财政政策都是短期刺激手段,日本政府或者央行按照计划向市场投入大笔资金,自然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整套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的第一年里,效果看上去很美好。可是,短期刺激政策的弊端就在于它的效果真的也是短期的,而时间长了,这种刺激作用就会消失。”
此外,从作为长期政策的结构改革来看,安倍经济学并没有彻底落实。张季风强调,可以重构日本财政结构的消费税改革也属于“第三支箭”的一部分,这项措施的确会在短期内引发一些问题和矛盾,但长期看不仅能够增加政府税源,还能够为减轻财政赤字做出贡献,从结构上助力改革。然而,日本政府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迟实施,原计划是将消费税从5%提高到10%,但犹豫了很久才行动,现在也只涨到8%。对此,日本政策研究大学教授井堀利宏公开表示,安倍推迟上调消费税税率至10%的根据并不充足,给财政健全化的目标留下了隐患。
基于此,张季风认为安倍经济学是失败的,且这个定论不需要怀疑。它的失败不在于计划上的失误,而在于效果和落实上的不足。
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指出,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是治理日本的通货紧缩问题,通过压低日本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向市场输送长期流动性,让金融市场更加有利于资本的形成,并借以培育日本新的实体经济快速发育。
按照上述逻辑,安倍经济学更加无法用“成功”形容。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长期以来没有达到2%的目标值,而市场的流动性目前主要依靠银行和政府输血。张季风告诉《经济》记者,市场流动性可以通过“前两支箭”,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但资本的加速形成和实体经济的发育则属于经济结构问题。更需要关注的是,长期的政策在短期内是看不到效果的,如果一定要看,“日本的经济结构至少现在没有变得好起来”。
起死回生难奏效
10月11日,被视为日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首轮措施的2016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在参院全体会议由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及日本维新会等多数赞成取得通过,正式获批,一般追加预算财政支出约320亿美元。据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立即执行补充预算,加快推行安倍经济学。至于是否能带动经济起色,外界却普遍没有给出看好的答案。
“安倍经济学的失败,说到底是倒在了日本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结构改革问题上,也就是‘第三支箭想要改变的经济结构难题,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触动不到这个领域的,想要改变经济结构对任何政府、任何高层来说都非常困难”,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这样告诉《经济》记者。
在他看来,日本的创新能力低、老龄化和少子化严重、财政状况恶化都已经持续几十年,如今想要快速改变实属希望渺茫。可是,320亿美元的补充预算难道就对经济没有丝毫刺激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徐静波表示,大笔资金投入一定会打起水花,但是以全球经济形势为背景,日本经济内外交困,巨额投资最明显的作用是阻止该国经济增速下滑,要说明显的提振效果,恐怕寥寥。
张季风也指出,日本经济在过去两年的起伏不定,令当地企业不愿增加投资,从而把责任推给了政府,促使政府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然而公共投资的效果与国民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后者前景难料,公共投资所能取得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弱。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到日本政府的决心。不仅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和委员原田泰给外界提供了加码宽松的暗示,就连国际金融机构高盛也认为日本不会在宽松政策面前退缩。10月25日消息显示,高盛预计日本央行在未来的货币政策上将继续维持宽松现状,但它同时指出该国央行应该不会很快增加宽松举措,毕竟无限制的扩大宽松规模对经济没有实质性作用。
可是,维持现状就有实质作用吗?的确有观点表示,尽管日本经济看似举步维艰,但实际上每一步都走得比较踏实,而安倍晋三的经济政策本质上就是通过采取无论会导致何种后果的货币刺激政策来给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对此,徐静波表示难以赞同。
“以当前的经济环境看,任何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发展在短期内想要取得看得见的效果,都不太容易,安倍经济学自从实施到今天也不过三年半,日本又是非常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退一步,抛开刺激政策的种种不足不说,想要暗中发展实体经济也一定需要更多时间”,他这样对《经济》记者强调。
如此看来,想要为安倍经济学扳回局面似乎希望渺茫。
安倍经济学原本计划通过“两步走”的方式提振日本国内经济,第一步是短期刺激,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强金融活力,第二步是从内需、消费等多层面着手深入改革从而提高本国潜在经济增长力。但是,这样做也解决不了该国经济的“死穴”。
“日本社会结构长期老龄化和少子化,资本积累已经钝化,储蓄率持续下降,安倍晋三的很多政策都碰触到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也不能解决上述弊端”,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郑蔚这样对《经济》记者解释。加之通胀率一直难以达标,局面就显得更加尴尬。回过头来看最新通过的补充预算,它能否让安倍经济学起死回生也就不言自明。
郑蔚表示,日本政府在处理经济困局的时候,比较擅长轮番使用财政、金融策略。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政府已经从以财政政策为中心调节经济增长转向以金融政策为中心调节,如今,它只是再次转向了以财政政策为中心的调控手段,而“补充预算实在也不是新方法”。
不得不说,鼓励女性就业、鼓励退休人员再就业、设立经济特区、改革消费税等,无论是长期政策还是短期刺激,安倍内阁都已经做了很多,但只要日本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不改革,整体效率就得不到提升,即便安倍经济学再出台3.0模式,也将于事无补。
安倍支持率不减
当然,安倍经济学有太多值得指摘的地方,可是它依然取得日本国内一些企业或者利益集团的信任。而这,也是诸多刺激措施之后最为值得关注的成效。
郑蔚表示,安倍经济学的许多措施对日本的大型企业有改善作用,尤其是跨国企业、大型生产企业,这些公司不仅停止了薪水减少的情况,甚至在近期为员工加薪。因此,大型企业的内部人员不少对安倍晋三及其政策多有好感。但她同时也指出,日本有80%的民众对安倍的经济刺激措施并无好感,因为为数众多的普通人没能从中受益,这部分人对安倍经济学的支持就不是那么明显。
上述分析直接体现在最新数据上。
10月14日,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公开表示,日本国内个人消费不足。今年第三季度的3个月里,从官方家庭部门实际消费需求看,不包括网络消费,7、8、9三个月的消费增长全部是负数,分别环比降低0.7%、2.2%、1.0%。
为此,有分析师指出,尽管日本央行大规模印钞计划已实施三年半,但家庭支出疲弱以及强劲的日元压低进口成本,导致通胀率一直远低于2%的目标水准。加之9月份出口也出现下滑,日本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或许无法避免被拖累的命运。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即便如此,安倍晋三的整体支持率似乎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日本在近期举行两个众议院议席补选,自民党轻易打败民进党的挑战,让民进党新党魁尝到战败的果子。外界分析认为,安倍晋三或许会将此作为东风,在2017年年初提前举行大选。
“现在看,下一届首相还会是安倍晋三,尽管他的经济措施和政治主张都饱受诟病,自民党的执政也遭遇不少质疑,但民众对安倍的支持率一直维持在50%到60%甚至还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王珊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他指出,当今日本政坛中,与其说是比较谁更优秀,不如说民众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在境况相对较差的时候,安倍仍然可以唤起民众对于政治、外交和经济上的国家意识。而从民众的角度看,他们似乎也找不到比安倍更合适的政治家人选来领导自己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此外,郑蔚提醒《经济》记者,日本这个国家比较特别的一点在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不似其他国家那样,政治一有变动,经济就很受冲击。“你看日本更换首相如此频繁,但经济政策依然持续而经济动态也没有大起大落”。在她看来,这也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