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对欧投资是双赢之举

时间:2024-04-24

李罡

欧洲的技术与产业优势,中国的资金与市场优势,使得中欧双向投资日益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亮点。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中国对欧投资增长迅猛,但总量仍不高。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存量已达315.3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40倍,占中国当年海外直接投资存量的5.9%。中国对欧洲投资的增长,还表现在在欧中资企业数量的增长。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学院发布的《2013-2014中欧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企业数量有4525家,企业资产总额为151.78亿欧元,到2012年年底企业数量增加到7148家,企业资产总额增加至878亿欧元,中国企业投资所覆盖的欧洲国家也由28个增至35个。中国对欧投资虽然增长迅猛,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加快对欧投资步伐,有效缓解了欧洲国家的流动性缺乏困境,中资企业进入欧洲带来了新的机制,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中国投资缓解了欧洲流动性缺乏困境。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欧洲很多企业陷入流动资金缺乏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逆势而上,大幅增加对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洲国家企业融资困难和流动性不足的困境。2009年-2011年,中国对欧盟国家新增直接投资持续大幅度增加。2009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总额为29.66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了5倍多。2011年,中国对欧盟新增直接投资额达到75.61亿美元。

中国投资为欧洲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从投资理论角度分析,与绿地投资相比,并购投资项目创造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但中国企业在并购投资时,通常会维持被并购企业的运营体系,不解雇或裁减原有员工,从而维持了原有就业岗位,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后,还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共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近2000家,雇佣当地员工4.2万人。根据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学院发布的《2013-2014中欧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在欧洲投资企业雇员数量从27381增至123780。

中国投资促进被并购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近年来,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欧洲国家面临着产业竞争力下滑,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困扰。欧债危机爆发后,经济增长下滑,社会问题突出,进一步影响了本国优势产业的发展。中国企业投资欧洲企业后促进了并购企业的生产效率。2009年9月30日,中远集团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签署了相关协议及附件,正式接手该港2号和3号集装箱码头。经过中远集团培训,希腊工人的集装箱装载效率大幅度提高,由原来每小时装载6个标准集装箱提高至每小时装载22个标准集装箱,超过了欧洲港口的平均装载水平。

中国投资有利于提高欧洲企业的资产价值。按照市场法则,需求增加,价格就会提高。债务危机虽然使一些欧洲企业股价下跌,但大批中国企业涌入欧洲,增加了对欧洲资产的需求,有利于欧洲资产价格的提高。欧洲国家政府在出售公共部门股权时,政府处于有利位置,会以较高的价格完成交割。

中国加速对欧投资,同样对中国也是有好处的,是双赢之举。增加对欧投资对中国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可以获得欧洲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其次,能够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分散风险。再次,中国对欧投资能够缓解部分欧洲人对贸易长期逆差的不满情绪。最后,展示中国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从欧洲方面来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于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仍然心存偏见,认为增长迅猛的中国投资会“占领”或“吃掉”欧洲。从中国企业自身来看,一些中资企业对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实现企业的本土化。可见,境外融合是目前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的一大难题。欧盟因其先进的科技、技能熟练的劳动力、透明的法律环境、市场准入壁垒少,一直以来成为中国投资者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为了实现经济复苏和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欧洲国家也欢迎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投资的增加是对双方均有好处的双赢之举,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