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科普司 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李萌在网络科普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7月27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协主办的网络科普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办。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李萌,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李萌在讲话中提出,***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的主体、渠道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空间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科普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为科普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关键时刻,在普及防疫知识和技能、解疑释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萌要求,网络科普工作能力要围绕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高。一是要自觉承担起“创新发展重要一翼”的责任和使命,切实发挥好科学普及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等,持续拓展网络科普内容深度广度,加大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不断提升公众对新技术、新产业的理解和把握,引导社会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良性生态。三是加强网络科普研究,积极发现和培育优质创作主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四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科普的服务引导,建立联动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密切与新媒体平台和网络科普“大V”联系。
李萌强调,要积极培育网络科普队伍,更有效地服务于科普事业发展。要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组织,精心设计科普人才、项目、基地等抓手,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网络“大V”要积极弘扬正能量,不断强化价值引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伪科学、反科学行为。新媒体平台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不断优化平台科学性把关的算法,健全科普作品科学性的咨询机制。
7月27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协主办的网络科普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徐延豪对在座的各位网络“大V”和各平台媒体表示感谢。他表示,科普是中国科协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的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基本遵循持续推动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科普生态和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网络科普“大V”袁岚峰、韩晓乐、戴伟(英)、李永乐、毕啸天和“学习强国”代表杜大力、“科普中国”代表宁方刚、“B站”代表谷雨、新华社记者陈芳、《光明日报》记者杨舒、《科技日报》记者陈磊,围绕“新媒体时代下的科学普及”作了专题发言。中科院院士刘嘉麒、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中科院西南生物多样性中心刘耀文等多位活跃在科普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和中央广电总台、人民网、新华网、快手、知乎、抖音、新浪微博平台代表作了补充发言。大家介绍了自己开展的工作、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和感悟,并积极建言献策。
本刊特将部分代表发言内容整理如下,以飨广大读者。
袁岚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普专家、《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
我在1992年14岁的时候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我回到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2015年,我开始写科普文章,更多朋友是通过《科技袁人》这个科普视频节目熟悉我,2021年我出了一本书——《量子信息简话》。
我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您是哪个领域的,”我发现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我做科普的特点就是题材广泛,比如我在2015年写的《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那天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纪念霍金: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2018年我还通过写《理解黎曼猜想》向公众介绍黎曼猜想这个“硬科普”;2019年于敏老先生去世以后,我又做了一系列节目介绍他与氢弹的关系……所以我的科普更多是介绍科学思维方式,因为它和具体的科学知识同等重要。倡导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实事求是、理性均衡,要经常反对愚昧、反对极端。
如何让年轻人喜欢做科普?我认为需要创造三种环境。第一,要创造支持科普的社会环境,让科普工作者在社会上获得尊重,有成就感,让他们在价值观上觉得自己的工作是被认可的。第二,要创造支持科普的市场环境,让科普工作者能够赚到钱,至少能够养活自己,让社会普遍接受科普作家是一个正当的职业、有值得考虑的职业前景。第三,要创造支持科普的工作环境,让科普工作者有职业上升通道,能够和社会其他专业工作者平等相处、平等对话。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在网络科普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韩晓乐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副主任
有研究表明,青年和网络的互动呈现出“4个80%”的规律:80%的网民是青少年;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所构成信息的80%来源于网络;青年创新创业的80%基于网络;在互联网庞大的运营团队中80%是青年,所以青年是网络的原住民。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鼓励和树立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表现的青年人才,更要发掘和培养具有非常良好协调能力的“接口人才”,为新时期科普工作注入新的力量。
新媒体时代,很多的科普创作者迎来了春天,但同时科学传播呈现碎片化趋势,连续性缺失。为了迎合流量,很多科学传播内容的娱乐性增强,科学的严谨性和理论的价值观正在不停解构。算法化让很多学习者被动饱受一家之言的炮轰从而强化了偏见。我呼吁科普工作者要成为社会的良知,坚持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和连续性,以受众端也就是客户端的需求为主体,牢牢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背景下,新时代科学普及工作任重道远,对此,我建议:第一,夯实科普理论体系,构建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科普的学术体系与传播体系。第二,打造一支引领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国家队”,凝聚科普英才,为新时代的科学普及工作贡献力量。第三,推进高校践行其社会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一流的科普课程,实现课程育人;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和高校的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科普基地。第四,加快构建科普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机制,积极育才造士,让中国特色的科普事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向共进。第五,科学是骨架,人文是血肉,在做好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不仅要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道”,还要提升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术”。
戴伟(英国)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科普实验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
英国开展科学传播有很长的历史,最早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给老百姓们演示科学实验、在圣诞节给孩子们讲课,现在还有不少法拉第的徒弟们在英国一流大学坚持做化学实验。十多年前我在中国开始做科普,刚开始我到处跑,除了西藏外,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讲过科普课。后来我意识到中国这么大、学生这么多,应该依托专业的科普传播平台,用网络科普比如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普短视频传播科学相对公平,人们有网络就可以看到,可缓解科普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机会,效果很好。
科普最重要的不是“我在哪儿等你”,而是“你在哪儿,我去找你”。虽然很多人会上各种专业平台,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仍未被有效激发,有的家长没想到他的孩子这么喜欢科学。所以做科普不是单纯依靠专业平台,要去寻找人。我们在一些电视和网络媒体开设科普节目,邀请明星一起线上线下做化学实验,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和公众关注化学化工。
如何选择实验?给两个不同导演同一个剧本,他们拍出来的电影是一模一样吗?完全不一样。同样,化学实验背后的化学方程式是一样的,但是提高实验趣味性、更好贴近生活、达到破除谣言并保障实验安全开展是需要引起关注的几个方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希望我们的视频能启发观众思考,从而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再制作另一个视频来回答问题。
做科普还面临一些普遍难题,那就是观众要求千差万别,有的希望多讲一些科学知识,有的希望形式偏娱乐一些,要满足所有的人很难。此外,我们知道如何评价科研是一个容易引起很大争论的问题,如何正确评价科普工作和效果更难,而且这恐怕对想做科普的年轻人有负面影响。
李永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
我在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系,然后加入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一名物理教师。2014年,受“可汗学院”公开课的启发,我开始利用互联网分享资料,录制教学微课,作为我教学改革的尝试。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网络速度大幅提高,短视频时代正式来临。区别于传统自媒体平台采用的粉丝制,新媒体平台大多采用推荐制,如果视频播放量好、完成度高、评论度多,就会自动推荐给更多的人。这样一来即使是草根创作者,只要创作的内容足够吸引人,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很多观看量。2017年,我的一段视频 《闰年是怎么回事》,被平台的算法发现了,一天内播放量2000多万次,也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转发了。再后来我又陆续上传了一些科普视频,积累了2000多万粉丝,视频的总播放量有百亿次,于是我就成了别人口中的科普“大V”。我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我做科普逐渐找到了一种适合的方式。那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拿相机和三脚架找一个没人的教室,用粉笔和黑板为大家做科普传播。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我总是从现实中的一个现象出发,一点点来揭示它背后的道理。我无论讲什么都不会零散地讲述知识,而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受众去思考,然后为了解决问题提出一种理论,再去讲述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最终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最开始的问题。我对比较有趣的科学故事往往会多花一点笔墨,因为这样才能把受众和科学家的距离拉近一点,让科学充满人文。有人给我发信息说,看了我讲概率论之后就戒掉了赌博;看了我讲消化道肿瘤科普知识后,进行了胃肠镜筛查;看了我讲的蒲丰投针实验,喜欢上了数学;甚至还有一些老师鼓励孩子们在假期看我的视频,并且做笔记。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相信只有热爱科学的国家才能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才能有光明的未来。所以科学普及是一件正确的事,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毕啸天
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
我的网名叫“毕导”,是一名科普博主,也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博士生。在我们普遍的评价体系里面,大家通常会认为做科研很累、很难,是一份崇高的事业;而做科普往往给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不就是把科研成果讲一下吗?写写作文、录个视频谁不会?但其实科普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科研和科普一样,都是要遵从科学精神,从业者都要有基本的科学素养。
好的科普首先要与观众密切相关,而非自说自话,需要从满足观众好奇心的问题出发来引出一个科学知识,让观众在快乐当中获取知识。其次,好的科普是简化的、生动的,比如我看过一个例子解释什么是量子纠缠,他说有这么一双袜子,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你穿了左脚,我穿了右脚。这个时候不管我们两个人离得多远,只要我看见我脚上袜子的颜色,我就知道你脚上袜子的颜色,这时候我们两个人的袜子就出现了量子纠缠。再次,科普是面向科学背景较少的观众,所以好的科普就是从更加底层的视角出发,把复杂的理论讲成一个观众容易接受的故事。最后,好的科普是展现跨多个领域的综合思考,能给我们充实感、启发感和震撼感,这也对科普工作者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普让更多的人看到世界更加丰富有趣,感受到世界的思维模式和美感,让人类多一份好奇心。如何做好科普我有两点建议。第一,为科普“大V”创造更多与政府互动合作的机会。有官方的资源和把关,加上新媒体从业者有效传播,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好看的科普作品。第二,我国科技领域的官方网站可以增加基础知识的科普内容,这方面国外做得更好,比如在NASA官网,我不仅能了解NASA各种项目,还能学习天文学的各类科普知识;哈勃望远镜的官网有关于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等各种关于宇宙的基础科学知识。就像修路,我觉得做基础知识的科普,也许就是在修通往孩子们内心的科学之路。
杜大力
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副总编辑
“学习强国”2019年1月1日上线,目前拥有2.8亿用户,日活量10亿左右。“学习强国”这几年办科普媒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汇聚传播主体,整合优质资源,致力挖掘海量“知识矿藏”,构建具有强大传播力的科学传播共同体。我们采取UGC模式,我们的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每天提供大量优质内容;我们还和5000多家媒体合作,有800多个“学习强国号”,打造体系全面、内涵丰富的知识信息库。“学习强国”科技频道上线三年多时间,推出近7万篇(条)科学信息内容,这个不断沉淀生产的科学知识矿藏为众多各类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养料。
第二,创新服务手段,增强交互体验,致力架设“双向奔赴”的科普桥梁,构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共同体。通过对科学内容深度挖掘、高度提炼、广度推送,用丰富的内容产品满足公众对权威科学知识的渴求。将科学传播从线上向线下延伸,建立科学与公众“双向奔赴”的强链接,用内容创新、活动创新、模式创新推动科学传播更好贴近公众、服务公众。我们有“每日科普”栏目,分为不同专题专区,还有互动答题、提问征集等板块,线下我们还建设科普基地。
第三,强化价值引领,塑造科学思维,致力筑牢主流舆论阵地,构建具有强大引导力、公信力的科学传播共同体。我认为目前科普工作还需要在以下四方面提高认识:一是科学和人文不是割裂的,科学的产生要有很好的人文环境,科学必须在自由的心态下才能产生。二是不要混淆科学和技术,我们容易把科学单纯当成技术。三是传播科学知识需要弘扬科学精神,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权威的态度勇气和理性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让科学成为公众的理性思维和行动的底层逻辑,自觉习惯。
宁方刚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多年来,“科普中国”平台始终致力于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提升科普传播能力,拓展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在培育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进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2021—2035年)》对“科普中国”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构建国家级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的平台。
“科普中国”通过输出品牌活动,打造核心产品,沉淀了巨量的科普资源,科普供给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一是实现规模化发展。截至2022年7月,“科普中国”的内容资源总量达到54TB,视频2.5万余个,全平台粉丝量达到4118万,微信阅读量达到亿级,积极拓展了全媒体传播矩阵。二是打造科学辟谣的权威平台。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辟谣,生产原创的辟谣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线索辟谣传播的工作模式。目前科学辟谣专家库专家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600余人。三是持续提升科普创作者组织力。“科普中国”跟随新媒体时代发展,坚持以人为中心,按照队伍、内容、渠道一体化的工作理念,加强科技工作者、“科普中国”平台、网络平台之间的全方位协同。通过开展创作培育计划,创作出版扶持计划,创作联合行动、创作学院青年之创作大赛等活动,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创作。目前已经有6000多位创作者入驻。四是“典赞·科普中国”品牌活动成为经典。该活动创始于2015年,每年揭晓年度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科普事件、科学辟谣榜等,已成为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品牌活动之一。2021年,首次联合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七家单位共同主办,144家单位参与推荐,共计1300多项参评项目,推选力量再创新高。
科普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长期事业和系统工程,“科普中国”作为国家级科学传播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有责任有义务更多参与政府部门的科普工作,助力“清朗”行动落实,树立新时代科技传播载体的良好形象引领。
谷雨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B站是深受中国青少年喜爱的综合性视频网站,有2.72亿月活用户,中国一半“Z世代”的年轻人都是B站的热心用户。目前B站泛知识类内容已经达到49%,科学科普板块一直是B站知识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们建立了一个科学科普分区,2021年内容增长了19倍,2021年科学量达到了80亿次,其中点赞数3亿,在B站很多科普工作者受到极大欢迎。
B站有几个特点:第一,弹幕是重要标签。简单看弹幕是把评论搬到画面上,但实际上用户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和其他观众交流,让单向输出的视频变成了像研讨会一样的讨论空间,产生更多思想上的碰撞。第二,专业科技工作者入驻。他们不仅分享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鼓舞和激励年轻人更加热爱科学。第三,自制科学科普类作品。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火爆开始,B站一直十分重视站内纪录片内容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了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出品方和播映方之一,上线的纪录片作品达到了3459部,其中科学科普类2589部,占全部纪录片总量的74.8%。第四,动画类科幻科普内容成为核心。B站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国产原创动画出品方之一,《灵笼》《纳米核心》《我的三体》等科幻作品都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第五,释放对未来的畅想。比如,著名的沙盒游戏《我的世界》通过红石制造出电路,在游戏中模拟神经网络,制造出人工智能机器。
我有三点建议:第一,互联网视频平台正在成为青少年接受科学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谋划协调科技和教育系统,更多的科技科普工作者用更多权威性、专业性的内容资源,占领站稳这块基地。第二,尝试建立有效的平台和学校的衔接机制,让视频网站中权威专业、生动活泼的优质内容通过直播,提供电子教参等方式有序进入校园,成为校内科学教育可利用的重要资源。第三,鼓励更多专家学者加入科普队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位科学家、院士能够用大量精力投入科普事业,带动和示范效应之大难以估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