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成健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独树一帜,其特点是淡雅清鲜、和醇隽永,历来深受文人食客的喜爱和赞美。
八闽之地,人文荟萃,20世纪初以来出了不少重量级作家,如林语堂、郑振铎等,更有“福州三大才女”冰心、庐隐和林徽因,蜚声文林。
郑振铎在温州长大,而原籍却是长乐,所以自称“我是生长在温州的福建人”。他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能说一口流利的福州方言。在饮食爱好方面,郑振铎也保留着家乡的特色,请亲朋好友吃饭,通常选择闽菜馆;若是在家中待客,吃的就是其母亲亲手烹调的福建菜。
1936年,冰心偕丈夫吴文藻取道上海,乘船前往欧美游学。郑振铎闻讯后,热忱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冰心对此印象深刻:
我的朋友郑振铎先生,在他家里做了极好的福建莱,给我饯行,就在这次的席上,我会见了我所尊重而未见过的茅盾先生、胡愈之先生等。
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的谢家大宅,自小就随当军官的父亲辗转上海、烟台等地。不管到哪里,故乡的味道总是长留在唇齿之间。
大约是1908年的一个雪夜里,小冰心帮母亲将几十本刊物一卷一卷地装进肉松筒里,又用红纸条将筒口封了起来,第二天寄出去。那些都是同盟会宣传反清的刊物,冰心的几位舅舅都是同盟会的会员,她的母亲就是这样秘密协助他们从事革命活动的。不久后,远方来信上说:
肉松收到了,到底是家制的,美味无穷。
晚年时,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在给家人写信时,她提起一直爱吃的肉松。肉松,又称肉绒、肉酥,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适宜保存,便于携带。我国的肉松生产始于清代的福州,发源地就在三坊七巷的光禄坊。
1924年4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负责接待的是北京讲学社。该社主事之一林长民宴请泰戈尔时,专门在宣武门外的法源寺安排了一桌闽菜。据说第一道菜是极其精致的“珍珠豆腐”,这道菜以豆腐为主材,削成圆粒,形如珍珠,加入鲜贝汁烹制而成,其汤色清淡纯正,豆腐润滑鲜爽,风味美妙绝伦。
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也全程参与了这次接待。林徽因才华横溢,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她还是一位烹饪高手。1920年9月10日,林长民、林徽因及张君劢在郭节之寓所吃晚饭,林徽因帮厨。林长民在日记中记道,这是林徽因第一次下厨,做了豉油煮笋、红烧鸡,“皆颇精美”,“徽女厨两试,皆有好成绩”。
一生倾慕林徽因的金岳霖长期“逐林而居”,从不吝啬对林的赞美,还常去林家蹭饭。到晚年,金岳霖仍记得林徽因炒的一盘鸡丁——那是在抗战时期,条件艰苦,食材、调料只能临时凑合。林徽因做的鸡丁,以荸荠、菱角为配料,突出清淡特色,尽显闽菜风格,金岳霖品尝之下认为无比好吃。
将榕城饮食描写得令人垂涎的文章,首推郁达夫的《饮食男女在福州》。
1936年,郁达夫受邀前往福州,在福建省政府任职,一共在福州住了近三年时间。在这期间,他游遍了幽丽奇秀的武夷山水,尝遍了琳琅满目的福建美食。他如数家珍般地写海鲜、写面食、写茶、写酒、写水果,并且对闽菜的兴盛作了頗有见地的分析。他说,福建菜之所以会这样著名,首先得益于天然物产的富足。福建东南濒海,西北多山,使得山珍海味“贱如泥沙”;而且地气温暖,土质腴厚,鲜蔬野菜四季不断,随处皆可培植,随时皆可采撷。其次,外地来闽的游宦营商者为数众多,这大大促成了闽菜和其他菜系的交流与融合。
福州的海产多种多样,郁达夫特别称道福建长乐产的蚌肉与海滨一带产的牡蛎。他说:
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
又庆幸自己“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他认为福建产的牡蛎比江浙产的更为“肥嫩清洁”,“价钱的廉,味道的鲜,比到东坡在岭南所贪食的蚝,当然只会得超过”,并以幽默的口气说:
可惜苏公不曾到闽南去谪居,否则,阳羡之田可以不买,苏氏子孙,或将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说不定。
梁实秋一样对福建的海鲜赞不绝口,认为“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他以炒虾仁为例,说这道菜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
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唯一的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
梁实秋阅历丰富,可谓见多“食”广,然而也不免存在一些盲区,比如闽菜中的代表作佛跳墙。梁实秋撰文道:
佛跳墙的名字好怪。何物美味竟能引得我佛失去定力跳过墙去品尝?我来台湾以前没听说过这一道菜。
梁实秋生于1903年,1949年去台湾时,已是人到中年。直到某一天,朋友唐嗣尧宴请梁实秋夫妇,并说某家餐馆的佛跳墙值得一尝,于是欣然前往。唐嗣尧的推荐果然并非虚夸,梁实秋这样描述那天的佛跳墙:
小罐上桌,揭开罐盖热气腾腾,肉香触鼻……
(摘自《同舟共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