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电影在“精品化”语境下的发展成果和不足

时间:2024-04-24

初启钧 Purdue University

一、网络电影的发展脉络梳理

网络电影诞生于UGC(User Genera ted Content)内容。起初,UGC内容作者的初衷只是视频制作的兴趣爱好。彼时,内容多是网络短片。由于网络短片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观众较大的兴趣,网络视频内容的价值被提上议题,网络电影的运用模式开始向商业化方向发展,结合其发展特点和情况可以划分为网络短片,产业化和提质精品化三大阶段。

(一)短片探索时期

1.网络短片

网络短片可以被认为是“网络电影”的胚胎形态,普通人借助互联网技术支持也可以发挥奇思妙想,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此时的内容输出多为二次创作,对原有的素材进行加工,剪辑和风格化处理,从而形成全新的观感体验。其中以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围绕网络平台出现了制作方-既非专业网友,放映方-网络平台,和观众,只是三者还未产生经济效益的联系,但是产业结构已经初见端倪。

2.网络微电影

网络微电影是网络视频的升级版,从叙事结构到美学特征更加符合“电影”的特征。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作品有2010年《老男孩》《四夜奇谭》等,不仅内容质量比较上乘,也获得了较好的观众口碑,甚至受到CCTV-新闻频道的大力赞许。此时的网络微电影已经具有了一定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只是还未形成产业化盈利模式[1]。

(二)产业化阶段

2014年可以视作网络电影元年,“网络大电影”开始走入人们视野,其概念的首次揭开方是爱奇艺,即片场超过60分钟,由专业团队制作,具有电影叙事特点和结构在互联网首播的电影。爱奇艺为其推出了付费观看和分账模式,使得网络电影内容有了更加直接的变现渠道。基于此,业内人士意识到“网络大电影”的发展价值,不少制作方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和速度,开始进行“山寨创作”,例如《道士出山》,这部电影《道士下山》(陈凯歌导演版)的山寨版,仅拍摄8天以28万元成本博取2400万元票房。随后大量山寨作品如《麻辣女教师》、《杀死大学生》等作品横空出世。由于资本过热导致大量非专业投资者涌入,“网络大电影”虽然从形式上初具电影产品的形态,但是在市场上还是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企图“赚快钱”的产品。

(三)提质减量追求精品

由于产业乱象丛生,国家机关开始大力整顿网络电影,第一次整顿打击产业乱象的时间为2016年11月,通过国家机关的严格检查和治理,几大平台被下架的作品多达60多部。随后,各平台为了保证自身内容的质量,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了自查机制,在2018年4月通过各平台的自查,部分“网络大电影”再次被下架,据相关统计表明因此次自查而下架的数量在1000部以上。同时,在同年11月,国家广电发布了针对网络节目备案的相关通知,升级备案系统,从政策层面将“网络大电影”引向专业化和精品化,进一步对“网络大电影”的规范提供了保障。同时,受政策规范和热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2016年之后“网络大电影”的数量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

二、内容精品化发展趋势

在“精品化”和“专业化”的新概念趋势下,2019年,内容涵盖规范“网络电影”的5条倡议并业内相关人士、组织进行联合发出,发出主体有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以及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等。此时“网络大电影”正式更名为“网络电影”,将由互联网播放的电影称谓进行统一,可见产业端对于创作精品“网络电影”的热情和决心,随着这种精品意识和专业意识的复苏,网络电影质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投资体量加大

从2014年网络电影元年至今,网络电影投资已经直指院线电影,投资数量和规模不断被扩大。根据2019年艺恩娱乐白皮书统计,2014年代表作《三生》制片成本50万以内,2015年《道士出山》100万元以内,2016年《再见美人鱼》100-300万,《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1500万。《奇门遁甲》投资体量2000万元,《倩女幽魂:人间情》投资更是达到了夸张的4000万元,影片里多达1800余场的特效镜头和华丽精致的服装道具都可以看出片方的雄心壮志,自此网络电影从制作各方的思想意识层面上已经得到了有效提升[3]。

(二)团队专业化

在网络电影的优势和作用明显突出的情况下,传统影视企业也开始制定了发展网络电影的计划,这些企业在电影制作方面的经验和技术都已经十分成熟,其对网络电影的制作直接推动整体制作团队走向专业化。例如,华谊兄弟的最新片单上,就包括了多部网大,如《快递侠》、《电竞杀机》等。再如,万合天宜紧抓网络电影机遇,组织构建网大部门,由具体的部门专门负责网大制作和出品上限等事务。这些专业化的团队极大程度的保证了网络电影的质量,在电影内涵、价值和展示效果上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笔者于2020年11月参加网络电影《虫灾》的拍摄,项目由优酷牵头,邀请院线团队参与制作。其中摄影指导为《攀登者》摄影刘老师,导演曾指导多部院线作品。由此可见,院线团队对于网络电影的市场价值有较高的期许,纷纷积极参加主动布局。

(三)题材的破圈尝试

伴随院线电影在“现实主义”题材商业性探索的成功经验,网络电影紧跟院线步伐,在题材上进行更多元的尝试。如网络电影《大地震》,《大地震》的创作灵感源于罗劲记者生涯,曾看到一篇唐山大地震相关报道。报道中,在大地震当晚,市区人口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而周边地下作业的一万多名矿工在自救互救中,将伤亡率降到了惊人的万分之七,这也是人类抗震史上的一个奇迹。2020年10月,中国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就女性主义电影《青簪锁三千》召开会议,会议就女性主义网络电影和发展作出商议。会议对聚焦女性和网络电影的女性视角作出积极评价[4]。

三、平台方助力

从网络电影投资体量的增长幅度来看,互联网播放平台渴望打造“精品化”内容。除了加大投资额,平台方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吸引优质创作者加盟。网络电影将更加注重电影叙事性,回归故事、精雕细琢。

(一)剧本评级内容为王

网络电影剧本的原则上,网络视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评估指标,而从不同平台评估剧本的指标上来看,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内容为王”,大致从优质到一般分别为S,A,B,C级。剧本评级使得网络电影从哗众取宠的鳌头中落地沉淀,回归剧作本身。新时代的网络电影的首要使命是讲好故事。剧本评级的介入使得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和网络短片以及网络微电影划出明显的分界线,也使得网络电影在“电影性”上的保障有所提高。S级剧本需要有逻辑自洽的故事,合理的情节节奏,独特的看点等等优势。可以看出好莱坞绿灯系统在网络电影评级中看到雏形以保证成片质量。

在“精品化”和“专业化”大趋势下,网络电影对剧本十分重视。

(二)新的观看统计方式

由于网络电影分账主要依靠点击量统计,行业中有着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六分钟定生死”,即播放精良的6分钟片头引导付费。观众付费后发现制作水平明显下降,是一种投机行为,甚至具有潜在的欺诈行为。优酷对此出台了新的分账规则,从“传播效果、用户黏度、拉新能力”三个维度对片子进行综合评估,鼓励片方摒弃“前六分钟”的投机心理,用心制作一部能够吸引观众的完整的优秀影片,以此来鼓励更多的片方用心生产好内容。2020年8月,爱奇艺甚至短暂取消6分钟试看时间,以坚定制作优秀内容的决心。新的统计方式也使得投机者将被市场淘汰,以确保优秀的作品大浪淘沙[5]。

(三)提高分账吸引优质内容

2021年1月,爱奇艺于官网发布全新分账规则。S级剧本将享受更多分账待遇和更大量的资源投放。爱奇艺取消网络电影营销补贴,最终合作定级达到S级的全部影片,平台会配合片方进行联合营销,匹配平台专属优势资源,投入百万级宣发成本,对影片进行量身策划包装。S级电影点播费用不低于12元,而A级只有3元,以实际经济利益刺激创作者认真创作。由此可见,平台方对于优质创作求贤若渴,希望在网络电影平台持续发力。

四、网络电影现阶叙事特点和美学问题

(一)依赖IP(Interlectural property)系列化特征明显

为了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使用经典IP再开发在电影工业中十分常见,尤其在网络电影中尤为突显,但是过度再开发同样会降低电影质量。首先,过分依赖成熟IP使得产品缺乏一定新意,如“狄仁杰”“西游”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IP在网大项目中屡见不鲜,会造成观众审美疲劳等问题。其次,由于成熟IP在观众心目中已经拥有一定口碑,翻拍很容易成为“翻车”。《倩女幽魂:人间情》被批缺乏灵动感,成为了一部彻头彻尾的特效爽片,豆瓣评分仅为4.9分。《奇门遁甲》豆瓣评分仅为5.4。可以看出,观众的审美水平相较往日大有提高,经典IP和大制作的路线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期待,不能有效满足观众审美需求,一部优秀的网络电影不应该单纯依靠特效来呈现,网络电影需要拿出更多诚意,多推陈出新。

(二)题材深度不足

虽然网络电影题材上已经开始“破圈”探索,但是题材深度比较有限。怪兽,玄幻和动作分类仍是网络电影的主力军。由于媒介限制,使得网络电影观众多为年轻人,网络电影叙事具有短频快的特性,在碎片化时间最大限度抓住观众注意力。除此之外,叙事风格具有浓重的草根感,多以小人物获得特殊机遇而偶遇奇妙历险。即便在“精品化”的大背景下,大胸长腿美女依然是网络电影吸睛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网络电影神形已经和传统院线越靠越近,但是艺术性和严肃性上依然有差距。

(三)专业奖项缺乏说服力。

判断一部电影作品的成功与否,除了观众的喜爱,专业奖项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同样作为互联网平台的Nexflix公司出品的《爱尔兰人》(The Irishman)和《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同时入围,网络流媒体进军电影行业的有力证明。而中国网络电影还没有获得世界或全国范围内认可的奖项。这也使得院线观众对于网络电影多不以为然,难以打破其心中的固有思维[6]。

结语:电影对于观众只存在播放媒介的不同,而不是“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之分,现阶段网络电影“精品化”和“专业化”发展成果明显。但是必须承认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存在质量差距,以从业者角度看,应该打破固有思维,承认新科技和媒介带来的便利性,积极参与到网络电影创作,并在创作中尽心竭力的呈现好的作品。从产业端来看,产业应当充分意识到网络电影的未来发展,在艺术性和专业性奖项积极布局,力图破圈,才能在未来让网络和院线两驾马车并驾齐驱[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