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社区公园运营管理创新模式的提出与定义

时间:2024-04-24

丁云 浙江农林大学

一、城市社区公园运营管理创新模式提出的背景

1.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社区公园运营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经验,在智能化、共享性及公益性方面均有成功的案例。如美国NTTDOCOMO公司,于1999年首次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公共服务当中,以此开发设计出了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i-mode信息查询系统用于之后的公园运营管理中;澳大利亚珀斯市国王公园成功引导社会市民参与公园发展事业,先后成立了国王公园之友等多个社会自发组织为公园事务服务;日本知名公益财团法人——东京都公园管理协会受建设局委托,管理着61个公园的公益性活动的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实际利益紧密联系,深入交流。从以上城市公园管理经验和做法来看,虽然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其公园管理模式存在着差异,但基本都是基于对公共环境管理智能化的分析,同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开展多项公益性的活动使得公共交往空间更富有人情味。由此可见,国外城市社区公园管理模式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信息技术智能化,趋于市民公众参与共享形式,同时在运营中注重公益性质活动的开展,增加社区的信任,建立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

2.与国外的公园管理实践相比,国内对城市公园的创新管理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发展阶段的管理形式是引入智能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比如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在智慧系统方面就有很多应用,包括智能灌溉系统、音频求助系统、智慧监控、水质监控与声光报警系统等。但以上公园管理形式主要运用于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运营管理,对于以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的智能化案例成果并不多见。另外我国民众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使得公众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不同人群对于公园的需求不同,如政府主导决策建设方向与公众需求的冲突、不同年龄层使用者对公园功能需求的冲突、以及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之间权益冲突等问题,也加大了社区公园运营管理的难度。因此,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公园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社区公园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中国新时代下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社区公园未来发展应该关注的重点。

二、城市社区公园运营管理创新模式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社区公园的运营管理大多数由政府委派社区全权负责,由于社区进行公园管理缺乏专业性及系统性,由此产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园容不整、设施维护不到位、文化氛围较弱、公众组织参与性差、公园发展停滞不前等方面。而且现有社区公园大多活动项目有限、活动空间划分缺乏联系性、商业开发过度,影响着人们对公园的使用,同时公园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后期维护都存在较大漏洞,这就促使我国社区公园必须快速进行更新换代,探索新的社区公园运营管理模式。

上述问题的出现本质上都可以归咎于公园管理机制中系统管理方法的陈旧、缺失和实施不到位。鉴于上述典型问题,本项目由此提出了社区公园管理的“ICC”模式,即在政府及社区组织监督的管理体系下,构建一套具有智能化(Intelligentialize)、共享性(Communion)、公益性(Commonweat)的社区公园运营管理模式,如何建立智能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公众共享参与管理,实现公益性社会效应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实,早在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中就指出,“公园城市建设需要围绕社会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公园管理模式,提出新思路新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智能化高科技的先进手段,建设人、财、物以及游园、服务等数字化平台管理,建设真正为市民服务的管理体制”。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科技智能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市民群众对于公园的品质、内涵、功能、开放时间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孩子而言,公园已经变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要素,公园如同互联网+、轨道交通网、手机终端操作等一样在改变着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城市社区公园运营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意义

21世纪以来,城市公园的发展同多项新科学、新技术的出现紧密相连,信息科学、计算机的发展等都为公园的建设和规划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法和视角。智能化技术是将信息网络、计算机、AI等多项技术集成为一体的综合智慧技术。伴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智慧化”引入城市社区公园的运营管理中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区公园自身建设的需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