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丁飞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油价曾经历了一波快速飙升,随后刺激了北海与阿拉斯加油田的开采热潮。80年代初西方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油价呈现疲软趋势。欧佩克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不惜以限产保价为代价来保障油价的稳定性但最终不得不再次投入生产,放宽产量限制,导致1985年的31.75美元/桶下滑至1986年的10美元/桶。
第二次出现在1997年7月初亚洲金融风暴,世界经济呈下滑趋势,相应的石油需求直接降至0.5%,油价最大跌幅达61%。
十年之后2008年再次见证油价暴跌,此次由美国著名的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为源头,油价从2008年的最高价147美元/桶跌至年底最低30.3美元/桶(近80%),是史上遇到的最大油价跌幅。
2014年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影响,全球油气供应出现极具上涨。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均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拒绝减产,2014年全球石油市场陷入重大失衡状态,油价从2014年直至2016年均呈连续下降趋势,WTI价格从2014年平均93.2美元/桶跌至2016年26.2美元/桶,三年跌幅近70%。正当全球能源行业刚从长期低油价“寒冬”中稍稍喘息,又再次面临了更加严苛的考验。2020年3月份,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需求降低的双层负面影响,油价呈现“断崖式”暴跌,不仅打击了全球经济,更是重创了全球能源市场。
供求与产能。在传统宏观经济学当中,决定价格的而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国际原油价格的首要决定因素便是原油的供应与需求。石油价格增长最为迅速的几年里,正是由于人类工业社会发展引发原油的巨大需求,直接导致其价格的飙升,也为产油国带来了巨大利润。反观1986年与2014年的两次下跌情况,正是由于产能提升引起产量盈余并大于需求,随后发生油价大幅下跌的市场现象。简单总结,相对受限的石油供应和能源市场供应的速度放缓,才能有助于油价供需相对呈现缺口,也是石油价格保持稳定以及长期上涨姿态的重要基础。
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网络信息融合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一举一动经常能够迅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导致油价的涨跌起伏。纵观历史,1997年与2008年两次暴跌均由经济危机引起促使石油需求严重不足,供求关系失衡引起油价负面变动。其中最为严重的2008年次贷危机经济衰退,最终止跌是由于欧佩克产油国不断退步进行三次减产保价,全球各国政府积极参与实施政策,经济趋于平和后能源市场才逐步稳定。同时,经济危机往往导致汇率变动,国际原油常以美元作为标价,汇率也会加速影响油价的变化。
大国博弈与政治权利的叠加。2020年的断崖式下跌虽然是因为供求失衡与经济衰退的双面影响,但其背后隐藏的则是沙特阿拉伯所打响的石油价格战,而沙特大幅度扩大原油、全面调低所有原油等级的官方售价的起因正是由于俄罗斯拒绝减产,一环扣一环的大国博弈加剧了油价下跌、供富于求的市场担忧。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贸易受损、国家封锁,世界原油需求降至冰点,供求再次失衡、经济陷入停滞、石油价格崩盘。
油价波动与经济走势并不呈现完全正向或负向相关,而是以较为复杂的机制反作用于经济发展。首先站在供给端,受资源分布与密集程度各异、开采所需技术与资金的不同,各国石油企业之间的盈亏平衡价格相差悬殊。以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为例,其地处大规模含油气区内,区内石油沉积岩厚度可达5000米以上,目前探明油田超过100个,汇集了原油存储、开采以及保存等有利天然地理条件,相对其盈亏平衡点较低,这也是沙特敢于吹响石油价格战的根本原因。而俄罗斯在天然气领域享有盛名,也赢得一部分世界油气权力。但价格战的实操并不具备持久力,有可能导致供给方国家重返谈判桌,另一股“主导力量”美国若无法承担价格战必会采取干预行动,全球经济市场也相应地做出反应。
大宗商品方面,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成员,石油价格的健康正面积极影响着全球大宗商品版块市场的走势。油价的不健康波动甚至大幅下跌,容易引起大宗商品市场全线下行,相关市场与金融产品将会有明显动荡。随即反应在金融市场上,若油价持续走低,供给侧国家极有可能为规避风险抛售相关资产,则全球流动性紧缩。
消费方面,国家原油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随后作用于下游的成本,引起最终端消费者购买石油相关商品费用的变动。短期来看,油价下降可导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柴油、汽油价格下调,有利于刺激消费与出行。虽然油价的大幅跳水短期看来将对经济复苏有正面作用,但若偶遇“黑天鹅”事件例如新冠疫情升级,各行各业勒紧裤腰带,航空业、运输交通业、旅游业、服务业首当其冲,中期看来市场对于石油需求仍显疲软。
石油企业方面,油价与其活跃性息息相关,因为原油是石油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尤其对于国内部分石油上游开采企业来说,作业成本较高时,原油价格一跌破其自身的盈亏平衡点,其出现运营困难的概率则上升,总体利空相关行业。虽然短期有助于企业相关原材料成本下降,但中长期易招致通货紧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