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延泰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文化自信。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需要文化的繁荣昌盛,还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命运共同体下,中国将继续对外开放,凸显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这样的机遇下,将人文与科学这两个教育模式融合起来去培养新的高素质人才,既拓展了教育的高度和深度,又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整合的思维方式以及全球化视野。在传统科学教育中将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赋予其人文的精神,寻找其融合点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深度重构。新时代下是创新学习型的社会,传统“功利性”的文化教育模式已经不具备全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方位、多维度、多空间的思考方式才是重要开发领域,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才具有深远的探索意义。
推进两种教育模式融合的首要任务就是理念,传统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不高,大部分高校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略学生精神层次的培养,所以提升了人文教育的比重才会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之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合格人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各个方面素质,而高等教育相比于其他教育模式更注重了人才各个方面的培养。当前社会,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的刺激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数据、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区块链等新的领域方兴未艾,掌握高等知识技术的人才将会供不应求。但是,仅仅掌握顶尖的科学技术是否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没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良好的素质,这些高技术人才对我们国家战略的发展是不利的。为此,基于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育在注重学生“才能”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人”的发展。我们大学教育理念需要从“成才”转向“成人”。
传统高校教育过于注重于就业,或者说过于强调职业的适应性,一切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现在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必须将学生从岗位的适应性转变为社会的适应性,将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目标适应未来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革。
要注重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学生可以跨学科选课,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设一些有较强技术含量的综合性、设计性、交叉学科性的项目,将基本实操技能、综合实践、专业技术应用等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对于自身基础较差,起点较低的学生可以仅要求其完成基础的培养其较高的提高模块,课程单元的模块化是建立在课程结构的整合基础上的,改变过去几门相关课程各自封闭的体系,消除互相隔离、彼此重复的现象。使多门相关的课程相互渗透融合避免传统的一门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构架,传统的教学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各种知识,学生在下边被动的听课学习知识。而新的教学理念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去主动的参与学习各种知识。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模拟的方式,寻找讲授法以外的教学方法。
一是要加快教师知识更新力度,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实验室攻读学位或合作科研,博采众长,提高其自身素质。二是对教师跨学科深造,研究不同领域课题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去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在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去主攻、参与前沿课题研究,真正做到在本学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把握前沿的学科动态。三是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现在高校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受教育的时代正是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模式盛行的时代,根深蒂固的有一种重视科学知识轻人文思想的意识,这也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所以我们如果要求学生们能够文理相通、科学人文都能够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教师自己的人文底蕴,弥补自身人文素质的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做到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贯通。
随着5G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的产生,对我们所提倡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校园物质行为文化等层面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种情况对校园文化的提升是一种挑战。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于这种挑战,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去引领。典型塑造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用鲜活真实的人物榜样和典型事例可以让学生置身具体的情境之中,产生一种价值观上的道德共鸣与认同。在学生中要进行各类先进的表彰工作,让典型事迹触手可及。同时,着重渲染典型事例。形成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的风气。在学校的荣誉体系中将先进评价纳入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考查中去,形成用典型个例去塑造、感化周围人的长效文化机制。
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就告诉了我们教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不管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很大程度上受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发展校园文化,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进行校园文化的发酵发展,通过发展创作校园文化空间,形成浓厚的人文发展氛围。通过专题报告、文化长廊、大学生艺术节、名师讲座、读书月、参照“感动中国人物”形式对校园影响较大的正能量者进行奖励。其次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文化气息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无时无刻感受到人文气息。
在校团委统一管理下,开展书法、无人机、机器人、摄影、VR技术、演讲等形式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跨专业、跨领域感受不同的人文气息,在亲身感受和领悟后,拓展学生视野范围,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角度去感悟人生,让人文和科学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教学评价不能仅仅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要将重心向学生通过学习而养成的思维、精神等方面的品质上倾斜。二是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应该多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提高学生去自主学习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考试的方式,可以因课程及培养人的素质的需要制宜,把论文测验、方案设计、调查报告、口头答辩、平时教学参与情况及闭卷测试等适度结合起来进行评定的设计。五是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新事物、探索新事物的创思维和能力。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你大胆改革创新,拓展办学思路,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建立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如讲座、无障碍咨询通道、讲演、采访、零碎时间的短期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为学生在新时代学习创新型社会提供较强的竞争力和稀缺人才,也符合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先进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快速成才的捷径。例如,同水平高校之间建立联合办学,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其他学校进行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颁发相应学位证书。同一所高校院系之间建立跨专业联盟,结合各自优势进行资源共享,既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可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学生应具备道德品质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我们高校所提倡的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主要就是文化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在审美观点、文化品位、人文情趣方面的能力。而建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基地,可以提高高校的文化品位格调,推动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新时代高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生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不能完全解决新时代出现的跨专业、跨领域的问题,这就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行引导和领路,同时也是对基地师资队伍的高标准要求,必须具备与时代匹配的最新知识和文化引导。因此,教师务必将跨学科的知识榕湖贯通、加强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才是满足学生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
随着全球的信息化,新媒体对人文和科学教育有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获取新知识信息和便捷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影响,要格外引以重视。当下,信息的碎片化,新媒体的介入,会使学生形成获取信息知识的简短化,会充实各种垃圾信息,占用学生进行新知识新领域的开发和探究的精力。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学生接受有组织、系统的文化教育方法,同时配合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制定等这些有效手段去系统全面安排,将一些片面的信息排除出去,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要求我们高校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去优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要求的高质量人才。现代社会也迫切需求多元化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也应迎合这种需求,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