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梁驿雯 何书宁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截至2018年末,成都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315.06万,占全市户籍人数比率达21.34%,[1]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将达到总人口的25.06%。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80个,其中公办212个,民办268个[2];886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其中672处在建设施,214处待建设施;303处社区服务中心。[3]但从数量及结构方面来看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要,成都市养老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早在2015年医养结合国际高峰论坛期间,成都养老产业商会执行会长鲜琦表示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努力将成都打造成“中国养老第一城”。[4]中共成都市委书记、成都原市长唐良智指出:“做好养老服务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市民福祉和成都市的长远发展。要坚持医养结合,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随后,出台了《成都市社区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该文件说明了按照“医养结合、以养为主、分类引导、精准服务、市场驱动”的发展方向。2017年11月,四川省响应“十九大”号召,印发“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5]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它的建立以个人终身劳动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形成一种“反哺式”的养老模式。[6]随着社会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持续冲击,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使得家庭养老的优势逐渐消弱。由表1可见,2010年前,因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子女数量减少,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持续攀升;2010年后,老年抚养比持续猛增,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子女轮流照顾已经不再现实。
表1 人口抚养比 单位%
机构养老模式是以社会上养老机构为载体,由老人自身缴纳费用,机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需要的服务。现阶段,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大多是退休职工,年龄较大且没有受过专业化指导,老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此外,在养老机构养老弱化了老人对家的归属感,二者共同导致了老人满意度不高。
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日托护理为主要形式,组织服务人员为社区内老人提供日常护理、文娱活动、精神慰藉等服务。[7]如表2,居家养老是成都市多数老人的选择。[8]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于养老的需求由“物质养老”转为“品质养老”,具体来说,就是从保障“衣、食、住、行”上升到“医、养、安享”。但现阶段社区养老模式单一,对老人精神需求考虑不够,没有形成可持续经营理念;且社区居家养老目前的养老服务和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扶持与拨款,社会资本投入较小,活力不够。
表2 川内老年人居住情况调研统计 单位%
“养儿防老”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百善孝为先”、“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等孝道思想深深植根于我国家庭,许多老年人认为只有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才是最好的安度晚年的方式,如果老人独自居住接受社会服务或前往养老机构,社会普遍认知就是这样的子女是不孝子女,这影响了居民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也影响了社会力量对养老事业的重视程度。智慧养老作为新兴概念,将居家养老嵌入社会资源、护理资源延伸到社区。但社会力量受传统认知的影响参与度较弱,导致了社会各方力量的重视度与参与度较低。
调查发现,成都市的养老机构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成都市各片区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养老服务中非常明显体现出来。锦江区和高新区的养老产业开展明显快于边界地区与城市北部城区,在供需上展示出非常明显的区别。锦江区的养老机构较好地嵌入社区,老人自愿性较强的进入社区机构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对居住环境与精神服务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且自己缴纳养老服务产生的费用,老人在机构中缴纳的平均费用在2500-6500元/月不等。此外,除满足老人基本需求以外,锦江区与高新区对老人的精神需求也比较关注,心理咨询室和康复训练室的配备齐全,且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而城市边界片区和城北城区的养老机构封闭性较强,对老人提供的服务也限于基本的“衣、住”,老人话语权较弱,养老服务费用多由子女缴纳,平均费用在500-2500元/月不等,机构环境简陋,老年保健设施不健全,居住的房屋等硬件设施更差,亦无法提供精神服务。
根据对成都市养老机构及部分社区的调查结果来看,现阶段养老服务队伍普遍素质不高,主要是下岗人员、农民工家属等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女性,他们多是照顾社会机构及社区机构老年人的基本起居生活,“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对于计算机能力、专业疾病护理和健康指数监测能力有着新的要求,但现阶段服务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难以胜任。
社区养老的服务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这也是制约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社区的养老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无法发挥实质效用,加之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本就来源单一,二者共同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完善。
1.加强家庭、养老机构和社区的沟通合作,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普遍存在孤独感、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但子女因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的精神需求,社区作为服务和疏通家庭关系的角色,应对老年群体多一些关心和爱护。充分了解老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日间服务、组织义诊、开展文娱等活动提供服务供给,既满足了老人的将神需求也加深了老人对于社区服务的好感,逐步对转变固有养老观念。与此同时,无论是盈利性还是公益性的养老机构都可通过上述途径,实现老人对新型养老模式的认可。
2.加强政府、养老机构和社区间的互助互补
(1)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服务队伍建设
老人护理由于难度大,工资低,社会地位低等因素影响,行业人才较为短缺,究其根本主要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落实从业者的权益保障和福利政策。首先,将护理人员集中进行岗位培训,并纳入成都市计生委进行资格认证、支撑评定和技术准入,以考核的方式激励服务人员提升服务热情与业务能力;第二,出台完善对专业养老医护人员的薪酬奖励机制,机构及社区内部建立考核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员工颁发证书和奖金鼓励;最后,为护理人员前往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培训提供支持,提升服务专业性。
(2)加大政府购买,提升监管力度
政府作为“掌舵者”对养老事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发展比较成熟,政府购买力度大和服务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因此,成都市也可借鉴相关经验,首先,将养老事业发展写入地方政府经济规划中,明确养老发展规划、性质定位;其次,通过政府购买和成都市实际情况,为适龄老人提供医疗、卫生、休闲活动等各项服务;第三,政府履行监管职责。制定市场准入和监督机制,根据标准定期对养老结构和社区服务进行管理、监督检测和信息公开,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最后,积极构建市场化、公平化的信息平台,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到社区养老事业,激发社区养老的活力。
3.积极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
积极将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过渡,建立相应配套资金、服务保障制度。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可积极发展养老基金会,利用企业捐助、民间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程度和不同需求的老人进行差异化服务供给,服务范围在立足于充分实际的调查后,实现全面、多角度覆盖,努力保证供需平衡。只有社区居家养老真正走上产业化道路,才能真正的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都市可尝试组建专业化、组织化的志愿服务队,发挥志愿者各自特长,为社区居家养老建设服务。
1.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力度
十九大上,我国明确指出养老服务要向医养结合方向推进;四川省“十三五”规划也对医养结合下的养老服务做了明确部署。医养结合要在已有的服务和医疗资源上做出整合优化,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合适措施实现养老与医疗的融合。
首先,养老机构和社区可采取与附近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在机构和社区内部设置定点服务处。一方面,作为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及社区的驻点,当老人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做出有效、及时的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同主体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医疗机构可提前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减少因延误治疗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方便了养老机构和社区内部老人日常看病、体检的渠道,避免了老人生病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到较远的医疗机构就诊。
第二,由于现行情况下,养老机构和社区内由于资金实力的限制,医疗服务设施不完善。因此,合作的医疗机构可以用租赁的方式将闲置、简单实用的器材配备给养老机构和社区使用,并对器材的日常维护与科学使用进行指导,租赁费及培训费由机构和社区养老组织承担。既解决了医疗保健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又实现了全面、及时掌握老人身体信息的需要,最后,这些器材的配备,也能为发生紧急情况时起到应急作用,为节约时间将老年人送去医院接受治疗争取到更多时间。
2.建立数字化养老信息平台
成都市社区内部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力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数字化平台,将老人、医生、护工有机结合,完成对老年人身体的“健康管理”。“为社区内部的老年人建立电子档案,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为医护人员搭建远程医疗服务功能平台,为卫生管理者提供实时的动态的健康数据,将三方有机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区内部‘医养结合’过程中的医护人员短缺、医疗资源使用过度的现象。”[9]
除此以外,还可将此技术广泛应用于同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实现老人信息、医院的预约诊疗系统、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及健康档案的整合,实现电子信息共享与调阅。通过搭建养老信息综合平台,“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老人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衣食住行的相关检测服务。可将社区内部整体老人数量、生活支出、设施建设、护工情况等各项指标纳入,实现社区内部的集中化管理。社区政府将数据上传至社区网站进行公示,老人及其家属可通过社区开发的APP手机客户端或者微信公众号了解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行情况。实现全程公开透明,使老人用的放心,子女看的安心,以实际服务与数据更新老年群体头脑中传统观念,关注社会养老模式的更新变换及整体养老产业的发展,为提升成都市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而努力。
1.“农家乐”旅游服务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享受,夕阳红旅游也越来越被群众熟知。成都市4500年的文明史中流淌着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见证了三国历史的武侯祠,镌刻着师圣遗风的杜甫草堂,还有浸润着天府文化的各类博物馆,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成都市在文化旅游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在养老产业一体化方面,可依托成都市的产业发展,重点突出产业特色经济,将果业、农业、渔业、餐饮业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实现乡村产业一体化,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2.“农家乐”餐饮服务模式
成都市内养老机构和社区可以与乡镇副食品行业合作,根据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与口味,定制专门食材,让老人享受高质量的食物供给。为老人提供设定营养餐食及一体化服务设施,通过手机订餐即可享用健康农家餐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