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浙江机器人智能经济产业升级发展对策研究——以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驻地余姚市为例

时间:2024-04-24

谢建龙 浙江省余姚市社科联

杨烟 浙江省余姚市招商局

章立权 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办事处

关健词:浙江智能经济 机器人产业 余姚

余姚市2017年被省经信委确定为全省首批、宁波唯一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以“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为方向,推进“三大智能平台”和“五个一建设”为载体,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本文以调研、问卷调查等为基础,分析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一个样本:优势与资源,余姚机器人智能产业发展特点

(一)余姚机器人产业基本现状

调查对象主要是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共对15家企业(单位)进行了调查,其中生产企业13家、企业科研机构2家。15家生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其中2家上市公司。15家生产企业的分布结构情况如下:

从产品应用领域看,主要应用于光学产品制造、智能机械、溅射靶材集成电路芯片、小五金、电子电器、搬运、上下料、焊接、塑料、模具等领域。产品应用于光学产品制造、智能机械、溅射靶材集成电路芯片、搬运、上下料的企业6家,占40.0%;应用于塑料、模具、五金、电子电器、焊接的企业6家,占40.0%;占6.6%;应用于加工的企业3家,占20.0%。

从企业生产设备看,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设备占比超过50%的企业有8家,占53.3%;进口设备占比低于50%的企业有5家,占33.3%,其中全部为国产的企业2家,占13.3%。

从企业研发情况看,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较高。有完善的研发部门的企业12家,占80%;与相关机构合作研发的企业2家,占13.3%;使用现有技术生产的企业1家,占6.6%。

从造成资金紧张的原因看,50%的企业是因“企业扩张”造成;25.0%的企业是因“成本过高”造成;21.4%的企业是因“回款难”造成;3.6%的企业是因“管理不善”造成。

(二)余姚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

1.企业集聚程度高,“三大智能平台”初具规模。

一是抓“强”重大平台,中意宁波生态园建设步伐加快。2014年6月11日,在中意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在北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项目的合作协议》,是全省唯一、全国八大国家级生态园之一,目前总投资超190亿元的9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0亿元的10个项目顺利签约,至2018年12月新开工产业项目17个。

二是抓“快”基地平台,“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项目推进。现有中兴宁波智能科技产业园、启迪智能经济产业基地等五大板块,已累计引育“国千”专家53位,注册项目98个、投产38个,总投资10亿的智能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启动区块二期标准厂房建设实质启动。

三是抓“城”集聚平台,加快智慧云城建设。一期总投资203亿元的中国云城(余姚)产业基地项目动工,国内首个综合性机器人博览交易市场——长三角机器人交易博览城正式开业。2018年12月机器人智谷小镇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智能光电小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50强,“中国云城”创新产业园正式开园。

2.产业项目推进快,“两大智能产业”基础扎实。

一是四轮驱动,传统智能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17年底,完成“机器换人”重点项目199个,增长25.8%。聚焦企业上市,打造资本市场“余姚板块”,朗迪、大丰、江丰电子等企业成功上市,大叶园林等企业上市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聚焦对企服务,如针对舜宇集团的“十年千亿”计划,在用地保障、审批服务、帮困解难方面,提供多项针对性服务。

二是“两手”齐抓,高新孵化产业与政策扶助联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市建设助推智能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1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推出“4个1000万”扶持激励措施。成立由甘中学博士团队为主运行的首期规模1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基金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开行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机器人小镇建设,首期合作规模24亿元,加速智能经济发展。

(三)产业发展氛围浓,“五个一建设”实质启动。

1.筹建“一校”,即浙江大学(余姚)机器人学院。由浙江大学与余姚市政府合作共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计划2年内引进国际国内顶级专家20-30名,中青年骨干专家50-100人;初期在校生为500人,开展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和应用系统研究,并努力争取实现产业化。

2.精心建好“一市”,即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定位为国内第一家集机器人销售采购、展览展示、对接合作、技能培训、维护保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目前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现场DIY入驻,有3000余家客户招商和项目。

3.发展壮大“一院”,即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市政府与甘中学专家团队共同建设。目前,研究院累计引进“国千”专家20位、“万人”专家1位;孙云权、刘晓鸣博士的公司等17家企业已正式投入运营。与麻省理工学院已签署关于人才引进、技术转化的合作协议;与浙江中意启迪、中国世茂集团均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4.加快建设“一镇”,即机器人小镇。即智能光电小镇,与余姚“千人计划”产业园相联动,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入选浙江第三批特色小镇,使其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样板。

5.加大智能项目招商力度,“一个峰会”推动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一是举办三至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此前已在天津武清成功举办两届,从第三届开始机器人峰会永久地址定在余姚四明湖畔,共同打造“永不落幕的峰会”。

二、余姚机器人智能产业的经济管理学分析

一是规模化的自主研发企业还不多。主要是未形成带动整合效应,虽然浙江大丰机械舞台等制造在搬运机器人市场上发展较为成熟,研发出“飞图”技术的喷雾器产业的宁波正庄喷雾器有限公司,研发技术平均每分钟可生产60多个喷头,节省劳动力40人至60人,“机器换人”在业内广受青睐,但年产值销售额在国内同类不占优势,个体上与深圳、沈阳新松、广州数控等外地企业相比,企业规模还较小。

二是余姚“核心部件”的本土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缺乏。一组数字表明: 2017年位于三七市镇的机器人小镇已落户智能经济项目21个,投资7.2亿元。但是从全市总体看: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核心部件的结构层次还不高。据初步调查显示,2017年15家调研中的余姚机器人企业中生产本体的企业数占到全部机器人企业的65%,产值占比70.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8.0%;进行系统集成的企业数占全部工业机器人企业的52.0%,产值占比72.0%,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7.1%。二是核心部件技术还严重依赖进口。市场份额的大部分被美国、日本公司垄断,核心部件技术还没有相对成熟的机器人部件企业,相关技术成熟度不够。

三是“输血造血”的信贷支持与政策引导问题

政府出台 《关于推动智能经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政策,但是从宏观上来说:一是国家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力度还不够。如日本战后,为了鼓励企业使用机器人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二是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调研中反映,面对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金融机构对贷款更加谨慎,这对于回报低、见效慢的包括机器人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来说,融资更加困难。

三、余姚智能经济产业升级对策

余姚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不落幕的全国顶级智能盛会”,成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的标杆县(市)。

(一)要明确战略定位和培育龙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重点是要加强应用示范作用。发挥宁波中意产业园龙头示范和余姚智能光电小镇载体,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广应用。比如面向电子电器、光电智造、塑料模具、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医药装备等特色产业,抓好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同时加强产品及技术检测检验,建立工业机器人产业标准,进行专业认证,确定技术级别,树立企业品牌。

(二)加强技术创新研究,攻关重点核心技术

优化发展突破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升余姚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技术地位和竞争力。一是鼓励引进关键技术。要面向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瞄准国际国内机器人本体、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传感器等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引进技术为主,引进设备为辅,大力引进关键技术,抢建国内先机,打造国内机器人产业技术“智高点”。二是鼓励发展研发中心。以市科创中心、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为平台,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加强技术研究和攻关,吸引国际国内的研究院、生产企业在余姚打造技术硅谷。三是鼓励企业转型发展。发挥舜宇、江丰、大丰、帅康等先进制造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向机器人产业转型,加强研究与生产,推动余姚机器人产业突破性发展。

(三)加快“三大智能平台”产业区建设,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推进生产线配套。产业基地要合理运用现有的企业资源,对企业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发集中提供配套试制生产线,为研发企业提供产业基础。二是推进产业链分工。根据各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培育重点企业,推进各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实现企业间相互合作,协调发展。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重点整合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资源,加大研发力度,依托国家和省重大专项,推动关键技术突破。

(四)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风险压力

要为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一是用活政策产业基金,突出体现产业资金对产业链关键点的支持作用。二是增强银行资金支持。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信贷资金,采用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提供融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引导民间风险投资。积极向社会推介,进行直接融资,引导民间资金流入机器人产业。

(五)完善人才智力体系,建设人才智库

要打造涵盖机器人领军人才、研发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产业工人的人才体系。注重“浙商、甬商、姚商返乡”投资创业,吸引在外发展的优秀宁波、余姚人将技术带回余姚,将企业落户余姚。加强与杭、甬两地大专院校合作,进行定向培养,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智能经济产业技术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