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史伟进
摘要:虽有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环保行业融资难一直制约着我国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企业融资效率方面进行大量研究。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者对融资效率涵义并没有统一认知,对环保行业融资效率实证研究结果各有差异。本文综合评述相关文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保行业 融资 融资效率
自战略新兴产业被提出并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以来,环保产业作为其中之一,不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刚进入发展初期阶段,企业投融资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融资难也制约着产业发展。
一、融资效率基本涵义研究
目前而言,国内外对融资效率概念并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西方经济学对效率主要从效用角度进行规范分析和投入产出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很少提及融资效率概念。这可能由于西方市场经济下产权较为明晰,企业融资效率较高。而我国市场处于发展阶段,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不够成熟,企业融资存在较多困难。国内对融资效率的涵义还没有形成统一认知,通过归纳相关文献,大部分文献从以下两个角度定义:
(一)从资金融入方面
国内较多学者认为曾康霖(1993)较早提出融资效率概念。其从资金融入角度选取七个因素作为直接和间接融资效率和成本的主要因素:利益机制的约束程度、投资的风险程度、信息的灵敏和真实程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货币政策的作用程度、作用对象的稳定程度和作用领域的选择程度。
叶望春(1999)将金融效率拆分为金融市场效率、商业银行效率、企业融资效率等几个方面,并定义融资效率是指企业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以及筹资的方便程度,其对金融效率有正向影响。
刘海虹(2000)从资金配置角度认识融资效率,其认为企业融资效率主要为企业融资能力对大小,即企业是否能获得资金、资金获取对形式和渠道等。
(二)从投入产出方面
国内学者多从投入产出角度对融资效率进行定义。魏开文(2001)、程守红等(2003)认为融资效率是在一定的空间、时间界限内融资投入产出的评价,魏开文选取七个评价因素,即融资成本、融资关系的可接受程度、融资机制的规范程度、融资主体的自由程度、融资方式的可选择程度、资产流动性程度、资金的清偿力高低等:程守红选取四个方面衡量,即融资成本、资本市场的成熟度、融资主体的自由度和资金到位率。王雪梅、贾琪琪(2018)在此基础上认为融资效率指企业获得融资与付出的成本,效率是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部分学者增加对资金配置效率的考虑。宋文兵(1998)把融资效率分为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部分,交易效率指融资以最低成本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配置效率指将稀缺的资本分配以进行最优化生产。肖劲、马亚军(2003)认为融资效率指企业融到资金的成本是否尽可能低和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聂新兰、黄莲琴(2007)认为融资效率是利用融入的金融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交易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薛瑞等(2016)认为融资效率指融资额的大小、融资成本的高低和所融资金配置效率。王琼、耿成轩(2017)认为融资效率是采用不同融资方式融入并运用所筹资金为公司带来最大收益的能力,其考虑使资金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的融资安排。
部分学者增加对动态、风险、结构模型等方面的考虑。高学哲(2005)认为融资效率指企业融入资金成本是否尽可能低和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外,需进行比较和动态分析。方芳和曾辉(2005)、黄琼(2014)增加对风险的考虑,认为融资效率是指某种融资方式以最高成本收益率和最低风险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能力。张雪梅、赛志刚(2009)定义融资效率时增加企业不同治理结构模式这一假定前提。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第一种仅从资金融入角度考虑,定义范围有些狭窄;第二种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定义得到国内多数学者认同。近年来,国内文献多从投入产出角度对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采用的不同方法包括包络分析法(即DEA方法)、熵值法、模糊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二、我国环保行业融资效率实证研究
在環保行业融资效率方面,国内学者多从第二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较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行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也有部分文献呈相反研究结果,从区域角度研究普遍发现东部融资效率高于西部。在实证研究工具中,由于DEA方法有效规避了在权重赋值时的主观成分,并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综合评价,实证研究文献多采用该方法进行分析。
(一)对我国环保行业融资效率整体研究
在对我国环保行业整体融资效率实证研究中,大量文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行业融资效率整体较低。
张强、贺立(2013)选取行业30家上市公司,采用DEA方法测算2011年的融资效率,发现节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7-2011年的数据进行动态评价,发现融资效率连年下降,金融支持不足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制约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郭进(2014)选取21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采用DEA方法分析2010-2011年的数据,发现融资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资产总额、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比、营业成本利润率对融资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对融资效率影响不显著。
琚晓瑜(20.14)选取行业40家上市公司,采用“熵值法”计算出样本企业的综合效率得分并排序,得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整体融资效率不高的结论。
董冰洁等(2015)选取行业68家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对行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R&D经费具有负向影响,其中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的影响较大。
潘永明等(2016)选取我国环保产业2009-2013年数据,通过Malmquist-Tobit模型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进行动态分析,发现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企业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高和GDP增长率的加大具有正向影响;但企业债权融资的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长及CPl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
王春波等(2016)选取行业69家上市公司,运用DEA方法分析2012-2013年污水处理、合同能源管理和建筑节能领域的公司融资效率,结果表明节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普遍不高。其中污水处理行业和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融资效率较低,而建筑节能行业发展较好。杨君岐、张楠(2018)选取2010年以前上市的92家环保公司的2010-2016年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保类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偏低,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大。其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行横向比较,东部地区融资效率的增幅最为稳定明显。
也有部分学者研究呈相反结果,表明我国环保行业企业融资效率整体较高。邓超等(2013)选取32家A股上市环保企业,运用DEA方法分析2008-2011年度数据,发现环保企业融资效率整体偏高,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融资效率较高,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的企业融资效率普遍较低。张会恒、陶金(2015)通过DEA方法对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市地区环保资金投入和环境正向产出进行分析,認为我国大多地区环保投入产出效率整体较高,效率值不断提高的地区仅有北京、浙江、辽宁,其余各地区效率值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受规模效率未发挥出优势和技术水平制约的影响。曹宇、耿成轩(2016)通过DEA-MaImquist模型对2012-2014年A股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节能环保行业企业融资效率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环保行业的融资效率高于节能行业,但低于资源循环利用行业。
(二)对我国环保行业融资效率区域研究
张雪梅(2015)选取西部地区的29家环保类上市公司的2008-2012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西部环保产业还没有达到最有效的生产前沿,但效率跨期整体呈上升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省、市、区的环保上市公司效率值存在明显差异,处于非生产前沿面的公司产出严重不足:资本结构和成长性是西部环保上市公司现阶段效率改善的主要内在原因,而盈利性和股权性质影响不显著。
谢婷婷、马洁(2016)选取西部18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采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发现西部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波动趋势且处于下滑过程,技术退步是关键原因,且盈利能力、融资结构、资金利用效率、公司规模、员工素质有显著负面影响,上市年龄有显著正面影响,成长能力无显著影响。郭成更(2018)对京津冀2009-2016年间的13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拉动影响,京津冀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的静态和动态融资效率都较高。从动态角度看,纯技术效率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研究评述与展望
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发现国内学术界没有统一融资效率涵义,较多学者较为认同融资效率是资金投入产出的配比情况,学者们对环保行业融资效率研究也多基于此观点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工具使用方面,国内研究多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模型分析具体行业,也有部分研究采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当前,随着对环保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不断关注,企业融资以及如何提高融资效率也将日益重视。大量文献表明我国环保行业融资效率整体较低,但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并且对不同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认为目前对环保行业融资效率问题的评价并不充分,缺少融资模式、产权等因素不同导致的融资效率差异性研究,未来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