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袁琳
摘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发展是否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进而倒逼国民经济发展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从经济增长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特点,分析了生态环保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生态环保产业 城市经济发展 理论分析 现状 影响 启示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在对生态环保产业、政策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深入探讨、研究之前,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特点等进行界定,对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此为作为后续章节的理论和分析基础。
(一)城市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现代经济增长离不开城市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全球城市经济监测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在走出衰退过程中,各国GDP中约有46%都是由150个大型城市贡献的,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向新兴经济体城市转移的进程。”
城市与聚集密不可分。城为城墙围起的空间区域,市为进行交易的场所。两者均离不开人口的集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空间形式。城市经济即是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
城市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主要为,要素空间分布的高聚集性:经济活动的高开放性:投入产出的高效益性:外部环境的高外在性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结构改善、社会进步等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城市增长的研究比较成熟,经典的c-D生产函数最先诠释了土地、資本和技术作为城市经济增长三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到各种社会要素,城市增长也就是在经济、社会、政治、技术、制度及其自然历史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其中自然历史条件是城市增长的基础和约束条件,经济、社会、政策和技术是影响城市增长的基本原因。
二、生态环境政策、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现状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早在1970年代即开始。环保产业是围绕水、气、声、渣、土壤等要素涉及到技术、装备、产品、材料、工程、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产业。由于其对国民国民经济的高渗透性和跨部门、跨学科性,从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套较为立体、完善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十八大以来,环境保护不仅从范围上提升到生态文明层面,而且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战略。2015年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要进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二)产业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保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污水、大气、固废处理及环境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元化产业格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十二五”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
具体到主要细分行业,经过快速发展,目前大气治理行业龙头行业已现,产业具备一定集中度;固废处理行业,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为代表,基本完成国内大中规模以上城市项目的野蛮扩张与布点,投资方多为国资背景,行业渐入深耕质量和精益管理阶段:污水处理行业方面,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增量在于提标改造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相较于垃圾焚烧发电,市政污水处理市场更加分散。
(三)存在问题
在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经历了超高速的发展阶段,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总结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政策机制和市场监管。尽管我国已先后出台了各种层面的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政策机制和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例如,指导细则缺失,导致利好或项目无法落实;现行价格管理体制不能完全反映生态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成本和资源稀缺性,价格导向作用缺失;缺少有效监管手段,不能奖罚分明;存在地方保护等不利于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存在“以罚代管”、“保护性罚款”现象,变相鼓励和纵容违规违法行为。2.存在为环保而环保,为规模而规模的现象。公共部门盲目追求考核指标,脱离城市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划,造成产能闲置、投资低效、无法满负荷或者稳定运行,从而导致无法实现生态环保目标的现象。3.技术水平。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普遍具备较高的技术集成能力,诸多技术已实现引进技术的国产化。但是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细分产业诸多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产品。4.经济效益。生态环保产业兼具公共性和公益性,市场政策驱动性较强。政府部门从风险规避角度出发,将项目收益和经济风险转移给社会资本或投资方,在产业激烈角逐的背景下,导致收益空间被逐步挤压,造成盲目追求高标准投资和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的畸形市场竞争状态。5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是政府监管的依据。标准过低或缺失,造成产业进入门槛过低,先进生态环保技术和产品丧失竞争优势,导致产业水平低。加之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导致基础建设水平低、恶性竞争,从而可能导致产业运行管理水平低下,甚至“环保企业不环保”的现象。
三、生态环保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重要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积累的果实为民生所需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奠定了有力物质基础。虽然社会上存在生态环保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但长远看来,生态绿色发展是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1.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人类的科技发展道路是以能源消耗为前提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必然消耗能源,而消耗能源即带来环境污染。在本世纪早期,环境保护(Environment,)、能源使用(Energy)和经济发展(Economy)(统称为3Es)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性问题。库兹涅茨环境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指出,收入和污染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个钟型。在低收入阶段,经济增长加剧环境污染,但当收入增长到一个转折点之后,环境污染开始下降;在高收入阶段,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改善。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周期。我国已积累了较为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环保产业基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环保行业兼具公益性和经济性,生态环保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兼具第三产业效益,生态环保产业逐步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产业之一。
2.生态环保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大型城市经济体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制造业是城市繁荣的根基,持续创新是城市发展和转型的根本驱动力。具体到生态环保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如下:
(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型的生态环保产业如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厂或生态工业园等建设,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有利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提高城市硬件水平。(2)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合城市实际资源禀赋、人口、产业结构,建立符合城市规划发展需要的生态环保项目,可实现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质的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和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水平。生态环保产业细分领域众多,与全民经济诸多行业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关联、交叉和渗透。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上游装备制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环保指标的日趋严格,倒逼技术不断升级、装备水平不断提升。(4)创新融资模式。生态环保产业普遍采用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可发挥公共和私人部门双方优势,创新融资模式,吸引感兴趣的社会闲置资金,缓解城市债务压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经济绿色发展。(5)提高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可为城市带来较大的税收收入和就业岗位。产业本身的绿色环保、达标排放本质,可提高城市知名度,为更多产业的落地提供绿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吸引更多产业落地,进而提拉城市经济。(6)生态环保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净化环节和调节器。具备强公益性和外部性,可以调节、处理因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同时本身具备经济性,对经济发展起到增量作用。奥萨利文认为,污染控制政策可能增加就业,如果人们对污染相对敏感,那么相对于需求的减少来说,供给的增长较大,因此城市将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階段,我们要更重视生态环保产业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客观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夯实技术水平,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