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修补中践行“街区规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4-04-24

马家蓉

摘要:针对城市发展中日益突出的城市病问题,在梳理城市品质、街区交通和街区邻里关系的现状基础上,对城市修补中践行“街区规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修补 街区规制 建设 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镇建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外部空间的创造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城乡形态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同时在飞速的城乡建设过程中,城镇形态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和问题,城市病问题也日益凸出。

2015年12月20日到21日在北京专门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落实“一尊重、五统筹”重大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城市工作进行部署,針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建设,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小街区大战略》一文中指出现阶段实施“小街区规制”,着力用制度的形式确保中央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并用规制的手段固化历史经验,对解决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由城区院落“大围大合”、城市空间“摊大饼”造成的诸多问题,极具针对性和现实性。

按照城市修补理念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必须在梳理目前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以“街区规制”建设为抓手,通过旧城更新,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

一、城市街区品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肌理模糊和城市品质不够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过大,城市空间缺乏标识性,建筑密度过大,且缺乏层次感,空间识别性较差,加之高密度且无序的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原有城市肌理,致使城市肌理模糊。同时,老城区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等缺少有效管控,活力不足够,不能够有效突出城市特色塑,历史文脉和传承城市记忆。

(二)大城市“城市病”有加重蔓延的趋势和可能

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等大城市“城市病”有加重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的管控有待进一步优化,城市街区“毛细血管”堵塞,“微循环”没有形成,造成高峰期拥堵渐成常态。

(三)市政设施建设需要得到改善

城市市政设施是外部空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电话亭、邮筒、垃圾桶、报栏、雕塑、喷泉等等,这些设施的布置,常常因其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单位,而呈杂乱无章的状态,对于空间的视觉效果,一个造型俗气、布置欠妥的小小垃圾桶,则足以使之大为减色。

(四)城市街巷人情味和街坊感淡化

城市因人而聚、因市而兴。邻里守望相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邻居好,赛金宝”“邻睦风亦暖,家和人自康”等民间格言谚语,反映了邻里之情的可贵。在住平房穿小巷的年代,“东家有事西家忙,前院着火后院帮”的场景曾将“远亲不如近邻”演绎的淋漓尽致。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青砖红瓦绿柳白墙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街坊邻居从此变得陌生,邻里之情由此变得淡漠,承载着城市厚重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气质的古街老巷也随之消失。

二、践行“街区规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践行“街区规制”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总要求,通过开放街区的建设,达到更宜居、更绿色、更方便、更邻里,增进城市的通达性、亲和力和人情味。一方面强化城市路网密度的管控,疏通毛细血管,打通“微循环”;另一方面强调土地混合利用,减少无序机动出行,“小街区”中要有商业、社区综合体和小公园,市民在步行范围内就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二)践行“街区规制”建设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

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全面推行“街区规制”理念。要规划设计好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是“小街区规制”的骨架和基础,为方便居民出行,鼓励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在规划中运用“小街区、密路网”的手法,增加路网密度、减小道路宽度。要注重功能复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功能复合是“街区规制”的活力源泉。要注重服务集成,提升公共配套水平,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是“小街区规制”的重要目标。

(三)践行“街区规制”建设要突显精品化和特色化

城市修补要传承好历史文化基因,留住城市的根和灵魂,要建设好精品化和特色化的开放街区。新区建设项目要建设精品化街区,鼓励开展街区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空间形态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体现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街区单体建筑形态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老城区“街区规制”规划建设要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建设特色化街区。要突出城市特色塑造,挖掘历史问文脉,传承城市记忆,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要尽快完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导则,有效管控城市建筑立面与建筑风格,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

(四)践行“街区规制”建设要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推行“街区规制”建设,目的就是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要充分利用我市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提升水源涵养能力,解决雨洪内涝,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小街区建设要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推广透水建材铺装;要采用绿化屋面,屋面雨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绿化灌溉、道路浇洒;要鼓励单位、社区和居民家庭安装雨水收集装置。

(五)践行“街区规制”建设要系统全面和统筹推进

推行“街区规制”建设,要把街区立面建筑、广告店招、城市家具、停车问题、公共交通、绿化生态、配套设施等内容纳入规制层面进行系统全面地谋划。而且,还应注重在规制层面统筹推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加强土地混合利用,协同推进旧城改造和文化创意街区打造,让小街区成为成就市民梦想、助推城市转型的大平台,使市民在城市工作生活更顺心更出彩。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