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控

时间:2024-04-24

肖文兴+张娟+谭双荣+刘艳华+彭穗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极快,规模很快达到了国际标准,但教育质量还达不到国际标准,高校教育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很不完善,特别是地方院校课程的特殊性,更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标准。湖南工业大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尚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应用型、特色型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就业服务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观,强化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取向,引入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构建适应教育创新需要的各项教学质量标准,强化校内自我监控,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加大学生监控力度。

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学质量 教育创新 应用特色型

一、研究背景

高校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大规模扩大招生规模,使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不是适合市场的需求,人才规划、预测不科学,结果是些人才供不应求,另一些人才供过于求,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困难。扩招在定程度上造成高等教学质量的下降,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因为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大量人才作为支撑,教育发展水平要适度超前于经济。我国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学质量管控体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情况,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准,特别是地方院校课程的特殊性,更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标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工业大学是以包装学科特色定位并满足我国包装工业及区域交通轨道、新材料技术发展需求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本科大学。学校近几年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了校、院(系)两级评估和监察体系,形成了以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教学全过程检察与评估制度,网上校长信箱制度、教师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校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从事务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2013年底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将分散在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的教师发展职能优化整合。各教学院部拓展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如商学院组织学生与商家联合举办商品展销会取得了好的效果。2014年学生获得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82项,国家级126项。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尚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湖南工业大学教学质量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质量管控理念落后,质量观念标准片面化单一化,质量监控内容重硬件,标准单

首先,对教学质量内涵理解模糊。忽略了它是“社会质量”、“内部质量”、“工作质量”的协调统一。对教学质量监控价值取向理解存在偏差。往往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以监视、控制为其主要功能,忽视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性、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对象狭窄。表现为重理论教学的监控,轻实践(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监控;对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其它教学环节监控不太重视,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监控。

在评价教学质量过程中,往往只根据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这一因素来评价教育的整体质量,忽视了教学是否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發展。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学术取向来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造成教学质量标准单一化、观念片面化。人才培养存在同质化倾向,不利于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等。

2.质量控制外部化,高校内部封闭运行,阻碍外部监控,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脱节,缺少社会中介力量参与评估与监督

政府主管部门在高校教学质量管控方面有独一无二的权威,使学校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内部动力,不重视自我评价,高度重视外部评价。现行质量监控基本上还是由政府到高校的自我封闭的体系,与社会外界没有交流。社会的监控只是自发、自在的某种气氛,谈不上对高校质量发生实际作用。社会机构和组织如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用人部门等非官方评估机构基本上未参加高校的监督、评估工作。内部教学质量管控、检查结果与招生规模、上级拨款、学校发展无直接联系,不直接面向社会,导致缺乏持续的动力。外部评价与校内评价不衔接,没有形成上通下达、上下联动的质量评价网络,学校的“办法”、“制度”都成了空谈。

目前,教学质量管控缺乏多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评价制度落后,评价指标的构建缺乏对本校特色发展的考量,这些导致教学质量监控不够科学、权威、全面。教学督导部门把精力集中在考风考纪、上课是否早退迟到、检查教师教案等方面。此外,督导部门只重视“督”的功能,忽略“导”的功能,极大地限制了督导功能的发挥。教务管理部门只注重如期末、期中阶段性教学检查,这种检查导致教师与管理者处于“被管理”与“管理”的环境中。评价方案没有充分诠释“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评价标准一刀切,没有考虑到课程属性和专业类别,缺乏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的全面认识。

3.教学及管理人员素质急需提高

湖南工业大学以株洲工学院为主,合并几所高职院校及中专,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素质难以符合本科以上教学需要,急需改善。突出问题是教学秘书流动性大,工作连续性不强,知识、能力、素质不适应日益提高的工作要求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应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新理念、新方法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提高管理能力、强化服务意识。

三、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南工业大学教学质量管控体系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应用型、特色创新型的教学质量观,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教学质量监控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府不再是决定高校办学资源输入的唯一因素,市场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办学资源输入的关键因素。高校办学资源输入的数量、质量由政府、学生家长或学生、市场等多元因素决定,因为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缓解、市场机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高校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方高校必然根据市场竞争机制、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引导高校走上特色化、多样化道路。高校教学质量标准、质量观多样化由服务面向差异性、学生个性多样性、学科门类及社会需求决定。高校教学质量观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这一点由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的实践证实。质量道德、价值观要内化为教职员工对教育工作的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自觉行动和意识。

地方高校应当建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监控机制。第一、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只有当毕业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才算社会认可了高校培养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当把为学生就业服务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指导思想。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求矛盾,高校必须拥有自己的人才销售和消费市场。湖南工业大学要突出培养包装工业产业与区域产业配套的应用型人才、特色创新型人才。第二、高校教学质量标准本土化。地方高校要面向未来、全国乃至世界,要从本土实际出发。高校教学质量标准本土化,要求质量标准为本校广大师生员工所理解、接受和使用,同时也为社会所认可,使校内外力量共同参与质量监控、评价,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操作体系也要本土化。第三、树立协调意识。对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监控要求校内外监控力量共同参与、协调致,使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通道畅通无阻。

2.强化应用创新型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

要使质量监控达到效果,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的、常设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校长应成为校级质量监控部门的直接负责人,院长和系主任成为院级和系级质量监控部门的直接負责人。在各级监控部门内部建设上,除了有质量监控部门的固定专职人员,还可以聘请兼职人员组成临时监控委员会,对特定的领域进行监控,进行某些具体事宜的监督。

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包括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两个方面。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可分为质量评价制度、质量信息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质量评价制度由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指标和方法三个方面组成。应以对教学质量的终结性评价为辅,对教学质量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主: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搜集准确、真实、及时、全面的信息及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了可能,开发研制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处理软件,建立质量信息搜集、处理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使信息搜集与信息反馈良性互动,才能真正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富有成效;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对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应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引导、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的综合体现,要重视教学保障制度的建设。影响教学质量的保障因素是为教学工作提供直接的智力、物力、财力、氛围环境支持的,如学校的后勤服务、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教育研究与改革、课程建设、校风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进、师资培养、经费投入等都与人才培养质量有间接或直接的关系。要强化应用创新型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

3.坚持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用创新导向,引入社会中介评估机构

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毕业生就业市场、生源市场、大学的经费来源等都反映市场需求,高校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作为质量评判标准,就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市场取向。市场取向要求高校教学市场化,用市场机制来保障质量。市场对高校教学质量通过师资市场、资金市场和生源市场(学生选择率)的协调在高校之间优化配置师资、资金、生源。强化办学主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将高校的办学置于一定的风险地位,从而促使其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第三方评价时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院校应该从毕业生的跟踪调研、教学效果的检验、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论证等多个方面开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构建校企合作、长期发展机制。

坚持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用创新导向,要以社会评价催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性运行,必须依托、吸纳、引入中介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评价信息。

4.构建适应应用创新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强化自我质量监控与监控指标体系建设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制定专业建设质量标准、社会实践质量标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课程考核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新进教师考核质量标准等,构建适应应用创新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校内质量控制是高校质量监控的核心部分。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由校、院、系三级承担。聘请校外专家参与监控。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反馈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是高校质量监控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强化自我质量监控与监控指标体系建设。

评估的内容应尽量全面,从教学效呆、教学方法和内容、学术水平、思想品德等多维度来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能将不同教师问的差距区分开来,能反映出每个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多元主体参与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准确与公正的基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以学生评价为主,将学生的单一评价改为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本人评价、学生评价的多层次评估。

加强评估结果的反馈,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评估结果应同教师的职务提升、职称晋升及奖惩结合起来,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奖勤罚懒。

(1)规范院系教学质量评估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化的基础是院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级学院教学评估应该采取以集中检查为辅、日常教学数据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数据主要包括院系调课情况、学生学业预警、课程考试不及格率、公共课程的考试成绩、实验室“八簿一卡”检查、教学改革的参与状况和成果、同行评教成绩、学生评教的参与情况和成绩等。学校应该引导院系按照自己的特色开展工作,制定具有分类指导性质的二级单位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引导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通过评估,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学改革和研究深入持久开展,因为教学改革和研究是所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持续动力。

(3)重视教研室在教学质量提高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的最基层单位是教研室,在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基本建设、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完成教学任务等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4)以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制度为核心,加强教育教学建设,形成质量管理闭环系统

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从宏观层面和学校大环境上切实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龙头,以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制度为核心来加强教育教学建设,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包含计划-运行-控制-反馈-改进等环节的质量管理闭环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5)建立比较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

设计评估指标方案和体系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对全校专业整体情况和布局、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地位、优势特色、发展方向、管理、条件、学生反馈、师资、全校学科专业定位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找出当前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制定专业评估相关表格、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专业评估方案。

5.建立应用创新型教师团队,强化平台功能

师资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短缺,二是结构不合理。要加大引进力度:二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档案,强化教师在气质、风范、言行等方面修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强化教师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迁移能力等。按照“造就名师、稳定骨干、优化结构、充实数量、提高素质”的思路和原则,建好一支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建立应用创新型教师团队。

让富有教学经验和成就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实行年轻教师指导制。同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和引进大师级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对于急需的专家教授,采取灵活办法,在加大引进力度的同时,可聘为兼职教授,为学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提高高职称教师讲授课程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湖南工业大学要进一步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强化管控平台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继续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