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简论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措施

时间:2024-04-24

姜明 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简论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措施

姜明 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能力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其有效执行,才能真正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首先概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阐述了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流失渠道、政府和企业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并论述分析了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措施。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问题 政府企业 作用 措施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述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企业所有者权益结构中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在一定期间内其期末数额等于或大于期初数额。资产保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资本运转后,期末净资产数额等于期初净资产数额;所谓资产增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使用资产产生效益,使期末净资产数额大于期初净资产数额。由于企业的净资产就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资产保值增值概念可表述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经营运作,期末所有者权益等于或大于期初所有者权益。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流失渠道

1.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国有资产在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系,但是在近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有的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时,由于疏于管理,产权归属界限不清,并购活动无序、不规范,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我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也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失误和违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2.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1)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是:区域利益,盲目引进,重复建设。(2)破产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也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之一。企业破产了,银行贷款理所当然地予以核销,“破产有利”、“先分后破”的现象相当严重,破产企业中的资产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之一。(3)财政性蚕食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也很普遍。一是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二是银行垫付款项认购国债;三是财政应补企业亏损未补款项。

三、政府和企业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

1.政府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1)建立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财务指标包括国有资产流失率、增值率、资产利润率及负债率等。指标的考核采取企业自查、重点抽查与年终审计相结合的办法。企业要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自查结果及时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定。对经营完成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予以奖励;对弄虚作假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必须坚决追究经营者的责任,除令其赔偿外,还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2)健全与完善资产评估法律制度。虽然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资产评估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其中不健全、不完善的因素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直接原因。要建立客观公正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杜绝评估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对行业垄断和评估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严格控制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加大司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严格查处。(3)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产权管理的法律责任制度。当前,要加速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有关法规,通过建立法规责任制度,明确企业的责任,规范企业的行为。其次,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再次,强化企业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职代会要把资产保值与增值列入重要的议事内容,并通过选举参加监事会与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监督活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企业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企业进行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机制建立和人员活动都要主动的为管理国有资产服务。 (1)建立和健全企业监督约束机制。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做到每年检查一次,检查一次对外公布一次。 (2)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企业经营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选拔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组建好的企业领导班子,是搞好企业的关键,这是从宏观方面对企业人员的要求。从微观方面讲,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对保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不断增值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看家理财的本领。财务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的责任。(3)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者的素质,杜绝拜金主义和腐败现象。国有资产管理者在对于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差、思想和业务水平低,缺乏组织管理能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对国有资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措施

1.建立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依据政企分离的原则分别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的监管,在国有出资人与实际经营者之间建立完善的授权制度,使出资者通过授权委托,予以企业经营者以财产使用权,保证企业的自主经营,从而增加国有资产的转化率,提高其增值能力。完善的授权制度也能够改变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垂直管理关系,转变为以产权为纽带的民事关系,实现民事主体地位的对等。在企业管理方式上,应当摒弃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法律程序的规范化管理,使企业从资产经营转变为资本经营,通过产权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实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最后使国有企业逐渐脱离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独立运行。

2.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建立提高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能力的完善制度前提是构建国有资产的运营主体,而科学有效的运营主体的建立则需要企业法人制度作为保障。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应当以《公司法》的规定作为基本原则,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定详细的工作细则和产权代理报告制度,使企业法人的经营行为有法可依,加速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水平,实现势占主导地位,且不会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任何的阻碍作用时,在进行取向的确定以及政策的提出实施。在政策取向确定过程中我国能够走的方向就是通过总结经验,引进先进适于发展的新方法,从而提出相应的合理科学的政策雏形[3]。

(二)对于政策取向的适度松紧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政策取向确定过程中还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度的把握,需要遵守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过犹不及,在政策提出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就是政策的松紧程度,对于经济金融形势存在问题提出的政策过紧对于该政策实施过程的开放性以及变通性影响较大,对于政策实施有所影响,政策过松导致的就是实施的力度不足,最终导致的就是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因此,政策取向过程中该问题的考虑是具有实际的意义的,也需要对此引起相对的重视[4]。

(三)对于调控的方向以及调控的角度进行确定。政策取向考虑就是对于政策的实施方向、实施位点以及实施力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得政策的提出具有依据性以及具有明确性。因此,在此过程中对于经济金融形势的调控方向以及调控力度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最终有所定论,在该方向的调控方向主要就是以物价、房价以及投资为主,在调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调控幅度不能过大,调控的角度不能过于全面,对于调控需以市场的正常运作为主[5]。

四、结束语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于世界而言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优化的问题,对于世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进化都是有实际的价值的。我国也是如此,现今的经济发展是较为系统整体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因此,经济金融形势也不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在对其进行考虑的过程中不能太过于局限以及片面,从而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考虑全面之后,只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有效的政策取向,再进行实际的应用改进,就能够保证相对的经济发展稳定以及相对的社会安定。

[1]葛志强,郑洪芳.对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取向的几点思考[J].济南金融.2004,(6):17-18

[2]章红.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的观点综述[J].西安金融.2004(6):23-25

[3]张为军.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策略思考[J].管理学家.2014(11):79-79

[4]徐诺金.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南方金融.2010(8):34-39,64

[5]沈远梅.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