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英语课堂中辩论式教学师生角色初探

时间:2024-04-24

陈 利

[摘 要]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辩论式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意义,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中的组织方式以及这一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定义。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 综合应用能力 角色转换

一、引言

辩论是各项语言技能应用的综合体。辩论中准备、陈述、倾听、反驳等过程可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思辨、应变、创新能力。把辩论式教学引入课堂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近年来,辩论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帮助引起了一部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将结合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辩论式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意义,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中的组织方式以及这一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定义。

二、辩论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依据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7:4) 《课程要求》强调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并要求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已通过四、六级的大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也很有限,其口语能力往往仅限于回答课堂问题以及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而当难以对命题表达深层次的见解,写作时也往往机械地套用模板,反映出综合分析能力的欠缺。

造成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欠缺的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造成对词汇,语法的重视,忽视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其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口语训练以替代型的情景对话和复述型的练习居多,轻视模仿基础上的创造。此外,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人提出了辩论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口语课堂上开展辩论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彭青龙:2000; 方守江:2005),也有不少大学生英语辩论比赛开展得有声有色,以模拟辩论赛作为提高和衡量大学生口语水平的途径(陈志:2000)。这些研究探讨了辩论教学在口语课堂的应用,但是,辩论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文化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提升作用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对于这一教学方法实施的依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特点等未能提供较好的说明。

因此,我们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辩论式教学模式。在辩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会有怎样的转变,学生该如何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该如何实现,都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辩论式教学组织方式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进辩论式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往往存在人数多、课时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由于对这一教学方式的陌生,学生可能一开始会不知如何参与辩论。因此,教师在组织班级辩论活动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些问题,在实践中调查分析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改进适合课堂的活动组织模式。研究在某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班中进行,通过课堂辩论活动的组织,采取问题预期、不断实践、观察、师生座谈、师师座谈等形式,摸索适合大学英语课堂辩论的模式,探讨教学新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的具体内涵。

(一)课堂辩论式教学组织方式

首先,活动准备阶段。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最大限度鼓励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可根据班级规模将学生分组,确定小组名单。为确保每个学生的积极配合,扩大课堂辩论的参与面,可确定辩论组、智囊团、笔录组、评委席,主持人、计时员等等任务。确定任务角色时可根据学生自愿,并考虑到性别比例、英语个体水平、不同活动中学生任务轮流担任等的合理结合。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选择辩题。学生方面,在工作分配和辩题明确后即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进行小组讨论或模拟训练。在准备过程中,学生既可提高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又可增强信息分析筛选和逻辑分析能力。

再者,课堂辩论阶段。传统大专辩论赛陈述-自由辩论-总结陈辞的比赛程序可为课堂辩论提供一定的程序借鉴,但为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可适当调整辩论流程和时间分配,比如可允许要求对方队员重复说明,适当延长非参赛选手的提问时间等等,促进辩论各方的互动,活跃气氛。这一阶段可锻炼学生积极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尤其是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然后,点评阶段。教师提前将评价标准告知学生,由学生组成的评委组打分点评,肯定辩论小组或选手的积极表现,或适当指出不足。同时其他学生也可参与到评估活动中,发表意见,选出优胜组或最佳辩手等。辩论结束后亦可让学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总结辩论成果,陈述论辩观点,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一过程可鼓励学生确立方向、学会正确评价自我,锻炼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归纳能力。

(二)学生与教师角色定义

在辩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者。随着学生对于辩论模式的熟悉,教师的组织作用甚至可以进一步淡化,在每次辩论活动中,各学生任务小组名单的确定轮换,辩题的提出和选定等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完成。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应给予活动思路、活动方法、信息来源的指导,而非现成答案的给予者。此外,教师还应尽力活跃活动气氛,鼓励未参与者进行点评和辩论各方的互动。在评价学生表现方面,教师应注意纠错技巧,通过启发、点拨的形式,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同时也要适当启发学生确定方向,促进他们在活动中进步。

同时,学生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任务的准备、进行、总结阶段,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泼的学习状态。他们是信息知识的索求者,分析归纳者,又是活动的组织参与者、任务评价者。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贯穿活动始终,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四、结论

研究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辩论的特点,摸索适合大学英语课堂辩论的模式,探讨教学新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的具体内涵,有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新加坡式辩论赛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方守江,充分发挥课堂辩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三期

[4]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外语界,2000年第2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