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 | 金焕民
诚然,如何夺回失去的三年,在2023年获得更好的业绩和谋取更主动的态势,是中国个体企业最紧迫的任务,但着眼于未来,对中国龙头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奠定坚实的战略基础。
在疫情封控放开后的短短时间里,批量出现了众多“经典营销案例”,它们或用全国性断货方式、或用“全民焦虑”的方式形成了现象级表演。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或“疫情后时代”成为研究中国营销当下和未来的标签。
实际上,我们有必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世界进入新千年之际,由于美国信息技术创新遭遇天花板,硅谷奇迹变为科技泡沫,华尔街金融奇迹变为金融泡沫。就美国而言,逆全球化的深层原因是其一直遥遥领先的科技、金融创新双双失去动能和绝对优势,去工业化也使得其强大的制造业面临空壳化,由此,美国政府才不得不选择存量博弈。一方面表现为对中国先进科技企业的“制裁”,另一方面表现为推动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对全球高端供应链抢夺和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肢解。
总的来说,这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技术进步乃至经济发展的“根本反思”。过去,美国政策制定者止于“管理”中国科技进步的进度,满足于维护美国领先的代差;现在,他们寻求的是,让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接近于停滞,尤其是在决定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领域。
中国龙头企业既目睹了美国对华为、中兴的“制裁”,也见证了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陆续进入了美国“制裁”清单。即便如此,更多没有受到直接影响的中国龙头企业,没有感受到切肤之痛,仍然未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自身前途联系起来。
中国龙头企业仅仅把国家间的战略博弈视为政治博弈,没有把自身命运、所处行业命运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联系起来,更没有未雨绸缪,放眼全球,像华为那样,把自身命运与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结合起来。
尽管已经岌岌可危,但中国龙头企业仍然没有将“卡脖子”可能导致的战略危机与自身联系起来,继续专注于如何在国内市场,通过已经取得的垄断或市场优势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或更稳固的行业地位。
尽管可以用先进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整合孕育未来产业、取得颠覆式创新,但中国龙头企业仍然固守已有的商业或营销模式,无视增量打造,继续专注于存量博弈。
放眼全球市场,放眼未来,无论是已经在全球建立了规模优势的中国龙头企业,还是在全球实现了所谓“弯道超车”的中国龙头企业,鲜有真正建立了全球科技创新优势者。
这样的局面,面对美西方发起的全球存量博弈,整体上,中国企业更大的可能是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收缩。
更进一步,考虑到中国基于全球合作推动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很可能会失去中国龙头企业的战略支撑,尤其是由民营企业主导的领域。
这并非杞人忧天。
在众多领域,民营企业已经建立主导地位,它们承担着开疆拓土、守护既有地位的使命,在常态化的全球竞争中固然没有问题,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任何战略失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战略后果。
在全球存量博弈的战略竞争中,首先必须有战略意志和与之配套的战略创新。
世界经济的发展浩浩荡荡,决然不会因为个别十分强大的国家运用霸权在存量博弈中获得战略优势而停下脚步,以致丧失科技创新的战略驱动力。最终脱颖而出者,一定是在科技创新上获得成功的国家及其企业。
对于美西方的战略选择,与其认定这是中国龙头企业面临的危机,不如说这是中国龙头企业最终崛起的战略机会。从“一五”计划算起,中国企业从来就没有躺赢的经历,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是包括中国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中国企业共同的底色。
和平与发展,既是中国持久的追求,也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潮流。事实已经一再证明,中国有这样的战略定力,接下来,需要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龙头企业具有这样的战略定力。
曾经在相当长时间里,很多中国企业不敢也不愿对研发和科技创新进行战略投入。值此历史关口,这反而必须成为中国龙头企业的不二选择。
理由其实就在那里摆着,无论是战略投入失败还是固守现有能力,都没有前途。而排除犹豫和彷徨,坚定地进行战略投入,是唯一获得柳暗花明前景的正确选择。
从市场营销角度看,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始终是围绕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市场展开的,鲜有中国企业能够根据外国消费者需求进行有战略营销意义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既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极少有这样的实践。更进一步看,中国市场整体上的消费升级,也主要是由中国本土企业推动的,跨国公司一方面在那里“等着”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拥有选择它们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它们的最新产品,也是在第二甚至第三时间投放中国市场。跨国公司虽然给中国企业树立了标杆,但除极少数真正具有远见卓识者,它们中的多数仍然属于“流水的兵”——希望在中国市场赚钱,希望服务于高端顾客,希望持久地占领中国市场,但战略上并未做好扎根中国的打算。这从它们或明或暗“吃饭砸锅”的行为,大致可以看出端倪。
任何真正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虽然没有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研发,但在产品创意上大都逐步契合了中国消费者的特点。
中国消费者虽然更看重性价比,但他们也同样开始突显个性和偏好。不仅中国本土企业认识到这一特色,那些真正专注于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也认识到了这一特色。
从特定的视角观察,在中国本土企业推动下,在跨国公司跟随下,中国市场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市场。这大概也是品质、性能和功能持续提高的大众化中国制造在全球受到普遍欢迎的底层逻辑。
来自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受14亿人欢迎,进而受全球欢迎。如果这样的逻辑能够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走向世界前列,那么经由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将会成为一种必然。
这大概也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构想的初衷——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利用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回旋空间大的特点,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地连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放眼全球技术和产品创新制高点,聚焦国内统一市场大循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这样的逻辑,即便是在美西方遏制中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仍然可以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从容地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巨大的人口规模,经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实质性带动扩大内需,完全可以为中国企业的战略性创新投入提供安全保证。这就是中国企业大力创新的底气。
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创新潜力,事实上一直被低估,就像中国消费者拥抱创新的热情、中国市场对创新的容纳能力被大大低估一样。
“四个自信”的提出让曾经迷茫的中国豁然开朗,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成就,同样也需要转化为中国企业的自信。
中国企业不仅在大众消费领域取得了耀眼的创新成就,放眼高科技领域,在那些始终被技术封锁的领域,中国技术和产品的突破已然震动了封锁者。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产阶层为中国企业进军高端市场提供了战略保证,中国巨大的下沉市场为中国企业持续推动多波次产品升级提供了战略空间。
一个可以确认的基本判断是,在未来以技术和产品持续的1-N创新竞争中,在中国市场上,中国企业没有竞争对手;而在0-1的颠覆性创新竞争中,在中国市场上,中国企业也没有竞争对手。
道理很简单,在过去几十年的市场征战中,与更多倚重品牌和广告拉动的跨国公司相比,与更多借助曾经让中国消费者仰视的跨国公司母国国家品牌力量相比,中国企业已经建立了跨国公司无可比拟的、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和战略销售能力。
而且,已经更加自信的中国消费者,只会更加热情地拥抱中国企业的实质性、渐进式和颠覆性创新。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创新潜力巨大,还表现在从技术和产品创新,到生活方式创新之间,也存在着属于蓝海的巨大战略空间。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企业对中国消费者的开发和培育,更多地属于产品和品牌的范畴,主要集中在物质部分,远未上升到生活方式的文化层面。
说到底,以前中国消费者更多的是接受外来产品和品牌创造的消费文化、理念的“熏陶”,这种消费文化带有很强的“舶来文化”色彩,较少蕴含中国自有文化和观念。
这样的消费行为,整体上说是浅层次的,还没有真正形成成形的、成熟的消费观念。这个巨大的、富含战略空间的缺口,也将主要由中国企业来填补,跨国公司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
回望几千年历史,中国对外来文化一直在借鉴,从未被改变。文化如此,与文化休戚相关的生活方式最终仍会如此。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国内需,并经由在中国市场实现的颠覆性技术和产品创新、品牌打造、生活方式构建,走向世界,这是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崛起的捷径和逻辑。(金焕民,郑州轻工业大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