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 | 本刊编辑部
经济学家何帆曾讲了一个和赚钱有关的小故事:1929 年,丘吉尔到美国纽约访问。几位金融大佬特意陪他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看到里面人头攒动的景象,丘吉尔动了心。当时美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的费雪教授说,美国股市接下来会继续攀高。所以,丘吉尔出手了。结果,在接下来的美国股灾中,丘吉尔投入股市的10 万美元几乎全赔光了。
你可能觉得,丘吉尔赔钱在所难免。毕竟,就算再大的人物,也无法预测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因为不可控因素太多了。真的是这样吗?
邀请丘吉尔参观纽交所的投资家叫伯纳德·巴鲁克,他也在股市里投了钱。但是股灾的时候,他不仅没赔,还赚了。他是怎么知道风向变了呢?难道是有比费雪还牛的经济学家偷偷告诉了他?还是他拿到了连丘吉尔都拿不到的机密数据?都不是。据说,巴鲁克在大街上等着擦皮鞋,那个擦鞋的小男孩一边忙着干活,一边跟人聊买什么股票。巴鲁克擦完鞋,回到办公室,就把自己所有的股票抛售一空。逻辑其实很简单,你想,如果连擦鞋的小孩都在讨论买股票的事,股市的泡沫得有多大啊!
所谓宏观经济,就是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如果你不关心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也不会关心你。不要以为你有豁免权。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即便你是丘吉尔,也一样会受到冲击。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我们想说明的是:把握宏观环境对中国企业来说,仍然是个一直在做但远没有真正转化为能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考验。
虽然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宏观环境变化的考验,但对类似贸易战、科技战、新冠肺炎疫情、反垄断这样的考验,对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共同富裕和为更多人提供致富机会这样的考验,对房市、股市、互联网平台加强监管这样的考验,还是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前瞻性。
虽然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基本面健康,能够让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中国企业对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以及对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和加强监管等宏观环境的无视程度,也是出人意料的。
比如对于“三期叠加”“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循环”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宣传、引导,这些甚至连普通网民都耳熟能详的政策、纲领,有多少企业真正把它们与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战略关联起来?
中国企业中喜欢埋头做事的有很多——这也无可厚非,对于企业个体而言,或许对宏观无能为力,但微观却可能是商机无限。中国式营销的特质之一就是把战术营销发挥到极致。
但在眼下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要光顾着埋头做事,还要抬头看天。因为从微观看宏观,从来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已经开始实施,中国企业大有作为的国家平台已经建立,这既是中国企业的战略机会,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宏观考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