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 | 秦 朔
现在企业特别是民企有困难,这毋庸置疑,但充满希望的、代表未来方向的案例也有大把,虽然高歌猛进的大周期结束了,但稳中求进的大周期依然存在。
当下的经济形势和疫情一样复杂。但疫情总会过去,经济总会正常化,我们还是要面向未来。
此时讲机会,很多人的直觉就是,还有机会吗?现在研究经济的人总说宏观政策没有什么特效药,微观做企业的则动不动就说“做什么都难”。
确实,全球化的机会,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激发生产力的机会,人口红利的机会,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机会,效用都在递减。
对未来的发展机会,我的总体看法如下: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现代化国家还是我们最大的机会,追求经济繁荣、产业创新、人民富裕的总基调也没有变。尽管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百年复兴之路可能更加曲折一些。
其次,如果说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走过了机遇明显大于挑战的40 多年,未来二三十年可能会出现挑战大于机遇的情况。我们要努力和机遇站在一边,同时对各种挑战做好准备。
最后,未来要把握机会,对企业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说过去有很多机会是“幸运的机会”“天赐的机会”,那么未来的机会更多要靠自己去创造,创新突破,专注深挖。
现在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企业的消息负面居多。事实上好企业不少,只是它们埋头做事,很少说。前几年我到嘉兴桐乡调研,认识了中国巨石、桐昆股份、华友钴业等上市公司,2018年中国巨石净利润是23.74 亿元,桐昆股份是21.1 亿元,华友钴业是15.28亿元,2021 年它们的净利润分别是60亿元、73 亿元和39 亿元,都增加了很多。这些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还走向了世界,在海外投资、建厂、发展。
可见,机会就在那里,希望就在那里,别人已经出发,怎么能说未来没有发展机会了呢?
策 划:王 玉
特邀专家:秦 朔 水 姐 刘春雄
5月25日,一场万人级别的稳经济会议引爆经济圈。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
今年下半年将召开二十大,人们期待二十大带给人民更稳定的预期,让人民的权利保障和全面发展更进一步。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如何发挥在稳增长主线中的市场主体作用?未来发展的机会在哪里?
尽管疫情和国际环境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但很多共识在形成,比如追求高质量增长,比如苦练内功,向下扎根发展。方向定了,则心定。
“飓风过岗,伏草惟存,不摧不折,悠悠可期。”大变局下,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学会坚韧不拔,与时代共处,与周期共处,与挑战共处,与不确定性共处,稳住大盘,逆势增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首先要从大周期中去寻找。虽然高歌猛进的大周期结束了,但稳中求进的大周期依然存在。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全球经济总体仍是西强东弱,但趋势是东升西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1 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9%,创历史最高水平,不过仍低于发达经济体18.2 个百分点;预计2022 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1.1%,未来5 年将达到44%左右。该组织还预测,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为4.8%,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为3.9%,前者高于后者0.9 个百分点,预计此后几年两者速差将回升至2 个百分点左右。
以G7 国家(美日德法英意加)来看,1980 年G7 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0%,2020 年下降到45.66%。
中国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之初占全球的1.7%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7.7%,是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中国将在10 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趋势是“东升西降”,但“西降”之中美国的地位很稳,2021 年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4%,美国的创新力、竞争力都很强,只不过之前几十年,中国发展得太快了。未来两国速差可能大大缩小,这是中国需要重视的。
中国的内部需求将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10 年前,当宝马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超过美国时,时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说:“总有一天,所有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都会是在中国,只是对于宝马来说,这一天来得早了一点。”此语有所夸张,但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如奔驰、宝马、宾利、博世、欧莱雅等的全球第一大市场都是中国,这已成事实。
贝恩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指出,2025 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场。
2021 年中国人均GDP 达12551美元,如果不是2021 年7 月世界银行、联合国将高收入国家门槛从12535 美元调高到12695 美元,中国已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按政府规划,预计中国到2035 年可望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比2020 年翻一番。大量的今天所谓三、四线城市,到那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可以赶上今天的一线城市水平。
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中国的投资一向旺盛,有“基建狂魔”之称。但中国消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2011—2020 年平均为53.3%,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80%以及发展中国家占70%以上的数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以新能源、新材料、数智化、太空探索、元宇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技术改变世界仍在深化之中。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说,人类可能进入的不是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不是一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世界,也不是一个互联网的世界,而是一个被技术所赋能的未知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将被机器的行动力和计算力强化,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富足。
华为前段时间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展望了到2030 年的医食住行。
医:让健康可计算,让生命有质量。2030 年,人们可以依托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云端存储的海量健康数据,让健康可计算;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借助物联网、AI 等技术,让未来的治疗方案将不再千篇一律;大型医疗设备更加便携化,实现居家远程医疗联动。
食:用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2030 年,人们可以利用农情多元数据图谱,实现精准农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模拟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要素,打造不受变幻莫测气候影响的“垂直农场”;通过3D 打印,获得符合个人健康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真正实现从靠天吃饭过渡到靠数据吃饭。
住:新交互体验,让空间人性化。2030 年,基于万兆家庭宽带、全息通信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的物品目录,通过自动配送,实现储住分离;构建智能管理系统,打造物与物的自动交互,让人类有可能在零碳建筑中工作和生活;基于下一代物联网操作系统,实现居家和办公环境的自适应,打造“懂你”的空间。
行:智能低碳出行,开启移动第三空间。2030 年,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能让我们拥有专属的移动第三空间;新型的载人飞行器不但能提升紧急救援效率,降低救急医疗物资的输送成本,甚至还能改变我们的通勤方式;通过定制高效的与他人共享的出行方案,来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率。
在华为看来,未来的智能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绿色世界。眺望2030 年,零碳生活成为新时尚,虚拟旅游让人们摆脱时空的羁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全息在线教育让人们穿梭在知识的宇宙;零碳运行建筑给人们提供节能又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电气化、智能化的交通让人们避免拥堵;工业生产更绿色,虚拟工厂让全球的专家在家里就可以实现整套产品的规划设计;能源加速清洁化,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数字基础设施拥抱绿色,80%采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100 倍。
不管国际环境如何变化,脱钩以何种形式在哪些领域表现,都要相信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造福全球消费者的能力。
最近一两年我牵头组织了不少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调研,清楚地看到,在产品走出去、劳务走出去之后,中国正沿着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的方向大力拓展,开启新的“大航海时代”。如果说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国是被全球化所牵引,今天当中国具备了资本、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比较优势后,中国企业有条件带动全球化的新发展,这就是“从全球化带动中国到中国带动全球化”。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出海的需要,其中国身份特征甚至弱化了,如Shein(中文名希音,电子商务应用,中国跨境电商巨头)已将总部迁往新加坡,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带动并未减少,而且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对国内资源的带动还将更大。中国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就要更多地走出去。
不久前我和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交流,他有一个观点,“只要你在国内不卷输,在全球一定卷赢”。我们讨论了很多案例,觉得一半立足科技、一半立足消费的品牌,最有可能成为全球化品牌,比如中国几大智能手机品牌都成功走了出去。也有大疆这样“墙外先开花,回到墙内再接着香”,有Shein 这样背靠墙内供应链只在墙外开花,还有的品牌是“墙内墙外同时香”,只是在不同国家注册的品牌不一样。
所谓结构性变化,是指事物发展的基本要素、驱动力、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生产性创新(productive innovation)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责任、社会价值方面的关怀。在分享中我告诉学员们,未来观察中国商业变迁的两大结构性因素,一是从要素投入到创新驱动,从资产负债表扩张到聚焦生产性创新;二是从商业的社会到社会的商业,也就是说企业要从社会的需要中产生洞察,发现痛点,寻求创造性、可持续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什么是生产性创新的方向?举例来说,小米、美团、宁德时代、百济神州这几家公司都是2010 年创立的,它们都为中国商业社会创造了过去所没有的、新增出来的价值,都有自己的创新。它们的成功不是靠寻租套利,它们抓住的也不是交易性的机会。这些企业的创始人都有很强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发展依靠资本市场的支持,但归根结底,靠的是人力资本。看到未来趋势,坚持创新,不怕困难挫折,最终获得了成就。
而与此同时,过往这些年我们也可以看到,主要依靠资产负债表扩张的那些金融玩家、资本玩家,一个个倒下的命运。究其本质,它们没有为商业世界和社会发展创造生产性的价值,还是投机套利模式,又没有把握好风险控制。
科创时代的机会是很多的,用科创思维也可以把所有行业重做一遍。我问“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投资家米磊,他说疫情对硬科技的影响不过是出差受了些影响,医疗领域今年影响比较大,但总体上的硬科技需求没有变,投资机构的热情也还在。
我们有那么多“卡脖子”问题,“四基”(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问题差不多10 年前就提出了,这都需要真功夫才能解决。这都是发展机会,而且国家也非常支持。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远景科技集团在鄂尔多斯投资零碳产业园,园内通过风电、光伏、储能以及和电网之间的交易,100%实现绿电;再用绿电生产零碳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支持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配套企业发展。我对这个案例的最大兴趣不是产业园本身,而是看到在“双碳”背景下,中国西部城市有可能启动一场绿色生产力革命,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结合,就地发展绿色工业,延伸新能源价值链,让西部成为产业高地,既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也能加快共同富裕的进程。
古话说“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但我相信,无论哪里的天地都内蓄着价值,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就给企业提供了机会。在中国西部、北部,在中国农村,只要接入新的技术、思维、模式、市场,都有焕新的可能。这样就能把商业和社会更好地结合起来。
从人口特征角度看,中国有6100 多万留守儿童,4000 多万留守妇女,2.9 亿农民工,其中外出打工的1.7 亿;2020 年中国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91 亿,全球每4 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且老龄化还在加速,空巢、独居等现象越来越多,中国农村老人的占比比城市还高;中国有超过8500 万残疾人、4400 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以及数量庞大的伤友、病友;中国慢性病高发的人数已经超过2 亿。类似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政府是主渠道,但如果商业力量能有效配合,何乐而不为?
从我和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的交流中发现,它们都在用不同方式,重新审视社会的需要,并做出积极响应。不少人觉得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天花板已经到了,但我认为,它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空间没有天花板。
大周期的机会,结构性变化的机会,对中国企业意味着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洗洗睡了,躺平,或登上国际航班摇身一变,并非大家内心真的向往的选择。
要把这些机会现实化,需要内外一起努力。
外部的机会是指政策性、体制性、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努力。我一向的观点是,要再续中国民企史诗,焕发中国经济元气,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制度,长期看文化。如果在政策、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建设上,不能真正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和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纵然我们有很多机会,也会打折扣,甚至错失。就当下而言,政策的重点是尽可能让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能活下来,留得青山在。
内部的机会就是通过提高自身素质而把握机会。素质提高了,过去发现不了的机会就能发现,过去抓不住的就能牢牢抓住。
麦肯锡去年发布过一个报告《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满足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需要,但中国正在迅速向“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工业转向消费、服务和创新。所以中国的人才发展体系也需要转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中国2.9 亿农民工中每年仅有300 万人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农民工群体大多从事技能较低和收入较少的工作,很少有时间或资金用于培训,他们的工作内容中有22%—40%的部分可能会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
麦肯锡建议,中国需要实施一项大规模的职业培训计划,其关键在于三个“E”:每个人(Everyone)都需要接受培训,培训内容要包罗 万 象(Everything), 技 能 培训应在劳动者的一生中无处不在(Everywhere)。
我们的创业者、企业家,也需要通过学习提升素质。如何开展生产性创新?如何建构利益相关方关系?如何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如何打造充满活力、弹性、韧性的组织和供应链?如何坚守合规底线和诚信要求?如何把握好技术和市场的平衡?如何坚持不懈地提升核心能力?
李丰给我讲过他们作为天使投资的一家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企业蓝晶微生物(Bluepha)。这家企业的两个博士级理工男创始人2016 年创业时,国家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随后推出“禁塑令”,他们看到环保塑料的价值,就投入研究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其基本思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合成一种高分子材料,就像在细胞里编程,设计原本不存在的基因代码,编写基因程序,造出一个“新物种”。合成三要素是底盘细胞、碳源(原料)、代谢通路,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让底盘细胞长得更快,高效消化碳源,从而提高碳源转化为PHA 的效率。
这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挑战,因为就算一个菌种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好,也未必通得过工业化检验。要从几升的小试、几百升的中试中,建立数据模型,进行高通量的菌株筛选并预测菌株在10 万升水平下的生理性能。为了全过程沉淀数据,他们给机器装了多个传感器,收集20 多个维度的数据,实时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分析。李丰说,它就像一家“生物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公司,只不过从事的是分子和材料创新。
蓝晶微生物创始人之一张浩千说,中国企业如果在创新方面做到及格,就能在产业上发挥巨大优势,因为全世界的发酵产能七成在中国,中国有完整的人才和工业基础设施,这是中国的优势。
张浩千的合伙人李腾说,我们国家不缺做license in(授权引进)的人,缺真正创新的人,我们打定主意去做有骨气的事。
创新时代已经来临,新兴企业家已经起航。其实未来的发展机会在哪里,大家稍微做点功课也都知道,关键是能不能在这些机会面前,沉下心学习,有勇气去探索。
就此而言,在未来,“怎么做”可能比“做什么”更重要。看到未来的机会并不难,但这些机会所要求的企业家精神、态度和能力,才是赢的密码。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大家都知道。
我再送大家一句村上春树的话:“雨打也好,风吹也罢,就算是太阳烤着,被棒子打也绝不会放手。一旦放手,下次还能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谁也不会知道。”
希望我们和国家的机会站在一起,也希望国家健康发展,不断孕育出新的机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