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会展场馆公益化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7月下旬,台风烟花襲击东部沿海一带,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等场馆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安置了大量工人和普通市民;同样是7月下旬,南京疫情迅速发酵,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等作为核酸检测点承担了大量的民众检测任务;在更早之前,武汉多个场馆作为方舱医院在救助病人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很多欧洲国家在疫情中也将场馆作为方舱医院使用。这再次将场馆的公益属性摆在了公众面前。在近年来的公共安全事件中,会展场馆的这种妙用使其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与社会美誉度。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场馆公益属性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借鉴呢?

场馆公益属性或为场馆建设合理性提供更多支撑。近年来,场馆建设过多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仍在不断增加,如果仅从需求的角度考虑,场馆建设已构成巨大浪费。场馆建设必须从其他渠道找到合理的支撑。近来频发的公共事件是当前社会治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必然,这种必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会展场馆理应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担当更多角色。场馆作为空间大、结构开阔的低层建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是理想的避难场所,从城市安全合理布局的角度,场馆建设是有必要的。

场馆功能及结构要具备超前性。不同类型的灾难对于场地的要求不同,场馆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排水、抗震、防火甚至防爆等不同的要求。近期国内水涝灾害频发,作为应急避难场地的展馆应该具备地势较高、防水排水性能好的特点。有些城市的展馆就曾因为建在地势低洼地带而在水灾到来时遭受损失,自身尚且难保,自然谈不上避难救灾。此外,像日本这种地震多发国家,在场馆建设中则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防震,否则也很难在灾难应急处理中发挥作用。

场馆管理者的应急救灾能力与处突能力应该提升上来。洪涝、台风、瘟疫等灾害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这对作为应急场地的展馆来说十分具有挑战性,承担应急避难任务有助于提高场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这对于展馆经营管理是有裨益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场馆管理者也要处理好突发事件与展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做好社会功能与商业功能的协调,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保证商业功能的正常运转。这一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就处理得很好,群众安置结束后展会活动已经无缝对接。

国内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会展业应该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行业同仁当共勉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