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尚春萍
逃离舒适圈这个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年轻人争着吵着要离开三、四线城市,奔向北上广;哭着闹着要离开国企事业单位,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这种精神在哪一個时代都适用。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适合在北上广打拼吗?所有人都应该离开舒适圈成就自我吗?“舒适圈”这个概念一直都在,大多数人都积极意识到应该走出舒适圈,却总在迈出那一步时徘徊。“究竟该不该走出舒适圈”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走出去是积极选择,而不走出去也未尝不可。
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一句高频的话,“舒适圈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这里却什么都没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诺·罗斯福也说,“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让你恐惧的事情”。著名领导学畅销书作者、励志演说家杰克·坎菲尔德也说过,“当你选择停留在舒适圈内时,你常常会出现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现,又或者,你总是产生自我怀疑甚至罪恶等想法”。我曾经也非常相信这些名言警句背后的力量。然而,我大学同学的亲身经历则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学同学尹彤回国了,六年前她和爱人不顾家人反对,辞去高校老师的工作去了新西兰。用尹彤的话说,不要总在一个舒适圈里生活,长期下来会让自己失去斗志,只有奋斗来的人生才叫精彩。说实话,当初我也十分羡慕,也想像她那样,勇敢地逃离现在的生活。她到新西兰半年后,和我视频通话,当看见视频的另一端时,我大吃一惊,差点没认出她来。与北京偏干性气候不同,新西兰长年处在阴雨性天气下,因此气候格外潮湿。尹彤全身长满了湿疹,而且在国外,想买到抗生素类的药品是非常困难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尹彤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撑。想到曾经的尹彤,在国内发个烧都要叫苦连天发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长期忍受浑身痛痒是怎样的煎熬。尹彤说,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新西兰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然而她和爱人根本融入不到当地人的圈子里,正可谓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兰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个孩子。但是由于当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爱人的收入还没达到可以雇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硕士毕业的尹彤只能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独自承担家里的一切工作。为了两个孩子,尹彤总是自己安慰自己,“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然而,这一天还是没有到来。六年后,尹彤和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因为父母身体多病,身在国外的子女无法尽孝,这种长期心理上的折磨让尹彤后悔莫及。她回国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舒适圈是指我们所处的一种令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或状态,这种缺乏危机感或焦虑感的状态往往来源于我们习惯的环境,熟悉的人或事。而当我们呆在舒适圈的时候,会产生类似于惰性的阻力,让我们难以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因为舒适圈里有最大化的安全感,和最小程度的压力、焦虑和危机感。
舒适圈的概念来自于1908年的一个心理学实验。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相对舒适的心理状态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表现,但是,只有当我们增加一点压力时才能达到最佳的表现。这些适当增加的压力就是最佳焦虑值,也是我们心理舒适圈的外沿。
为了实现自我成长,我们总是被建议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和恐惧感,才是自我成长的最好方式。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生,是从你开始迈出舒适圈开始的。然而,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让我对这种说法越来越反感。
许多人都认为,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走安全路线是一种自我破坏的选择。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不得不认为,如果哪一天没有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话,我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然而,当我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推出舒适圈时,最终却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觉。
几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挤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这还只是单程的时间。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的皮质醇,是我仍然坚持不懈的唯一因素。我小时候成绩优异,大学也是班里的尖子生,毕业后又顺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个时候的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在家里人看来,我的身上自带着优秀的光环,彷佛我就是他们心目中成功的典范。然而,在内心中,我却有满满的挫败感和无助感。根据自我成长思维,我把自己的这些感觉和想法理解为自己还不够完美的真实写照。如果我知道我还可以更努力的话,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更有动力,也会更加努力。“我只需要再努力一点,”我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在自己的舒适圈外,肯定会好起来的,我只需要慢慢调整”。
但几个月过去了,我内心里的无助感却有增无减,而且还出现了额外的情绪和压力。
每天,生活中都布满了恐惧的事情。会不会出现什么危机?还会不会再出现紧急情况?今天早上又有什么新项目?这些想法,甚至开始影响到我的个人健康了。
按理说,根据这些励志名言,面对自己的恐惧,应该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成长。然而,我都快三十岁了,却每天像一条咸鱼一样,累得躺在床上一点都不想动,有时候还会产生心悸或者做夜梦的情况。以走出舒适圈之名,来逼迫自己不断成长,让自我牺牲到了差点筋疲力竭的地步。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不那么累的工作,并退回到外人所谓的舒适圈里。舒适圈之所以存在,原来是为了保护自我的安全。从字面上来讲,舒适圈可以理解为一个理想的环境。但从心理角度而言,舒适圈则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并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环境。后来,我慢慢发现,在舒适圈里,也同样有我可以为之追求奋斗的东西,只要我想,也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许多鸡汤文大肆宣扬“离开舒适圈才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在2009年,著名英国管理学家阿拉斯代尔·怀特就曾多次称,“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实际上是压力管理”。怀特认为,焦虑是一种有效进行效率管理的辅助工具。而根据2017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篇论文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实验性依据来支撑怀特的观点。
不过,这篇论文的作者提到,“尽管没有实验性依据,但通过压力来进行效率管理,仍然是大多数管理学书籍中鼓吹的一种方法”。然而,与上述观点大相径庭的,是20世纪早期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定义的“核心发展圈”理论。维谷斯基所称的核心发展圈,本质上和舒适圈的定义没有大的差别。他认为,在核心发展圈内,我们可以更好更健康地逐步成长。对小孩而言,他们还可以自然地习得新的技能。
对我而言,它意味着我要故意地接受挑战。不过,在接受挑战之前,我必须深思熟虑并且精心准备。也就是说,在接受挑战前,我对自己的优势了然于胸。经历过把自己逼迫到心力交瘁、影响健康的地步过后,我才意识到,我还是不喜欢默默地忍受一切。通过认清并且认可自己的舒适圈,我会进一步考虑某个环境是否会影响甚至威胁到我的健康;而通过极力维护自己的舒适边界,我可以轻松地摆脱焦虑,并且置身于一个自我感觉非常安全的地方。
如今的时代,对时间和注意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当我们面临过多压力时,舒适圈其实是触手可及的避风港。在舒适圈的臂膀之下,你可以自然地展现自信、拾得动力,同时还可以清晰地思考。当我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应对自己的不舒适时,时间自然而然地都花在了你的重要事项上。如果把逼迫我们走出舒适圈比作从飞机上高空跳下,那么選择停留在舒适圈内的人,则是在默默地添砖盖瓦,为自己建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从而不断地茁壮成长。
在舒适圈中,我们有足够的动力跳起来,去摘那个比自己高一些的苹果。虽然那些不熟悉的外界刺激和新鲜的事物会把我们拖离舒适圈,但是在我们渐渐克服了这一点不舒服的感觉后,我们的舒适圈也随之扩大了,通俗来说就是成长了。不过,如果我们要摘的苹果超出了自己的身体极限,也就是在舒适圈上增加的压力值爆表,那就可能进入了恐惧圈。在这个范围内,我们的身心都还不具备接受这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会出现发挥失常。所以,走出舒适圈需要把握好度,否则物极必反。
为了追求最佳表现,逃离舒适圈真的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教育学家认为,把学生放置在高压环境中虽然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但是压力本身依然是有破坏性的。如果能够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才可以收获最好的学习状态。
当然,也有人是逃离舒适圈的忠实追求者。我身边有一位成功的年轻创业者,在他的一项调查中,他发现,那些越愿意尝试突破自己舒适圈的人,越容易获得成功。他总是说,如果没有走出舒适圈的那一步,人类不可能完成生命中很多看似正常的事情,比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工作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圈,而有的人也会渐渐缩小自己的舒适圈,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还未拥有的东西,就必须去做你还未做过的事情。
如果你想尝试扩展自己的舒适圈,可以考虑以下建议:在安全范围内做一个脑子一热的决定,不要花太长时间纠结考虑。先迈出一小步,比如说,如果你不敢当众演讲,可以先在熟悉的朋友面前练一练。哪天心情好的时候,试试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一天的生活,比如换一条路线回家。逃离舒适圈的终极意义在于,发现自己还能做什么。这代表着机会和尝试。逃离舒适圈并不是一个没有回头路的选择,而是在对身心都合理安全的范围内,多划掉几个自己曾经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
当然,是否逃离舒适圈,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意愿。总有那么一类人,天生自带光环,精力充沛,喜欢接受挑战。对于这一类人,舒适圈就像一个牢笼,会禁锢他们的思想和创新;然而,有的人却只能找到一个舒适圈,在里面安稳地经营,如果跳到外面,会立马手足无措。所以,我们不必看低那些追求安稳的想法,更不必鼓吹那些无畏的奋斗和牺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