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知足不贪,安乐常在

时间:2024-04-24

毛世英

在追求幸福安乐的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无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但若贪而不知足,不懂得知足知止的必要和益处,则会导致欲望炽盛、心理失衡,引发种种难以意料的灾祸,令人陷入痛苦深渊。必须认识到贪不知足的严重危害,理性保持良好心态,将人生当成一种知足去贪、无我利他的修行实践,才能不断获得幸福感。

不懂得知足知止难获幸福感

威尔·鲍温是发起“不抱怨”运动的当代美国励志大师。几年前他曾到中国旅行,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亿万富翁邀请他共进午餐,这位富翁是一名四十岁出头的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在交谈中表现出对其企业成长的一种极大自豪。通常人们会认为这样的富人肯定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出人意料的是,用餐时,这位企业家倾身向鲍温用不流利的英语低声说道:“I'm not happy.(我不幸福)”眼神里透着哀伤,仿佛是在恳求其帮助。由于翻译和时间的关系,鲍温无法深入了解其苦衷,但却从中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他后来在书中发问:“为什么这么富有的人,以及其他拥有诸多幸福理由的人,内心却在苦苦挣扎,无法享受人生?”鲍温大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中国现实生活中较有普遍性。它表明: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定拥有幸福感,幸福感作为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与财富和金钱多寡无关。

从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问题并不新鲜,其实就属于知足常乐、贪欲致祸的古老话题,但却从未过时。重温古人有关知足与幸福关系的思想,我们从中可获得有益的精神启迪。例如:古代大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三处论述:“知足者富”;“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司马迁的《史记》中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佛遗教经》中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古希腊大哲苏格拉底也说过:“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莎士比亚也说过:“轻浮和虚荣是一个不知足的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这都是在说知足会通向幸福,不知足会走向欲望的反面。

东西方文化中这些颇为相似的观点,其实都来自对社会生活的经验观察和概括,有着超时代的普适性。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悲喜剧,可说是以现代生活方式给予了证实和说明。且不提近年来有多少高官巨富因过度贪婪而作奸犯科、葬送人生,就是普通人因不懂知足知止、在消费享受上争相“与时俱进”,结果没获得多少幸福感,却背上沉重的烦恼包袱。像年轻人在大城市贷款买房,等于以透支美好的青春或父母晚年的安乐为代价;买了车,随后而来的则是加油、维护等多种费用,以及停车难、交通拥堵等烦恼。而一旦发财致富,烦恼和压力则如“魔高一丈”般增

长,例如:如何保住资产并增值成了个难题,因投资不当而赔本的例子实在太多,像股市中“开奔驰进去、骑自行车出来”的人就能构成一个庞大队伍,更有人贪欲恶性膨胀,最后却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

在追求无我中破除不知足的贪执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说,一个人对功名利禄的贪执、不知足,会强化自我中心心理,并引发种种不良或病态的心理出现,例如:

吝啬心,极看重钱财的积聚,他人有求一毛不拔;

掠夺心,意欲对他人或公家的财产名誉巧取豪夺、据为己有,如暴力拆迁、霸王条款等;

偷窃心,坑蒙拐骗、造假盗名、假公济私;

钻营心,唯利是图,处心积虑谋划如何钻规章制度的漏洞;

虚荣心,借功名利禄炫耀于世,自欺欺人;

攀比心,有了一定的名利资本就与他人相比,想着如何提升地位;

嫉妒心,恨人有、笑人无,见人成功就难受,盼其倒霉;

侥幸心,希望像买彩票一样发横财,贪占公物也妄想无人知晓;

恐惧心,如股民一般担心钱财名声会突然受损;

怨恨心,遭到些许障碍就怨天尤人,利益受损就欲报复;

无耻心,良心为贪欲所蒙蔽,见利忘义、权色交易都无所谓。

这些不良心理及其导致的心理失衡显然承载着可怕的负能量,若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酿成社会心病,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可以说,贪心不知足的心理根源,就在于对自我的强烈执著,正是这种执著导致了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贪婪吝啬、傲慢虚荣、狂妄无耻、嫉妒仇恨等恶劣心态。我们要实现幸福的人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破除不知足的贪执。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所信奉的一句座右铭,他时常挂在嘴边提醒自己,也常讲给别人听。其中,“建立自我”是指要建立自身尊严,自强自立,实现个人理想;“追求无我”是指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和光同尘,和睦相处,使大家能够接纳你、喜欢你。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这句话实际上构成维持心理平衡、构建理想人格的一个基本原则。

事实上,建立自我是每个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尽管每个人生来就有朴素的自我意识,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则需要成熟、理性的自我意识,这意味着做人应具备自尊自重的人格,明白该以何种角色服务社会,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由于人们与生俱来的贪心私念构成服务社会、完善人格的最大障碍,因而还需要追求无我,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破除贪心私念,使自我在服务奉献的道路上达至较高的人格境界。古人推崇“舍得”哲学,强调有舍才有得,按此道理,追求无我正是一种“舍”——尽可能舍弃种种私心贪欲,舍弃一切对自我的执著,如此必将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位,并促进自我价值的圆满实现。因此,建立自我与追求无我对于构建幸福人生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双翼。相比之下,现实生活中贪婪不知足的人,不懂得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行事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结果只能是在狭隘自私的道路上滑向痛苦的深渊。

思苦知足知福,不攀比不计较。贪心不知足,实质是对自我利益合理限度的非理性超越,而攀比、计较、虚荣等则构成唤起贪欲并相互促进的重要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其实都是在拿自我现状与更高的物质标准进行比较,不自量力地将幸福标准定位得太高,就成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痛苦烦恼也由此滋生增长,当今社会许多人感到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正在于此。相反,若与物质生活的低标准做比较,则会产生知足常乐的幸福感,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孔子的大弟子颜回,一篮干粮、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够用即可,别人都为他担心,他却自得其乐。

我们要提升幸福感,就要联系实际将幸福标准定位合理,而且要经常通过思量苦境来培养知足知福的心态,以抵制当今虚荣攀比风气的影响。如清代石成金先生所作的《知福歌》就强调思苦而知福:“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 责编/王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