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银行特许权价值、风险和竞争——来自于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

时间:2024-04-24

尚文程,刘 勇,张 蓓

(1.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中国光大银行 计划财务部,北京 100033;3.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43)

一、引 言

银行业由于其众所周知的外部性,以及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的性质,一直受到各国较为严格的监管。尽管如此,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当其冲受到人们关注的就是银行业。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始于雷曼兄弟银行的倒闭,进而波及整个银行金融系统,之后迅速由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而中国商业银行业由于受到国家较为严格的管制,或者说处于国家的隐性保护之下,这些保护在使得它们一方面免受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激励,致使国内银行被潜在的不良贷款问题所影响,银行的稳健性也较受关注。因此,如何从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如何更好地打造中国的稳健的银行业,成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设置了诸多准入门槛,也对银行的经营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银行必须满足这些条件并且遵守相应的规定,才可以从事经营活动,进而获得利润。银行的营业执照是银行创造利润的前提条件,那么银行营业执照自身就具有了价值,这就是银行特许权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银行业特许权价值、风险承担和竞争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了竞争对风险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关于银行特许权价值来源和含义的研究,最初是Buser等,他们认为银行特许权价值是获得银行经营许可证,所付的租金,也就是银行购买金融特许营业许可证的价格[1]。后来Guttenlag和Herring认为银行特许权价值等于银行从不完全的垄断市场、规模经济和声誉等方面获得的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期望未来净收入的现值,且伴随银行的倒闭而消失[2]。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银行受到的准入限制和地域限制等逐渐放宽,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始提供贷款的替代品,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与市场相关”的特许权价值逐渐贬值,在银行特许权价值中已不重要,而“与银行相关”的特许权价值成为决定特许权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3]。

自从银行特许权价值概念提出来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针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其与银行的冒险动机密切相关。Chan等认为竞争越激烈,银行越不能从优质客户身上榨取消费者剩余。银行既然已知获利较低,就放松对潜在借款者的考察,最终导致信贷质量下降[4]。

在经验研究方面,Galloway等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恶化,以及1977—1994年间银行事前风险承担动机和事后风险行为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特许权价值的银行存在自律效应,而低特许权价值的银行承担了更多风险[5]。Gropp和Vesala以欧盟银行1991—1998年的数据为样本,Konishi和Yasuda使用日本银行的数据,都独立论证出了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之间的负相关性[6-7]。Salas和Saurina应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了西班牙的银行体系,发现较高的许可证价值与较低的信贷风险相关[8]。

之后关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研究,倾向于考虑特许权价值的发展趋势。其一般结论是银行的特许权价值有下降的趋势。陆前进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发展趋势,预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放松,外资银行陆续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必将面临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9]。然而,目前国内的银行特许权价值的研究尚比较少,大多也集中在对特许权价值的测算、对比和影响因素方面,对中国银行业特许权价值和风险的关系的理论研究较少。

Boyd 和Nicolò[10]修正了 Allen 和Gale[11]的研究方法,认为银行在贷款市场和存款市场的市场力量都增加时,该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小,那么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银行,就会采用高利率政策,提高自身产品的定价。同时获得高利率贷款的借款者,面临道德风险问题,会投资高风险的项目,有可能导致更大的还贷困难,进而危及银行的稳定。也就是用银行的数量表示的竞争和风险之间存在一个单调递减的关系。

Hellmann等认为199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促进了竞争,降低了利润率和国内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日本金融体系的衰弱[12]。Salas和Saurina利用Keeley的理论,验证了在西班牙的情况,发现托宾的q和偿付率和不良贷款率之间有一个显著并且稳健的关系[8]。市场力量越大,银行偿付率越高,不良贷款率越低,信用风险越低。相对地,Jayaratne和Strahan用资产回报率、权益报酬率等表示银行绩效,对美国银行的地域扩张进行了限制,发现当允许全国范围开设省级银行分支时,贷款损失显著降低[13]。所以,适当地增加竞争会对特许权价值有反作用。不过,Dick验证了放松银行管制会显著地正向扩大贷款违约率。

Claessens和Laeven验证了表现银行集中度的C5和H统计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4]。回归的稳健性分析表明集中度和H统计量的关系是不显著的,使用银行的集中度或许不能很好地表示银行的竞争情况。Levy和Micco同样使用了H统计量来测量竞争程度,发现在8个拉丁美洲国家,竞争越大,银行风险越高[15]。

国内关于特许权价值和银行风险关系的研究,从定性的角度来看,主要有:陈志英根据特许权价值的概念,引入了银行运营价值的概念,对其不确定性、依附性和易变性等特性进行定性分析。提出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不但关注运营价值的管理问题,还要加强保护运营价值和特许权价值[16]。陆前进从微观经济学视角研究特许权价值,认为特许权“在本质上是银行凭借其特许地位取得的经济租金”,进一步简化了特许权价值的计算公式[9]。另外,他也对特许权价值与银行风险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结论特许权价值的变化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些初期的研究,都是从银行特许权价值是否和如何影响银行的冒险行为角度,后来的研究侧重从反向的角度,考察银行的冒险行为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而且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银行冒险动机越强,银行特许权价值越小。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银行承担的风险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近年来的经验研究逐渐增多,代表性的有:韩立岩和李燕平采用了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特许权价值在中国,对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而且不同银行的个体特性与差异并不能抵消这种影响。但是在变量中加入隐性存款保险后,特许权价值对风险的影响系数剧减,这在国际上银行特许权价值研究上,还是首次出现该问题。接下来又将银行分类,分成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然后分别检验各类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和风险关系,发现各类银行都已涉及隐性保险问题,特许权价值已不能发挥控制风险的作用[17]。

周文也得出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风险有负向影响的结论。他采集了15家商业银行数据作样本,统计方法是面板数据二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发现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各个影响风险的因素变量都不显著。但是本模型得出了其他几个重要结论:如果使用银行资本作为衡量银行规模的变量,那么银行规模显著反向影响银行风险,而且,外界的监管对上市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仅仅对非上市的银行才有显著的风险控制效应[18]。

三、理论假说和变量选取

特许权价值理论认为,银行的冒险动机或甘愿承担的风险是与其特许权价值密切相关的,总体来看,银行特许权价值与其甘愿承担的风险呈负向关系,即如果银行面临的特许权价值高,那么就没有动机采取冒险行为,承担的风险就低;如果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较低,就有可能激发其参与冒险行为,承担更大风险。风险转移理论主要考虑了银行市场力量方面的竞争,银行业竞争越小,银行的市场力量越大,贷款利率设置越高,借款者的道德风险导致了违约风险越大,金融体系越不稳定。若银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每家银行的市场力量较小,从而贷款利率竞争大,利率较低,借款者违约风险也较低,金融体系较稳定。从而,银行业竞争与风险呈负相关关系。

Martinez和Repullo(MMR)提出的理论认为,通过使借款公司个体间违约概率的不完全相关性控制,当银行业竞争较小时,市场力量大,设置的市场利率高,违约风险大[19]。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高利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银行从不违约的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收入较高,另一方面道德风险使得部分借款者未能还贷,违约风险高,造成坏账。这样就存在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从履约借款者手中获得的高回报可与从违约者手中损失的贷款额相抵,那么银行的风险不见得那么大。所以,在竞争较小时,银行风险较小。这样,银行业的竞争与风险的关系就近似于倒U型曲线关系。

本文选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NPL)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表示银行承担的风险程度。因为,第一,BND模型和MMR模型的数据都是采用的银行发放的贷款总额和其不良贷款率;第二,对大多数银行来说,尽管存在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但是信用风险始终就是其最大的风险,信用风险带来的坏账占总坏账的绝大多数。所以,采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表现银行承担的风险,既合乎外国的研究范式,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本文将对上述两种假说进行检验,主要看表示竞争的解释变量和表示风险的变量的估计性质。

表1 银行的贷款收益表

假设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是r,视作无风险报酬率。对于风险中性银行的贷款的边际成本MC就是利率R,并且R满足无风险贷款的收益=期望的还款额,即:

这样即可算出边际成本,进而可以推算出银行的勒纳指数,其中无风险利率r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

其次,本文还用测量了标准的集中度变量,即5企业集中度,C5(按总贷款计算)来表示银行业的竞争情况。根据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数据,将它们各年度贷款额除以当年度全行业总贷款额之比作为贷款方面的企业集中度。

除了上述解释变量之外,在控制变量上,考虑到银行作为社会经济体的一部分,势必与国内经济甚至国际金融形势的总体走势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在研究银行的竞争与风险关系时,加入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那么选择GDP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之一,代表宏观经济周期因素对银行风险的总体影响。

考虑在银行业内部,不同银行的效率必有差异,每家银行的资金基础、历史沿革、管理风格、运营效率、理念定位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某种程度上也必然造成了银行的风险差异。所以,引入银行工作效率的总资产净利率ROA、银行基础规模的银行的年贷款额SIZE、该银行本年度运营状况的存贷比例 (贷款额/存款额)RLOAN等控制变量,表示银行的个体差异和特征。这些特征也可以用来测度和银行有关的特许权价值规模。

四、数据来源和经验结论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是中国各上市商业银行自2006—2010年的60个观察数据,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的年报及资产负债表,获得年度发放贷款及垫款额,来表示当年的贷款额;对于本年度发生的坏账额,本文采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一般风险准备”来表示,一般风险准备准确定义是指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弥补亏损的风险准备。可以近似视为坏账准备。

通过中经网产业数据库,查找到相关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日)Shibor,作为无风险的贷款收益率;结合中经专网查得的1年期法定贷款利率,来计算每年的勒纳指数。

对于经济周期对银行风险影响的控制变量,选取当年和前一年的GDP增长率来表示,分别记作GDPG和GDPGD,其中GDPGD是一个滞后变量,滞后GDPG一期。最后,使用万得资讯金融终端,查找每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获得总资产净利率ROA、银行的年贷款额SIZE、存贷比例 (贷款额/存款额)RLOAN等表示每家银行的个体差异,以上均为银行的控制变量。

表2 各变量符号、意义及数据来源汇总表

2.模型

根据前文文献讨论,本文为了检验中国银行业是满足风险转移假说还是MMR模型的U型关系假说,建立如下总体回归方程:

i表示第i家银行,t表示该年份,t-1表示前一年。

普遍来看,银行系统的风险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还贷意愿的心理定势,借款者的还贷行为可能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前一期的还贷率的影响。第二,技术和制度的因素,本年的不良贷款率中可能有部分不良贷款,是发生自前一年甚至过去的借贷行为,由于种种原因在本年才被确认为不良贷款,这就与去年的不良贷款率息息相关。相关解释详见 Salas和Saurina[20]对西班牙情形的阐述。

本文考察的最重要的变量是竞争程度,此处使用上面方法计算得来的勒纳指数LI表示。银行销售的主要产品就是贷款,银行的LI测度了其在贷款市场上自身产品市场的市场力量和竞争力。同时,也在回归中引入LI2,这主要是为了验证MMR模型的结论,考察竞争与风险的关系是否是线性关系。如果LI和LI2的系数异号,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竞争与风险的关系必然是二次关系,U型或者倒U型。

在模型中,如果表示竞争变量的系数σ1和σ2均为正,而且显著的话,那么支持了风险转移理论,激烈的银行竞争使得各家银行的市场力量较小,勒纳指数较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增大,银行风险扩大。相反地,如果σ1和σ2都是负的,而且显著的话,较低程度的银行竞争带来了银行业的低风险,这也就支持了特许权价值理论。如果σ1是显著的正数,σ2是显著的负数,那么结果就是U型走势,支持了MMR模型的观点。

3.回归结果

对模型公式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表3所示的回归结果。其中,LNRTD表示滞后一期的LNRT。

表3 基于勒纳指数的银行业竞争与风险的回归结果

观察表3中数据可以得出,勒纳指数对风险的影响系数是17.25,说明银行的市场力量竞争力越大,它承担的风险越大,资金链越有可能出问题。与此同时,LI2的参数估计量是-20.97,明确说明LI与LNRT不是线性关系。将估计量带入模型方程,暂时忽视其他变量,主要考虑竞争对风险的影响情况,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其中,0<LI<1,在 [0,1]区间内,做出LI对LNRT的近似拟合图像如图1所示。

图1 LI对LNRT的近似拟合图像

该拟合图像直观地表示了以勒纳指数表示的市场力量对银行承担的风险的影响。对于在同一个银行市场里的多家银行,勒纳指数位于0.4附近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最大。勒纳指数很小或者很大的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代表的风险系数很小。这意味着,当银行的竞争程度较低时,现有银行的勒纳指数颇高,那么对应的银行系统较稳定,风险小;当银行的竞争程度较高时,现有银行的市场力量较小,勒纳指数较低,那么对应的银行系统也较稳定,风险不大;只有当银行业的平均勒纳指数在0.4附近时,银行系统面临的风险最大。

应用前文的研究理论,该结论可以套用MMR理论的结论,在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时,LNTRD对LNRT的影响系数是0.72。所以当上一期的不良贷款率比较高时,当期的银行系统风险也有高的趋势;当上一期的不良贷款率比较低时,递延效应对当期的银行系统风险有约束作用。

当经济走势强劲的时候,社会可投资的渠道多,对借款者的偿还能力评级较高,同时借款者也更有可能偿还贷款,道德风险因素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自然大幅降低。对于贷款期限超过1年的中长期贷款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滞后一年的 GDP增长率上,回归结果中,GDPGD的系数估计是0.09,虽然很小,但是为正。也就是说,假如去年的GDP增长率增加,总体经济形势很好,那么对当年银行系统的风险具有轻微抑制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净利率ROA对银行风险呈正向作用,说明利润率高的银行,风险掌控地好;利润率偏低,效率低下的银行,其风险水平也很高。这从正面肯定了优质银行具有稳健的风险控制系统,所以适度鼓励银行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对银行系统的稳定有利。

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SIZE对银行的风险有正向影响,其系数估计量为0.001。大型银行的贷款业务多,每年的贷款总额大,所以不良贷款率较大。也就是对于大型银行来说,总的放贷额度很大,难免对借款者的资质审查等出现困难,进而提高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风险比小银行大。

银行的存贷比RLOAN是指当年的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与贷款总额成正比,与存款总额成反比。对于银行来说,贷款是银行销售的产品,存款是其吸收的资产,那么理论上来说,增加放贷量是提高银行利润率的手段,根据上文讨论,利润率高的银行,风险越小;增加存款量也是稳定银行运行的措施,那么存贷比的变动如何影响风险有待于实证的模型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了,存贷比的系数是-0.01,对银行的风险呈微弱负向影响。但是数值太小,可以忽略。

总体来说,调整后的R2值为0.86,比较接近于1,拟合优度较大。对各解释变量进行t检验后发现,滞后的不良贷款率、勒纳指数及其平方、GDP增长率和滞后的GDP增长率绝对值大于2,通过了t检验,所以它们都是显著的。F统计量值为38.28,可见整个模型方程式是显著的。

五、总 结

本文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风险的关系,到底是竞争激烈的银行市场其系统风险大,还是竞争小的银行市场风险大。银行的竞争选取产业组织理论中表示市场力量的勒纳指数来表示,银行的风险采用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表示。同时兼顾经济周期和银行自身个性能力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回归模型中,加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银行的总资产净利率、贷款总额和存贷比等变量。本文通过对中国14家全国性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的相关各项指标,得到60组样本,通过计量回归,各变量都显著。模型回归的结果是勒纳指数位于0.40附近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最大。勒纳指数很小或者很大的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代表的风险系数很小。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当银行的竞争程度较低时,现有银行的勒纳指数颇高,那么对应的银行系统较稳定,风险小;当银行的竞争程度较高时,现有银行的市场力量较小,勒纳指数较低,那么对应的银行系统也较稳定,风险不大;只有当银行业的平均勒纳指数在0.4附近时,银行系统面临的风险最大。该结论可以用MMR理论加以解释,那些市场力量很大和很小的银行,承担的风险较小,而其勒纳指数位于中位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最大。

基于以上结论,对中国的各家银行来说,超大型和极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系数一般比较低,推测其原由,可能是超大型银行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支配力量,具有较高的定价能力,各部门工作高效率,业绩好,人才充足,它们进行的稳健性投资质量比较高,回报稳定;小型商业银行多受地方政府大力扶植,在对外投资和吸收融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小型银行的人员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管理机制高效,银行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低,应用勒纳指数的计算公式所得的勒纳指数较大,同时其经营风险也较小。

对于整个中国银行业来说,要么就建立一个类似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行业,只允许几家国有银行,进行所谓的寡头竞争,这样,由于监管的严苛,每家银行的风险系数都比较低;要么建立一个高度市场化、自由化、商业化的银行体系。显然,历史不能倒退,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出路在于后者,即建立一个倡导自由金融定价机制,鼓励地方性、区域性银行的股份制转轨,大力引进外资银行的银行系统,吸收和借鉴先进卓越的管理经验,将我国银行业引导成为一个竞争力强劲、自主多样化经营、富有生机、金融创新力十足、稳健高效的行业。

[1]Buser,S.A.,Chen,A.H.,Kane,E.J.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Regulatory Policy and OptimalBank 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e,1981,36(1):51-60.

[2]Guttenlag,J.,Herring,R.The Insolv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Assessment and Regulatory Disposition[A].Grises i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ructure[C].Paul Wachtel,Lexington:Lexington Books,1983.99-126.

[3]李艳,张涤新.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3):40-45.

[4]Chan,Y.S.,Greenbaum,S.I.,Thakor,A.V.Information Reusability,Competition and Bank Asset Quality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86,10(2):243-253.

[5]Galloway,T.M.,Lee,W.B.,Roden,D.M.Banks'Changing Incentiv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isk Taking[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7,21(4):509-527.

[6]Gropp,R.,Vesala,J.Deposit Insurance and Moral Hazard:Does the CounterfactualMatter? [R].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2001.

[7]Konishi,M.,Yasuda,Y.Factors Affecting Bank Risk Taking:Evidence from Japan[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4,28(1):215-232.

[8]Salas,V.,Saurina,J.Deregulation Market Power and Risk Behaviorin Spanish Banks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3,47(6):1061-1075.

[9]陆前进.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分析及政策含义[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1-6.

[10]Boyd,H.,Nicolò,D.The Theory of Bank Risk 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J].Journal of Finance,2005,60(3):1329-1343.

[11]Allen,F.,Gale,D.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4,36(3):453-480.

[12]Hellmann,T.F.,Murdock,K.C.Stiglitz,J.E.Liberalization,Moral Hazard in Banking,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Are Capital Requirements Enoug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1):147-165.

[13]Jayaratne,J.,Strahan,P.E. Entry Restrictions,Industry Evolution and Dynamic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ommercial Banking [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98,41(1):239-273.

[14]Claessens, S., Laeven, L.What Drives Bank Competition?Some InternationalEvidence [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4,36(3):563-583.

[15]Levy,Y.L.,Micco,A.Concentration and Foreign Penetration in Latin American BankingSectors:Impact on Competition and Risk [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Elsevier,2007,31(6):1633-1647.

[16]陈志英.银行运营价值的特点及其对银行危机处理的影响[J]. 学术研究,2002,(5):49-51.

[17]韩立岩,李燕平.中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J].金融研究,2006,(12):82-91.

[18]周文.影响银行冒险行为的因素——来自我国银行业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5):38-43.

[19]Martinez,M.D., Repullo, R.Does Competition Reduce the Risk of Bank Fail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10).3638-3664.

[20]Salas,V.,Saurina,J.Credit Risk in Two Institutional Regimes:Spanish Commercial and Savings Bank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22(3):203-224.

[21]刘勇,尚文程,穆鸿声.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2]吴秋实,李兆君.银行业竞争、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65-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