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

时间:2024-04-24

郭晓丹

摘 要:本文报告了在全球创业观察(GEM)研究框架下,对辽宁省创业环境的调查研究结果。研究依据GEM统一的专家调查问卷,访谈了辽宁省8个主要城市150位专家,对有关辽宁省创业环境中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培训、研发转移、商务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开放和文化规范九个方面因素的问卷数据进行解析和与中国均值的比较,同时结合辽宁省创业环境的客观现状和变化趋势对省内创业环境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论认为辽宁省的创业环境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好,其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支持不足、教育培训覆盖范围狭小、技术转化渠道不畅和创业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四个方面,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GEM;创业环境;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1-0024-08

一、引 言

创业指企业的创立和现有企业的再创建,活跃的创业活动能够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带来增长的活力,为社会意识带来进步与创新精神,同时也为创业者本人带来巨大的财富。创业活动作为社会性活动的过程,不仅是人们有意识的决策和选择,还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实践和研究表明创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本文基于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的研究框架,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辽宁省8个主要城市进行创业环境的调查研究,解析辽宁省创业环境与中国平均水平的差异与问题,提出优化辽宁省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创业与创业环境的研究可以追溯至Contillon(1755)把意为“创业者”的“entrepreneur”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便悄然展开了(Say,1832;Knight,1921;Schumpeter,1934)。然而创业研究真正的兴起则要推迟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时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经济体系、市场环境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创新和创业被广泛地讨论开来,创业研究迅速打破了持续两百多年的沉寂,创业理论大量涌现且异常活跃。(Kirzner,1973;Kihl Strom & Laffont,1979;Conner,1991;Kirzner,1997;Alvarez & Barney,2000;Shane & Venkataraman,2000;Busenitz,Page West Ⅲ,Shepherd,Nelson,Chandler & Zacharakis,2003;Ardichvili,Cardozo & Ray,2003),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环境成为创业研究关注的焦点,三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创业活动的重要内容[1]。单就创业环境而言,指的是创业过程中与创业行为发生联系的、做出决策所需考虑的各种因素的组合[2],是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有机整体[3],并且创业环境与创新环境的内涵十分接近。

从创业环境界定中不难看出,创业环境是由若干环境要素构成的。很多学者对创业环境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Bruno和Tyebjee[4]提出了12个创业环境构成要素。Porter从特定行业的角度提出了创业环境的5个构成要素,包括进入壁垒、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状态、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还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还价能力。Gnyawali和Fogel[5-6]认为创业环境包括创业服务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文化环境等。Grundstén[6]则把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分为感性环境要素和理性环境要素,其中感性环境要素包括社会的认可、社会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创业楷模的示范等;理性环境要素包括融资的可期望度、商业机会的可获性以及五类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社会资本、市场的接近)的可用性。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共同发起的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研究项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国家经济增长模型,其中综合了以往关于创业环境构成的研究成果,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分为一般环境条件和创业环境条件,至此GEM研究对创业环境构成素有了一个较明确的界定,其概念模型认为创业环境包含9个方面要素,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7]。目前GEM概念模型及其创业环境的评价框架已经广受认同,GEM研究项目已经获取了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在中国也有16个主要城市取得了基于GEM框架的创业环境调查结果。因此,应用现有的GEM模型框架进行地区创业环境的研究,不但可以利用其较为完整的研究指标体系,同时能够进行地区间环境差异的标准化比较,以对本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本文即是应用GEM的模型框架和统一的专家问卷,对构成辽宁省创业环境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比较。这一框架下的研究在全国多个省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辽宁省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对于解析和掌握辽宁省创业环境的现状,补充全国创业环境研究的基础数据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本文利用GEM统一的专家调查问卷,访谈了辽宁省8个主要城市150位专家,通过最终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对辽宁省的创业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与比较。

GEM的专家调查问卷依据GEM创业环境框架,设计为3个部分,覆盖创业环境条件的9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每个问题都是肯定性命题,随附有7个选项,受访专家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认同程度赋予1—5不同的分值,1表示该命题在本地“完全错误”,2表示“比较错误”,3表示“既不正确也不错误”,4表示“基本正确”,5表示“完全正确”;同时附另外两个选项A与B,A表示“不知道”,B表示“问卷问题不切实际”,此两类结果在数据处理时排除在得分之外。肯定程度越高的选项则分值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创业环境条件越好,3分为中性,3分以下为否定评价,3分以上为肯定评价。第二部分是3个开放式问题,由受访专家分别列出限制创业活动和促进创业活动的3个因素、改善创业环境的三条建议。第三部分是受访专家的背景材料。

本次研究的问卷调查起止时间为2009年2—6月,接受访谈的专家分布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铁岭市和锦州市此8个城市除铁岭市外,为辽宁省14个城市中的前7大主要城市,其2007年生产总值合计占全省的92.05%,就业人口占全省的66.41%,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全省的经济活动概况。。这些专家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科级以上工作人员、金融机构负责人、研究机构和大学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从事相关研究的研究人员、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等)的负责人、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的负责人、企业成立不足42个月的企业家或高级经理人、潜在创业者等。他们对于本地的创业环境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9份,剔除无效问卷39份其中无效问卷包括以下情况:空白卷、关键数据缺失、数据极端化及数据自相矛盾等,此外凡在备选答案中选择A或B一次及以上者,均作为无效问卷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为73.33%。如表1所示。表1对有效样本的来源、年龄、教育程度、性别、工作类型等进行了人口统计特征描述,样本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三、辽宁省创业环境条件分析

我们通过GEM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影响辽宁省创业环境的9个方面的因素进行逐一评价,并将其和中国均值中国均值取自GEM中国项目2005年的研究结果。做比较,同时结合辽宁省现实情况和客观数据分析创业环境各方面的水平和条件。

1.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指的是创业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源的可得性,这是创业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有3种,包括创业者自有资金的投入、非正式投资(家庭、朋友以及其他人)和创业资本[7]。

由表2可见,受访专家对辽宁省在“金融支持”6个题项均未有肯定性的回答,这同全国的情况是基本相似的。同时,辽宁省在债务资金、个人资金、创业资本和IPO 4个方面分值均高于中国均值,尤其是个人资金方面表现明显(高于均值13.5%),同时政府补助的资金方面则低于中国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资金来源对创业活动支持的丰裕程度。

从现实状况来看,辽宁省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其一,非金融企业间的间接融资占比过高。而企业的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尤其是新兴创业企业更缺乏直接融资方面的渠道和基础。辽宁省累计已有13家企业发行了281亿元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企业数占全国的3%,发行金额占全国的1.69%。总体来看,与全国乃至东部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仍然较慢,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发行金额,在全国占比都较小。其二,民营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显著不足,截止2009年辽宁省上市公司数量为56家,其中国有法人企业35家,占总数的62.5%,国有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占全省上市公司总资产的89%,而民营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仅占一成。因此,虽然辽宁省上市公司的数量逐年递增,资本规模不断放大,但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支持仍然十分缺乏,这和我们通过问卷得来的结论是基本相符的。如表2所示。

而在银行贷款方面,辽宁省私营企业和个体贷款占省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总额虽然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所占比例仍较小,2009年一季度面向省内私营企业和个体的贷款增量仅占总增量的6.17%,大量的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境。可见,辽宁省对于创业活动的金融支持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民间资本的投入相对充裕,但来自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企业直接融资、上市融资等渠道需要进一步扩展。

2.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指促进创业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包括准入制度、税收、相关优惠、管制和其他各种规章制度。政府在促进创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直为各界广泛关注,然而政府政策是否能达到激励创业活动的目的则缺少定论。从GEM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针对新创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政策是低效的。

在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方面,辽宁的情况相对乐观,6个题项除管制的稳定性方面略低于中国均值外,其他题项分值均高于中国均值水平,新成立公司的优先性、获得许可的效率、税务负担和管制的稳定性方面都得到了受访专家的肯定性评价,说明辽宁省在扶持创业的政府政策方面是有富有成效并得到认可的。但新成立公司和成长型公司仍面临着很多不稳定因素,政府缺乏对新公司的政策倾斜,应付政府官僚机构、规章制度的阻力也比较大,制约了新创公司的快速发展。如表3所示。

近年来,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活动的政策,包括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006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6年)、营业税按月纳税的起征点由月营业额2 000元提高至5 000元(2008年)、对符合税法规定的小型企业、商贸企业小规模纳税人、高新技术企业减收所得税和增值税(2008年)、对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2008年)、高校毕业生创业,2年内按每年8 000元上限扣减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2009)等。这些创业政策从行政审批、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创业者一定程度的优惠,减轻创业负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创业者的信心,其激励和导向作用比较明显。然而本研究的受访专家也表示,目前省内的创业扶持政策仍部分停留在表面和企业开办阶段,而创业企业在经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尚未得到关注,年检难、扩大经营费用缺乏等矛盾突出,这需要辽宁省在鼓励创业政策的制订方面深入调研,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政府项目

政府项目作为创业环境的独立要素,是政府政策的具体化。政府项目不仅包括政府提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项目,而且包括政府为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从政府对新成立和成长型公司支持项目的有效性来看,GEM在世界范围内的统计结果都没有肯定性的回答,中国在这一项目上的均值也几乎为否定评价,仅有科技园和孵化器方面的回答达到中性。说明普遍而言,政府项目还没有对创业活动产生有效的作用。

辽宁省政府项目各题项的分值要大于中国的均值水平,肯定和否定评价各半。其中在科技园和孵化器方面得分相对较高。,据了解截止2008年末全省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14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累计毕业企业1 100家,在孵企业4 867家;在孵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9.12亿元;孵化器对于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农业等技术领域的创业企业的扶助作用明显。受访专家对辽宁省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在支持新成立的和成长型公司的工作方面的评价是倾向肯定的,这一水平要大于中国均值。

在“新成立的和成长型公司可以通过单一的代理机构获得广泛的政府支持”方面,辽宁的得分较低,说明省内缺乏统一的专门为创业者提供各项服务和咨询的机构,或者此类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服务创业者的作用。事实上,辽宁省省级的创业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类,包括辽宁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孵化)基地、辽宁省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和辽宁省青年创业基金会。辽宁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孵化)基地是遍布全省的创业服务机构,分为省级、市级和县(区)级三级,以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企业为载体,提供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和人才培训等服务。计划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孵化)基地达到150个,其中,省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达到50个,目前这一目标已基本完成。辽宁省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是辽宁省科技厅直属的事业单位,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贷款担保等服务性工作。辽宁省青年创业基金会是公募基金会,包括辽宁、沈阳、鞍山、营口四个办公室,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能力培训、创业场地、融资平台和综合服务,以其为创业者提供3—5万的资金支持和创业辅导为特色。可见,省内作为政府项目载体的创业服务机构虽各有特色和分工,但并未形成一站式的服务体系,也缺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阻碍了创业者寻求政策优惠和项目支持的渠道畅通。如表4所示。

4.教育与培训

教育和培训是指各个层次的教育培训在创办公司、管理新创公司和成长型公司方面的影响程度。教育和培训是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与创业相关的教育经历和技能对创业成功有着重要影响。

在教育与培训的题项中,辽宁创业环境的分值与中国均值相比,互有高低。辽宁省与创业相关的教育与培训情况中,阶段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一方面,辽宁省中小学教育无论在鼓励创造性、自立、个人原创方面,还是基本经济原理和创业教育方面的水平都相对较低,均为否定的评价。我国中小学教育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倡,个人价值、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在提供有关市场经济知识方面还十分缺乏。而发达国家则比较重视初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接轨,中小学教育中即已引入与创办公司相关的内容,这一差距的弥补只能依靠我国整个经济环境的驱动和社会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另一方面,辽宁省大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再教育对创业的扶助作用比较明显,均出现了肯定的评价,且评价值大于中国的均值水平。如表5所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