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主持人(本刊公众号主编张旭):很荣幸邀请到各位专家莅临此次的“首届营销江湖大会”,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渠道大变局,品牌商和新零售冲突再起!
崔德乾:首先,我想提个问题:处于营销大变革时代,中国营销能否站稳脚跟、走出去?原来的营销是从西方学的,也确实很有成效,改革开放40年实际上也是中国外来营销的40年。现在的中国,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可以说是碎片化时代,中国的企业实践,包括营销社群,有没有可能走出去?还是只适合中国国情?
俞雷:我觉得中国营销首先要有自信。今年(注:2018年。下同)8月份,我在波士顿大学读商业创新博士后,我的一位营销教授讲的东西对中国来说已经非常过时了。中国的营销水平绝对是全世界最顶级的(不包括理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行业基本上是做全球市场的,在别的国家确实具有普适性,包括华为在欧洲的运营商,也包括中国在亚洲、拉美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智能硬件都是非常先进的。
中国的国际化基本上有两轮。其中一轮是像TCL、创维、海尔等家电品牌销往海外。这些品牌在海外基本上做的都是低价位,这不能说它营销层次低,只是价格品牌没有做到一定高度。出现智能硬件以后,包括人工智能的产品,自产生起就是全球化了,而且是比较高端的(品牌),是能够与苹果、三星等品牌一較高下的,所以还是要有智能支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就是缺一些能够静下心来去总结归纳的人,这是我们的一个缺陷,老外的总结归纳也就是一些文字工作,只不过中国真正想教书的人还不是很多。
在营销应用层面上,即便是美国,跟中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中国营销就开始了。可口可乐、宝洁时代的那套东西,放到现在根本就不行。前几年做手机的时候,我们邀请可口可乐公司50多岁的一位老师,到公司总部给代理商上课,可他连智能终端都不懂。
田友龙:我认为新营销和新零售的“魂”在于营销理论的普适性,也是在看国家经济是否具有可见性。中国营销之所以能够输出一套普适性的体系,源于很多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以前是学习、模仿别人的方法,现在必须要创造,这就是中国营销理论诞生的根基。营销理论的诞生,一定是在企业总结、提炼和深化的基础上才能得来的。在互联网和电商这一维度上,中国领先全球很多,包括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我们可以从很多中国网络企业身上看到外国(企业)的影子,但是很多做法已经远远超过它了。在这个环节中,与营销、渠道相结合就能推动营销革命。
主持人:在渠道大裂变的环境下,传统品牌企业显得有些迷茫,原有的成功路径正在被破坏,传统企业想尽办法与新的路径相结合。但这个出路,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接下来将围绕这个话题逐步展开。杜总(杜建君),关于“渠道裂变,品牌商的出路”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杜建君:1995年我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结缘。2000年与《销售与市场》联合创办中国新营销传播网,当时就讨论互联网时代,中国营销怎么办?《销售与市场》该如何做?这是我们的旗帜和重要使命。当年8月份,我们在深圳发起中国首届新营销论坛,提出了“新营销”的概念。所以,今天所谓的新营销和新零售,2000年《销售与市场》已经给大家进行了一定的讲解,一是进入WTO以后,大量品牌进入中国,竞争加剧;二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三是传统渠道出现了强大的整合。其中,家电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国美、苏宁和上海永乐,它们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家电业出现了连锁化经营。后来我做咨询发现,有些企业还执着于传统渠道,像TCL一直在全国设立直营公司,关于直营网络的建设,每个中等城市都有一个经营部,TCL做到网络销售第一时营销人员达12000多人,这就是典型的旧时代成功的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难以为继。
在这种情况下,国美、苏宁发展起来以后,直接给一些新生品牌和小品牌带来了机会,比如浙江的方太和老板就非常成功,还有西门子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就是利用了国美、苏宁的连锁业快速发展。看待国美和苏宁的发展,就像“老虎和骏马说”。什么叫老虎?你没有联手过连锁业,你害怕它,它就是老虎;你利用它,它就是一匹骏马,带你前进。所以,进入WTO的前十年,连锁渠道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建材行业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都在进行全国布局。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的18年历程中,《销售与市场》一直在高度关注从传统营销到新营销(的过渡),新营销一直在路上,严格来说是创新营销。
最近在为客户提供营销方面的服务时发现,好多公司有了新零售的预算立项。现在新零售的模式主要是社群,比如汽车行业,尤其在高成长完成之后还有巨大的存量客户,中国每年3000万的汽车(销量),存量客户怎么挖掘?它是要利用新零售的工具对存量世界进行细分和整合,再加上深度的黏性和互动,挖掘它的价值。尤其是在具有客户属性的汽车行业,新零售的力度很大。
主持人:杜总谈到了家电领域的渠道变革,那么郭总作为渠道的操盘手,可以接着这个话题谈一谈吗?
郭立新:关于渠道和品牌商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并不可怕。我认为,渠道和品牌商的冲突始终存在,只是阶段上双方的势力发生了变化。竞争就是这样的,品牌商的集成化程度高一些,品牌商就强势;反之,渠道商的集成化程度高一些,渠道商就强势。现在之所以谈这个问题,是因为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让制造商和品牌商都会面临一些挑战。
同样,马云在谈新制造的时候,为什么要谈新零售,不谈渠道?理论上讲,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品牌商和消费者的连接方式发生了变化,渠道商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如果渠道商跟不上这个趋势,就会被灭掉。新制造也一样,如果品牌商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消费者产生互动,以及与渠道商进行供应链整合,它也没办法生成。所以,品牌商和渠道商的关系并非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只是老问题在新的基础条件下又有了新的表现方式,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互联网会从两头改变与消费者的关系,既改变品牌商与消费者的关系,也改变渠道商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在新的基础条件下,双方的起点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从产品需求的角度看问题,一个是从消费者服务的角度看问题。从现在的观念来讲,渠道就是媒体,还有一个观点是产品就是媒体。以前消费者需要的是中介媒体,如果渠道商还把销售业务理解为原来的层层分包、层层代理,毫无疑问,这样的渠道商很快就会消亡。在我们内部保留着这样的观点,发现有价值的客户是制造商要考虑的问题,或者是销售重要的使命,也就是你有好的产品一定要用渠道把它卖出去。
什么样的渠道商有价值呢?体现在三个方面:要么有流量,要么有服务能力,要么能做供应链整合。比如平台型的渠道就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它既有流量,又能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同时也能做好供应链的协调,就像现在的京东、苏宁,它们在不断地挖掘这些能力。
渠道变革的过程,一定是个渐进的过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小渠道客户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更灵活,更了解消费者,在面对面的服务上做得更到位,所以往往品牌商在平衡渠道关系上会有很多困扰,要么与大渠道商寻求融合,要么对中小渠道商赋能,使其更好地完成消费者服务,包括刚刚讲的三个价值。如果这些方面能够做好,就能形成很好的渠道平衡战略。
主持人:您(指郭立新)对新零售有什么评價?
郭立新:总体来讲,苏宁是线下起家,京东是互联网起家,苏宁现在在拼命地解决线上问题,京东开始在线下布局,这就是渠道蓬勃发展的趋势,未来线上线下肯定是一体化的,没有线上支持的线下和没有线下支持的线上,都很难存活下去。京东一开始就是走线上的,可能在大数据运用技术上有些优势,反过来,苏宁可能在线下对消费者的理解上比较有优势,但最后大家是往一个方向走的。它们一方面是在细分阵营,一方面又有趋同,就像当初没有淘宝、京东、天猫的时候,苏宁和国美之间的竞争,一方面要对外强调各自的差异性,一方面战略又是趋同的。
杜建君:《第一财经日报》某日的整版提到,目前的几大网络寡头的垂直电商开始了乡镇小店的争夺战,在大量瓜分阵营。随着对城市市场阵营的梳理,技术和资本也越来越成熟,下一步的争夺战是在线下,到乡村搭建体系。苏宁易购建立的苏宁云就是在跟京东争夺,当然苏宁背后还有阿里的作用,淘宝体系也在兴起一些新的东西。未来将是资本和技术主导的网络体系形成的若干强大的阵营体系,所以独立生存的小物种、自由经济都会被统统吃掉,(想要生存)要么跟平台寻求融合,要么为平台做服务。
我刚做了一个东风康明斯的项目,它的发动机在北美市场绝对是第一,近年来在本土品牌崛起的影响下,它的占有率变为第三。过去他们靠产品支撑盈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类渗入到广域的市场,外资经济捉襟见肘,所以下一步他们还是要发力渠道体系建设,完成服务商转型。服务商转型面临一个问题即需要有深度服务能力的企业,最大的短板就是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像快消品企业是前端发力,做得好成交率就高,也就是说技术属性越强的企业,搭建后市场的服务体系难度越大。中国的市场领域非常广阔,但很多市场要素都存在长期的短板,比如家电业的导购员流失率极高,天天赋能天天跑。中国营销的动荡,就像叶茂中讲的“冲突”,中国要逐步回到一个瓶颈。
主持人:我们从网友的提问中选了四个问题:1.为什么流量是新零售的核心命题?2.什么样的商业体是新零售的核心驱动?3.新零售环境下,品牌升级真正意味着什么?4.什么是新零售的终极目标?
这四个问题都比较宽泛,各位可以根据自身从业的经历,聚焦到某个行业来做具体回答,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流量是新零售的核心命题?
田友龙:其实在任何时候,流量都是商业的核心命题,只是之前对流量的定义不同而已。以前是通过传播、通过广告去获得流量,现在是通过网络、移动智能终端来获得流量,流量作为商业的核心从未改变。
接着说另外一个问题,我从来不认为零售商和品牌商在新零售环境下会相爱相杀。如果真正要做新零售,零售商和品牌商应该是相融的。因为任何一个零售商的能力都来自于品牌商,就像做家电,没有西门子、海尔、格力,零售商是无法做的,所以说品牌是渠道的根本。我们以前要求品牌具有交付能力,但在互联网下的品牌我们要求它有链接能力,所以又在交付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链接能力。链接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产品增加一套内容系统和一套基于渠道的便捷交付能力,一个从服务到购买更便捷的系统。我觉得这才是新零售。
俞雷: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问得不是特别专业,因为即便是电商也并不都在关注流量,电商转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流量只是新零售的一个方面,它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和场景,不能唯流量论。
新零售的本质是为线下赋能,创造出更多的场景。新零售不是所谓的洪水猛兽,它本质上也不是电商的发展引起的,商业的零售渠道确实发生了一个变革,它更加国际化,更加shopping mall化。这个影响可能比电商的影响更大,而且也不见得电商就一定能做好新零售,天猫、淘宝就都做不了新零售,包括京东也是一样的,新零售最好的载体是像美团、大众点评、阿里系的口碑、支付宝这样的平台。
郭立新:我完全赞同俞总的说法。因为新零售本质上对消费者有着更直接的影响,是可以不经过经营者的,以至于它有更高的效率。拿做生意来说,做生意其实是在做人的生意,最根本的就是转换效率,不同的企业之间千差万别,做得好的一定是精准地找到流量,精准地做转化率,这才是新零售的本质。
俞雷:效率的确是零售业的本质,因为他们讲坪效,但它又跟黏度、回头率有关。这就是为什么阿里对美团点评那么紧张,它是新零售的一个重要入口,是重要的赋能平台。就像我刚刚说的,淘宝和天猫是做不了新零售的,淘宝、天猫与新零售天然冲突。
屈红林:我来讲几句。第一,我们最近看了很多电商的项目,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做电商的企业,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很短的时间干到三个亿、五个亿,甚至十个亿规模的企业,他们从来不说(新零售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更多的是线下渠道这批人说,就是我们喜欢讨论这些概念。
第二,流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其实有两种情况会产生流量。一个是线下流量,比如说你上街买东西,基本生活需求是会产生流量的,因为你必须出去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另一个,娱乐会产生流量,就是内容。流量本质上就这两种东西,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说我同意俞老师的观点。流量的背后,就是要把这两种东西在平台里生产出来。至于阿里在做什么,它做的事情很多,包括低线市场渠道的布局都是它在做,但是这些并不是核心,核心还是把外面的流量引到自己的平台。比如做网红的意见领袖营销机构,这些机构有些已经很大了,甚至过亿了,阿里把他们叫来开个数据大通会。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它要把外面这些因为娱乐、内容产生的流量引到自己的平台来。引到平台来干嘛呢?用来推它想要的品牌、它认为有希望的品牌。阿里某种程度上像做投资的,依靠数据去看品牌,看哪些类目、哪些类别增长比较快。
回到最开始我们讨论的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的企业、品牌现在是不是有条件向外输出营销方法论的问题,我说下我的看法。创新分为几类,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产品创新,还有品牌创新。
技术层面的创新,中国已经起来了,但不是主流,比如AI,最好的技术和人才还在北美(包括北美的华人),不在中国,不过中国已经有一批很接近他们了。
还有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中国都是最快的,这一点是不需要担心的。很多做硬件的公司,它的产品已经很像回事了,尤其是新一代的创业者的公司。
比较难做的是品牌,也就是营销创新。因为营销创新,你要跑去别的国家,说那个国家的语言,符合那个国家的消费习惯、消费场景,这其实蛮难的。个人认为,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关注这个问题,因为真的品牌营销强国根本不会关注这个问题,而是关心他(某个国家)的文化。比如韩国,当年美国的爱茉莉怎么打都进不去,后来改名为爱茉莉太平洋还是不行,但是有一年,美国一个男团过去了,(跟着)他的东西也一下就火了,所以说还是要伴随着国家文化做品牌输出。韩剧有段时间特别火,(跟着)韩国的时尚消费品、化妆品就很流行,这肯定是跟文化输出能力有关的。
嘉宾(植益乳酸菌高树山):屈老师,您能谈一下新零售的经营理念吗?
屈红林:新零售有个趋势很难避免,目前至少有80%的渠道经营是不行的,他们的能力很难转换。因为原来是基于店铺的经营,这就需要把基于店铺的物理场地经营转变成基于某种能力的经营,比如把导购网红化。你能让它输出结合大品牌中央市场部的内容吗?你肯定做不到。
当年麦包包是淘品牌的时代,现在一些品牌直接在公众号、社群上投放,比如有个化妆品品牌HomeFacial Pro,两年时间干了10个亿,他们公号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10w+,也就是他们想在天猫上卖多少就能卖多少,所以流量是靠内容驱动的。这里就有个问题,线下的老板通常会说,线上我干不过他,线下他干不过我。其实,线上这些企业品牌基本上不会花很大代价,或者很大功夫去想线下的问题,他大不了试一下,了解了线下代价挺高的,那还是回到线上吧!其实线上的效率更高,成本也远低于线下,可能发展下去,线上品牌变得强大会倒过来做线下,而不是线下的品牌往线上走。
郭立新:这可能和产品的品类有关系。比如新品,如果直接做线上,可能直接就发展起来了,但如果是老品类,就不能这样了。
田友龙:每年双11过后我们会整理很多品类的数据,近两年真正体现强势的电商已经不是纯粹的淘品牌,比如茶叶领域,很多已经不是纯电商品牌领先了,包括化妆品,而是真正的传统品牌。所以第一个问题,传统品牌如果能加上互联网的内容,未来还是他们的天下。我从不认为互联网会做出一个极致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说法,世界根本没有极致的产品,只有均衡的产品。
第二,我觉得流量与内容和场景本身并不矛盾。不管什么样的商业形态,都要有一定的覆盖度,然后通过流量扩大,只不过现在用场景和内容是为了让流量更有针对性,所以流量与内容和场景是一体的。
屈红林:说到传统企业的内容能力,其实品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内容上。原来讲品牌定位,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了,现在需要像杂志等媒体一样每天连续地生成内容。那传统企业有没有做品牌、做内容的能力比较强的?有的。但与互联网崛起的品牌相比,首先它生成内容的组织模式是不对的,传统企业一般由市场部找第三方去做短视频、公众号,但这件事情依然是原来的组织结构在管,这就很难做起来。现在的内容是针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它的内容、写作习惯和基础语言与原来的都不一样。一个时代的消费者做一个时代的事情,有一个时代的组织结构。而原来大部分淘品牌没有这个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淘品牌下来了。
郭立新:您讲的这个观点我赞同。在一个老的组织架构上要构建新的能力,其实是很难的。但是它不是单个人的能力,它完全也可以找到黏性市场,然后去创造俘获消费者心理的内容。但是关键不在这里,关键是在:比如互联网,按照企业的营销模式,市场部被干掉,不是要把市场部的功能干掉,只是形式上没有了。因为内容来自产品,产品部门就要执行市场部的功能,这是在前端,然后产品做出来就要销售,销售就要有市场部的功能,所以销售的功能就分解到产品部和销售部了,这是一个重组的过程。
这就很有意思,(上世纪)90年代我们讲构建市场,现在又讲干掉市场。
屈红林:它们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有一次在跟阿里人聊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你们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去支持国外的品牌,知不知道有人跑到发改委告你们的状啊?”他说:“我们也沒办法,比如某个外资公司在数据方面,从购买意向、购买、购买后的体验以及购买后的口碑有四个团队在做。”四个数据团队专门负责不同的板块,随时根据数据调整策略、调整产品。但是在这个类目中有一个最大的中国品牌,做了100亿,他们只有一个团队在做数据,这已经很先进了。
另外一个信息,我们跟一个做网红营销的人聊,问他们跟跨国公司和本土品牌公司合作有什么区别。他们讲,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跨国公司会摆放很多的产品,然后由研发总监挨个介绍产品的原料、研发,所以总有几款会被他们选中推广。但本土品牌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研发问题,它说不清楚,尤其是中医行业。网红要把产品说得头头是道,是需要品牌方做很多技术和内容赋能的。从数据来看:第一是外资品牌起来了;第二起来的本土品牌很多是纯粹基于电商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