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也说读史

时间:2024-04-23

□少木森(福州)

也说读史

□少木森(福州)

有人说,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占满书架,电影电视有影响的大片也尽是历史题材。平民百姓在读史,各界成功人士也都在读史,领导干部更不例外了。

过去,我们读史主张的是以阶级观点看待一切,把丰富多彩的历史变成一种公式、一种色调,历朝历代的史迹,都被简单讲解成了统治阶级如何残酷剥削压迫,最终激起农民起义的历史。历史人物都给贴上了阶级标签,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论好人还是坏人都按照一个模式来写,脸谱化、教条化,僵化得很。历史的生动性、繁复性被遮蔽了,历史人物的个性和真实生命意识也不见了。读起来,就格外的刻板、乏味。现在读史,要轻松愉快多了,一个个历史人物也就显得有血有肉。

那么,我们读史又读些什么呢?

其一,要读出历史人物的个性,读出历史人物所蕴含的不可复制的生命意识。

以毛泽东为例,他爱读史、善读史是众所周知的。他有许多运筹决胜、平治天下的名言,都是从读史中来的,或者是他的读史心得,比如“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备战、备荒思想,来源于朱升为朱元璋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略。还有非常有名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直接来源于哲学大家王船山的原句。

细分析,毛泽东读史都不是简单照搬、断章取义,其实他读的是人,读的是历史人物丰满的个性和不可复制的生命意识,然后效仿之,或试图效仿之。他曾多次点评过李世民、朱元璋,除了说他们两位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帝王外,他还特别欣赏李世民的纳谏胸襟、朱元璋的坚忍拔群。他也多次评点大哲学家王船山,推崇王船山有孔子遗风——威而不猛,特别对其“用民”、“恤民”思想十分认同。他一生中多少次谈起曹操,多少次要为曹操翻案,这里虽然也包含着某些政治斗争需要,但更多的却是他个人对曹操文韬武略的真心佩服,对曹操飞扬的生命意识的认同与欣赏。

毛泽东竟然还因为喜欢一个人,就把那个人的名字也挪用过来,让自己的名字也濡染着历史的墨香。那是在毛泽东的青年时期,他细读与曾国藩、左宗棠一道被史学家称为“同治中兴三名臣”的胡林翼治军业绩和《胡文忠公遗集》后,十分敬佩他这位湖南老乡、前辈的人品才华,遂将字改为润芝,后又改为润之,天下先有胡润芝,遂有毛润之。

梁实秋先生说过,读书读史,读古人,就等于友尚古人,与古人游而不知不觉受其薰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毛泽东的高远不俗,应该归结于历史人物所蕴含的不可复制的生命意识的内化之功吧?!时下的领导倘能“尚友”,得其境界之一二,那是何等之功德也,何等之境界?!

其二,要读出人性的光辉,读出恻隐之心,读出让人生臻于完美的途径——爱与宽容。

有人说过很诚恳也很无奈的一句话: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为什么呢?《红楼梦》里有太浓的脂粉味,少年染读,或许容易沉溺其中,消磨了志气;《三国演义》里多的是谋略、诡诈,用周汝昌先生的话说,老年人已经是历尽沧桑,再研读谋略、诡诈,不成“老奸巨滑”了吗?

读史,其实最该预防的也许真是周老先生所说的这种情况的发生。平民百姓的读史,阅读动机也许纯粹些,那就是多数为阅读的愉悦而读史,而商人的读史、领导的读史,恐怕多为“鉴往知来”,要从历史中学点东西。从大处说,要用于把握现在,面向未来;从小处看,就是要“御人”、“治人”。于是,历史上那些谋略,那些权力之争,那些帝王心术,特别地让人津津乐道。“水煮三国”煮出的汤汤汁汁,散发出来的是“权谋”、“机变”的阴冷潮湿的味儿;“麻辣水浒”烹出了宋江出卖兄弟生命换取一壶毒酒的焦糊味;电视电影的帝王大片,更是尔虞我诈,刀光剑影,视人的生命如草芥,动辄灭人九族……历史的确走过这样血腥的历程,但读史,不应该只偏好这一些,不应该嗜痂如饴。

历史上,不是还有个赵匡胤吗?他同样也要解决功臣们功高权重问题,同样为皇权的巩固而要削去他们的权力,但他就不大开杀戒,而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权力之争。甚至在他驾崩之前还立下遗诏,叫继位的子孙不许滥杀功臣和文人,使得他身前身后至少有五代皇帝没有滥杀过文人,成就了宋朝一段相对宽松、和谐、文化繁荣的文人治世的历史。

世界史上,也有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阿育王。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君主,一生的业绩被史学界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是一个凶狠嗜杀、充满欺诈的人,他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并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他动了恻隐之心,建立普渡众生的理念,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他也因此治理出了一段和平、和谐的历史。

其三,要读出直面缺憾、学会反思的自省精神。

中国文化史中早就有一个词:“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这种“反省精神”基本属于文人式的“吾日三省吾身”,形式大于内容,我们或许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着较全面的认识,但为什么是这么样?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又是什么?这些,我们真正去反思还是比较少的。很多时候还总是把客观原因说得多,有意无意地放大这客观的因素,比如,我们某个项目搞砸了,很少说是主观决策的问题,而要找出许多的客观原因。

我们读史,就应该多读出一些反省、反思的启示。我们常说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鉴往知来”、“让历史告诉未来”、“温故而知新”,等等,说的是读史的必要性,更是反省、反思的必要性。巴金老人在他晚年所写的《随想录》中,力倡反思、反省精神,要我们在读“文革”史时去反思那些荒唐的行为,忏悔自己不洁的灵魂,免得我们的人民再去遭受苦难,免得我们的国家再堕入深渊。这是很有见地的,是宏钟大吕的时代强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