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邴芳
【摘 要】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行的脱贫攻坚政策作为一個特殊性、局部性和紧迫性的政策安排其在政策目标、作用对象和施策方式上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当前的扶贫举措主要以贫困户个体为对象进行投入,而脱贫攻坚完成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外部机会更需要内生动力的双重支撑。因此,研究后2020年时代的反贫困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论文通过研究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效,结合当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势对后2020年时代的反贫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脱贫攻坚完成之后的政策出台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goal of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is to lift all the rural poor out of poverty under the current poverty line by 2020. As a special, local and urgent policy arrangement, the current anti-poverty policy has strong pertinence in terms of policy objectives, targets and measures. Therefore, the current poverty alleviation measures mainly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poor households, whil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needs not only external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he dual support of internal impetus.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anti-poverty issues in the post-2020 era. 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nti-poverty path in the post-2020 era,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policie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关键词】后2020年;反贫困;贫困人口;扶贫政策
【Keywords】post-2020; anti-poverty; poverty population; poverty reducing policy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8-0157-02
1 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及扶贫效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扶贫政策受不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政策特征,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的扶贫政策自1949年以来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见表1),扶贫对象和帮扶特征也随之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结合上表的特征来看,我国的扶贫政策发展呈现以下几点趋势:
一是扶贫对象的瞄准不断精确化,由区域化向个体化发展,随着对象瞄准维度的缩小带来的是扶贫政策精准性与符合程度的提升。
二是扶贫手段不断多样化,从最初的直接救济方式,到现在的多维度激发贫困户脱贫能力的方式,表明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不断深入,构建长效脱贫体系是我国扶贫政策亟待实现的目标。
三是扶贫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中央政府统一救济,到现在集合社会多方力量的多元化帮扶,我国扶贫政策的执行主体呈现多样化态势发展,扶贫政策动员社会力量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总体来说,我国的扶贫政策发展趋势是强调扶贫的实际效果,除了完成刚性收入增长目标外,更加关注解决住房、医疗、教育以及养老等生活福利问题,重视对贫困群体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机会的赋予,政策的福利性对于解决贫困群体温饱和短期收入效果十分显著。
2 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势及成效
自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以来,我国的扶贫由粗放式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式的“精准滴灌”,在扶贫资源稀缺的社会条件下,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回顾过去的扶贫历程,我国的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经过7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4年多的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由832个退出至2020年的52个;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初期的10.2%下降至2020年的0.6%,年均减贫人数达1335万人。如此迅速的减贫速度和效率,完全得益于精准扶贫的政策优势。
2.2 贫困群众收入显著增加,长效脱贫机制逐渐形成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看,截至2019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67元,较之上年增加1196元,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5500元,年均增幅达9.7%,高于同期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从人均年收入看,截至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为9808元,较之2015年增加6392元,年均增速达30.2%;从脱贫长效机制覆盖方面看,90%以上的建档立卡群众已享受了产业和转移就业政策的帮扶,脱贫能力和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自身发展能力提升较明显。
2.3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实现建制村硬化公路全覆盖,卫生室与村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地区供电比率达99%,宽带覆盖比率达98%,10.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得到改善,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人群达960多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此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产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等一系列特色扶贫模式的开展,贫困地区的发展活力得到明显提升。
3 2020年后的贫困表征及反贫困路径
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首要目标即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2020年中国即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全国一起进入小康社会。但是,在当前精准扶贫政策下脱贫的绝对贫困人口到2020年之后大多数还是相对贫困人口,因为脱贫攻坚只是解决了此类人群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到了2020年之后,他们依然是相对贫困的扶持对象,要防止他们返贫,继续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水平,首先就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其次提高生活质量。而随着就业扶贫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等政策引导,2020年脱贫之前的农村青壮年大多会流入城市甚至定居城市,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之后,后2020年时代的反贫困路径不仅要聚焦农村,还要聚焦城市低收入群体,因为除脱贫攻坚期内一部分低收入的贫困劳动力定居城市外,城市仍存在收入相对较低的低收入群体,这些群体将构成后2020年时代扶持的主要对象,而这就要求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同步提升,甚至更加关注城市社会保障才是后2020年时代扶贫的一个新的趋势。
因此,后2020年时代,在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之后,需要结合乡村振兴和城市社会保障共同来解决留在农村和走出农村的低收入群体的相对貧困问题,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扶贫体制才是未来扶贫的走向和选择。
【参考文献】
【1】孙菲,王文举.中国农村贫困成因与扶贫政策作用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796-800.
【2】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47-150.
【3】梁士坤.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内涵阐释、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J].长白学刊,2016(5):127-132.
【4】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限衔接的主要挑战与对策建议[J].“三农”决策要参,2020(07).
【5】周常春,刘剑锋,石振杰.贫困县农村治理“内卷化”与参与式扶贫关系研究——来自云南扶贫调查的实证[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1):81-9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