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科学流言”

时间:2024-04-24

王琳

摘 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化手机的大发展,人们依赖网络获取并交换信息的频率越来越高,以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手机、电脑、数字化电视等终端的科普传播模式和媒介形式也应运而生,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

关键词:科学流言;互联网;科普

1 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

网络科普作为现代科普传播中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首先它丰富了科普传播的内容与手段,从传统的图文,演变成为音频、视频、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的集合,提高了科普的多样性;

第二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最大程度的促进了空间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并且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扩大了科普的传播力度;

第三,它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将科普从单方向变成了双向互动,提高了受众的感受度。

2 “流言”的传播及危害

正如我们所期待的,互联网为科普带来了新的契机,科普变得前所未有的“亲民”。基于微博、微信、QQ群体、论坛等平台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網络了解科普。2013年底,一个名为“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号开始用拟人化的口吻发布玉兔号的相关信息,大量的太空探索科普知识通过网络语言方式表达,既通俗又风趣,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粉丝,目前已拥有60万粉丝。这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为科普带来的广泛影响。

但在人们感受网络科普便捷的同时,也看到了虚假科学流言的泛滥。我们在网络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吃一碗方便面得花32天解毒”、“wifi辐射有损健康”、“瓶装水暴晒后可致癌”……等科学流言,并通过微博、论坛、微信、网站等主要社交载体广泛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有些流言转发量已超亿次。

任何流言都是伴有社会风险的,它的大量传播不但会造成对公众的错误引导,处置不当就会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如近日由“中东呼吸综合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的口罩、洗手液等产品脱销,就是恐慌心理带来的群体性事件。而一些流言对社会秩序也造成了间接危害,如几年前的 “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事件,虽然专家媒体及时出面辟谣,但事件的负面效应至今还存在,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甚至行业的效益。

3 科学流言的特点

3.1 身披“伪科学”外衣

要让流言增加信服力,必须以科学之名。那些看似“科学”内容或利用公众对科学的模糊认识,使用大量专业术语与未经科学话语证实和评议的内容;或利用公众对国外高科技的盲目崇拜,引用国外学术著作与专家言论来移花接木,用看似有理有据的“引经据典”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言的模糊性与可信度。比如“抢盐事件”中,流言附带了日本辐射图、辐射对人体影响,甚至引用了β摄像等专业术语,人们对流言解读深信不疑,造成了社会恐慌。

3.2 流言多源于社会“热点”

由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联合发布的“2014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显示,广为传播的流言多与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环境污染等社会热点有关。由于热点问题的时事性,许多问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官方解读,时间差给了“流言”可乘之机。官方的严谨表态被理解为讳莫如深,坊间流言成为了权威解释,高热点带来的高关注引发了传播的“蝴蝶效应”。

3.3 戳中“痛点”,宁可信其有

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问题的曝光,人们对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始抱有怀疑态度,在伪科学信息面前缺失了应有的辨别能力,变成了“宁可信其有”。多数人产生了从众心理,用“半信半疑”来降低风险,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求收益最大,但求遗憾最小的谨慎决策。这种“半推半就”的心理使得流言不能得到及时的终止。

3.4 监管力度不够,传播迅速

热点伪科学流言,有很多的已经被超过多次的“冷饭”,媒体专家多次进行辟谣,却依然在网络上一次又一次的传播。

这里的原因:

一是不少编辑、版主缺乏对科学信息的关注与辨别能力,没有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传播。

二是由于监管的不及时,没有专门的机构与机制来约束网络制度的执行,而是单纯的网络环境的自我纠错能力。

3.5 缺乏权威的声音

政府部门以及专家代表着科学信息的权威性,但在公众对流言问题抱有怀疑时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听到他们的声音。相反,却有大量来自所谓“专家”或知情人士的健康信息在大肆传播,等到谣言满天飞时再来辟谣,则难免事倍功半。

4 真相如何跑赢流言

4.1 打造“权威之声”

科学流言的大量传播,一部分原因跟权威信息的匮乏有关。专家缺乏发声的平台,媒体缺乏权威的信息来源。政府应积极促进专业机构、专家与媒体的合作,将政府的公信力、科学公知的专业性与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精选、辨别、整合权威媒体发布的求证信息,打造具有公信力的“科学之声”品牌,要担当起谣言粉碎机的重任,为公众提供科学支撑。

4.2 提高监管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和新媒体机构都应加强网络监管,传播正确的知识和信息、资讯,过滤转发的信息,对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及时予以澄清、纠正,保持网络科普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互联网科学的传播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传播渠道上,相关网站、平台要有专门技术或人员,发现谣言后要第一时间开展调查,一旦核实为谣言,要立刻删除谣言并进行辟谣,同时报警等。

4.3 加大科普的主动性

科学流言的干预应是未雨绸缪的,权威机构和专家们应该增加科普主动性,从被动的辟谣,变为主动的介入,及时为公众提供热点科学服务,通过权威信息的发布与引导,做好防止流言传播的预防工作。科普工作并不仅仅是宣传科技知识,而是要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种以批判的、实证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公众在流言面前的“免疫力”和基本的辨别能力,使谣言不攻自破。

社会发展到今天,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流言的快速传播。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全民素质的提高,求真务实、谨言慎行的科学精神,才是真正的“流言终结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