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节约型企业的成本管理

时间:2024-04-24

李 丹

摘要:在未来的15年里,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开展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基于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关于节约型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节约型企业 成本管理

0 引言

节约型社会下的节约型企业应该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采取技术、经济和行政管理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节约型企业无疑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如何开展节约型企业的成本管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施环境成本控制

创建节约型企业要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清洁生产,企业成本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产生,包括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应交税金。企业走节约之路是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节约型企业必将带来环境成本的投入。

成本属于价值范畴,其经济实质是一种价值补偿尺度,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比较所费与所得关系而建立的一个用价值表现的耗费概念。传统的成本概念,是指狭义的物质生产循环中的成本或称小循环成本概念。它立足于微观企业的成本补偿,因此,传统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侧重于披露经济性信息,只量化计算人造成本。

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越来越严重的现实,人们应当意识到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科学的解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现行成本理论中缺少一种从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认识和定义的成本理论,即大循环成本理论(亦社会总成本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是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来看待成本,它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破坏的补偿及更新或复制,使自然界保持其原有的良好状态,从而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从大循环成本理论来看,成本的构成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这里的资源成本是指自然资源的生成、更新、恢复、替代等所需要计量的价值。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形成的资源补偿基金,是人们为了完成自然资源的循环而准备的特定补偿基金,它可以使人们从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造成的财政紧张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充分的补偿,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 推行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对企业预算期内经营形势的判断及未来经营形势货币化语言的表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对预算重要性的最好描述,强调凡事要想做好,事前都需要有一个谋划。创建节约型企业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做好规划,将资源节约问题都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中。通过对预算的编制、对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的跟踪和监督,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以及对策的提出,使得节约增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许多企业将“战略导向”作为预算目标制定或预算编制的原则。战略导向全面预算是以战略为导向、以平衡记分片为依据、以作业为基础的全面预算。它突出对战略的支撑作用,其内容应当由经营预算、战略预算和财务预算构成。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特点:一是它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企业战略目标,预算体现的是企业战略意图,其实质是根据战略来配置资源,因此,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和前提。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固化与量化,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二是平衡记分片是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的具体化。预算符合和支持平衡记分片指标的目标和措施,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的实现将产生积极作用;三是以作业为基础,作业与成本有密切关系。成本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由企业作业的执行引起,作业是成本的动因,同时作业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我们以作业为对象,通过对作业的分析研究,进而采取措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低效作业,优化作业链,对于削减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说过:“归根到底,企业间成本和价格的不同,来自设计、生产、销售和运输其产品和服务所需的种种作业,比如吸引顾客、装配最终产品和培训员工;成本是由作业的执行而产生的,而成本的优势来自于特定作业的执行对比竞争者的有效性;同样,差异依然来自作业的选择及其执行,因此,作业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企业总体上的优势或劣势源自其所有的作业,而不止是其中的一部分。”

通过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企业可以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绩效考核的基础,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将成为公司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而平衡记分片则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要求设计了多维指标体系,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综合评价,将社会生态环保指标一并纳入到预算体系内;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管理者也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去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体系中有一部分数据会直接衡量下一年度企业财务、实物与人力资源等的规模,可以用来作为调度与分配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体系中包括有关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部分。我们通过对于这些因素的预测,并配合以管理报告与绩效奖惩措施,可以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进行日常监控与决策。当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水平偏离预算时,企业决策者就可以根据管理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以改进。

3 实施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精益管理

循环经济对资源节约与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节约成本措施,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减少资源成本支出的市场机制,因此,会计控制中利用精益管理的思想,使资源节约并最佳利用,以达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减少的目的。有学者认为,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精益管理把生产过程分为增加价值和不增加价值两个过程,前者被称为创值过程,后者则是浪费。精益管理通过对工艺、装备、操作、管理等进行改进,不断消除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从整个管理体系来看,节约管理与对物流模式管理应该属于精益管理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管理办法相比,精益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力求把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属于一种内部管理;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外界投资和专业力量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获得节能投资的效益,属于一种投资行为。从两者的动因来看,我国企业在实行精益管理和生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通过市场对接来解决节能难题,利用外界专业力量来改善资源配置,获得节能投资和物流改革双重效益,而不是仅仅号召员工们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

4 加强素质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节约意识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要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会计控制的效益。面对日益耗减的资源,会计人员应树立节约意识,遵循毛泽东同志的“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的教诲。不仅要为企业守好财,而且要理好财。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彭.循环经济下的会计控制[J].财会通讯.2006.3:94-96.

[2]李恩柱.循环经济会计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7.2.

[3]刘思华.构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经济当议[J].财经政法资讯.2001.1:3-8.

[4]引孙娟.循环经济下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2007.2:3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