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叶琛
延安精神是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指引、重要来源和方法论指导。在延安精神融入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力偏弱、教师对延安精神的阐释力度不够、文化自信培育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应增强高职院校及教师文化自信培育的意识和能力,将延安精神“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提升“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实效性。
文化自信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创新的活力、坚守的定力和前行的勇气,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高职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其文化自信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职院校要弘扬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精神,用好红色资源,[2]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和价值观引导。
延安精神在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价值
(一)延安精神是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指引
文化的本质是价值观,文化自信最终表现为价值观自信。延安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勇于奋斗的精神品格,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3]延安的理想信念指引着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义无反顾地奔赴圣地,在延安淬炼思想、净化灵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职院校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以延安精神为标识的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世代传承。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取向,校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当前,高职院校要以延安精神为标识的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自信自觉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培根铸魂。
(二)延安精神是高职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高职生文化自信,来自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安精神。延安时期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异常艰苦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愚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精神,敢于向恶劣的环境发起挑战,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是创造了像陕北江南南泥湾那样的奇迹。[4]这是一种自强、自立、自信的主体精神、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勇往无前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高职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与主动运用历史规律,将升华了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造性改造世界的结果。这种精神力量,是我们今天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惊涛骇浪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底气和根本保证。延安精神构筑的精神家园,为高职生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三)延安精神为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方法论指导
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丰富的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延安精神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思想的科学方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思想基石,理应成为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论。解放思想、事实求实,与时俱进,包含“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针对高职生的学情和实际,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的辩证法,将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加思想的深度、文化的温度、实践的力度和时代的热度。
延安精神融入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冲击消解文化自信培育效果
中西文化的彼此碰撞、交融,带来的是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在文化观念上,我们倡导兼容并蓄,提升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以及娱乐至死、消费至上等消极观念也不可避免地随之涌来。高职生正处于思想体系、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文化的吸收和辩证选择能力相对弱化,对流行元素的追捧,加之西方文化中渗透的“普世价值”具有迷惑性,容易形成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以上诸多因素消解了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效果。
(二)对延安精神的研究、阐释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目前对延安精神的研究多局限于基础理论层面,重在其内涵、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与时代价值等等,较少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等的关系。同时,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全面,欠缺深度和广度,思政课对延安精神的阐释,无法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使延安精神缺乏吸引力。研究与阐释,如果脱离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实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不能做到及时地解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生之问,是不能有效指导文化自信培育的。
(三)文化自信培育的意识、能力不足
一是文化自信培育意识不强。延安精神融入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需要學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推进,如果高职院校的党政部门不重视,教师自身缺乏文化自信或者缺乏自觉培育的意识和责任担当,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就无从谈起。二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单薄。部分高职院校对地域革命文化资源的挖掘能力弱化、利用率较低,且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融合度不够,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思想、价值引领,影响了育人成效。三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单一。思政课是文化自信培育的主渠道。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高职学生难以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形成文化认同。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尚未满足文化自信培育的需求。虽然教育部文件对专科思政课教学有一学分的要求,[6]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尚未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从实践教学的力度、深度、广度来看,都远未达到文化自信培育的要求。
延安精神融入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
(一)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意识和能力
“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党政部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将延安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红色文化育人作为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双高”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文化自信的培育,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其文化自信程度、文化修养和话语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高职院校教师应强化教师的使命担当,自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要加强高职院校对延安精神的研究与阐释力度。首先,高职院校应当作为研究者,应将视域拓展至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的源流关系,[7]以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指引高职教育的方向。其次,高职院校对延安精神的研究与阐释,可以从高职教育的命题入手,比如延安精神与产教融合、延安精神与“双高建设”,延安精神与工匠精神等,以延安精神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撑。最后,高职院校应把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延安精神实现系统对接,研究阐释延安精神与高职生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的关系,以此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认同。
(二)将延安精神“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发挥思政课在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首先,讲准延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要将延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讲准确。把准价值引领方向,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8]其次,讲深延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借助历史和国际的案例、事实、素材,通过深入、生动、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从而深化文化自信培育。再次,讲透延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要把道理讲透,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有问题意识。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高职生的学情,只有把准其价值观困惑及其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二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最后,讲活延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要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統一,提升内容讲授的思想性与趣味性,在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要善于把抽象的道理、哲理和情理融于生动的故事、事例和素材之中,讲好延安时期的故事、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文化自信在高职生心中扎根。话语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亦十分必要。运用鲜活、“接地气”的语言或者网络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要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可以创新运用诸如情境式、问题链等教学法,AI、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促进学习体验和文化自信培育效果的提升。
(三)提升“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过程。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需要打开“大思政课”的视野和格局。首先,要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精神追求和学生的文化需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梳理党史教育、主题教育成果以及延安精神研究与阐释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校史馆(文化馆)与校本文化资源融合,以打造品牌活动为抓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还可以利用校园新媒体和社团活动(红色文艺创演),使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在校园中得到充分彰显。其次,可以打造红色课程思政建设品牌,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各门课程中挖掘育人元素,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中渗透革命精神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延安精神可以转化为专业学习和未来生活的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拓展文化育人场域,将延安精神外化于行,要让学生亲眼见、亲耳听、亲身体验,自觉将个人命运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福祉联系起来,成为弘扬、传播、信仰革命精神的坚定力量。要善于调动社会资源铸魂育人,积极建设好校外实践基地,利用革命旧址资源开发现场专题教学,开展社区(乡村)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页。
[3]龚云:《延安时期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载《红旗文稿》,2015(17):5页。
[4]张金锁:《延安精神》,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53页。
[5]***:《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12-08。
[6]《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7]张晨宇:《高校立德树人中弘扬延安精神的意义》,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03):94页。
[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求是》,2021(14)。
作者简介
叶 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