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近年来,阿克苏市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以及利用对口援疆便利条件,拉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类投资项目落地见效、与一师阿拉尔市合作共建,引导兵地各族群众沟通交流、优势互补。
如何更好地做到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创新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心理、文化互嵌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共存混居的城市,各族群众交往密切、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当前,阿克苏市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各族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同学、共事同乐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确保社会局面持续稳定向好。
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阿克苏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创造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的社会条件。围绕“空间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文化互嵌、心理互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突出“空间互嵌”,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各民族互嵌,着力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推进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原则,从棚户区改造、新建小区、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做起,推行各民族混居。
推进“经济互嵌”,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现有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各族群众进行组团式共同发展,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对技术人员、村民开展培训,促进各族群众融合发展致富。加大招商引资,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打响“冰火丝路·天山水城”品牌,展现阿克苏市人文景观,提升文旅业态品级。推进互嵌式市场和经济街区建设,组织引导商场、超市、经济街区等各族经营者结对子、交朋友,探索王三街与兴隆街结对认亲发展模式,组织引导各族经营者交朋友,促进信息互通、理念共享,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共同体。
抓好“社会互嵌”,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用好用活学生大本营,实现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学校结对,学生结对,让各族青少年从小在一起共同玩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互学语言、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加快“文化互嵌”,依法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和使用,建立健全互学机制,推动各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化拓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爱国教育,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激发各族群众爱祖国、爱新疆、爱美丽阿克苏的美好情感,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各族人民心灵。
深化“心理互嵌”,挖掘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大团结形象,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示范点”,按照“市上有艺术节、乡镇(街道)有演出队、村(社区)有拿手戏”的标准,挖掘民间艺人和文艺爱好者,组建文艺演出队,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基层文化阵地进行巡回展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展却日库木麦西来甫、维吾尔族传统刺绣传承人培训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
二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作为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创新举措,健全结对认亲干部教育机制。着力做好思想教育、关心关爱、帮扶救助等工作,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及时为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拓宽脱贫致富门路,用民族团结“微行动”,汇聚强大正能量。延伸结对认亲链条,实现“干部、群众、活动、地域、行业”全覆盖,引导商户、居民开展结对认亲活动。
三是切实用好对口援疆渠道。积极打造杭州产业援疆优质产业链,探索“疆果东送”渠道,电子商务和“十城百店”相结合,坚持线上线下“两轮驱动”,科学编制“十四五”援疆项目规划。确定“十四五”期间,杭州市谋划援疆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11.49亿元。其中智力支援类项目5个,计划援疆资金3584万元,产业支援类项目9个,计划援疆资金27240万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类项目8个,计划援疆资金23977万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类项目6个,计划援疆资金7130万元,文化教育援疆项目8个,计划援疆资金52984万元。
四是推动兵地融合协调发展。找准融合发展切入点,与第一师阿拉尔市合作共建,积极搭建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结亲联谊活动、观光旅游、农业生产互帮互助、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等交流平台,教育引导兵地各族群众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发展局面,带动各族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推动兵地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社会事业、干部人才等领域深度融合,与周边团场连队形成了感情相连、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存在的问题
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实地调研祥和里小区等互嵌式示范小区、经济街区发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对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較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但现阶段的交往交流交融距离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还有较大差距,要做到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通过艰苦卓绝、持续不懈的努力,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的社会条件,逐步实现由空间互嵌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互嵌,形成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策建议
1、优化布局,创新空间互嵌
一是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各民族互嵌。通过安居富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等举措吸引农村各族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打造“民族特色餐饮街、娱乐街、商贸街”等嵌入式示范街区,其中阿克苏老街依托特色民宿,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传承民族风情和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团结嵌入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二是深化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格局。把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用地布局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审查重要内容,通过优化调控主要规划指标鼓励建设单位打造嵌入式居住示范小区。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拆小建大,配套完善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设施,做好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大型文体场所兴建等规划布局,增强互嵌式居住吸引力。合理规划民汉居住环境,引导各民族共居同学、共事、同乐。
三是推进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把互嵌式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2、强化市场,促进经济互嵌
一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帮扶责任,充分发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杭州援阿作用,在巩固原有扶贫产业并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农业产业化“十城百店”工程,突出建设“百十一”基地、“十仓百企”加工流通联盟、农产品绿色品牌,产加销体系日益完善。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租赁、流转、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建强农业人才队伍,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加大乡村就业创业培训,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二是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围绕地区战略定位,实施阿克苏市“3335”发展战略,即实施“三大工程”,和谐兴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重点培育“三大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旅集散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打造“三大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医疗康养基地、教育人选基地;紧扣“五大产业”集群,打通能源化工、纺织服装、建材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发挥杭州援阿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到阿克苏市投资兴业。
三是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以“冰火丝路·天山水城”文化旅游品牌为统领,深入实施“民族团结+旅游”,加快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丝路古镇、阿克苏老街、月亮泊、七彩巴格其村等特色乡村、民宿,打造文创产品特色街区,增强文化旅游元素的吸引力,推动特色文创产品在文化旅游业态“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发展空间中的影响力、美誉度。结合馕文创系列产品、天山公主、浙疆果业、新疆慕萨莱思酒业等名优特产,创新阿克苏市文化旅游商品,彰显阿克苏市文化旅游品质、文化张力和创新活力的优秀文化旅游商品和创意产品,不断探索实施“文化旅游+文创+产业链平台”发展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上台阶、上水平。
四是推进互嵌式市场和经济街区建设。将互嵌理念融入市场商超、经济街区的建设规划、资格准入、空间布局、服务监管等环节,依托兴隆街和王三街示范街区,探索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市场商超和互嵌式经济街区,组织引导各族经营者结对子、交朋友,促进信息互通、理念共享,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共同體。以发展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为契机,培育阿克苏老街夜市、石榴街、壹号橙街等适应各民族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夜间消费需求的新业态,吸引群众夜间消费,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3、守望相助,抓好社会互嵌
一是推进各族群众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互嵌。加强疆内外、南北疆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共建,书记、校(园)长双向挂职任职,加强教师双向交流。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市管校聘”改革,以集团化办学为平台,强化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轮岗交流。
二是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铸牢“兵地一家人”“兵地一家亲”思想,完善兵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推进兵地共建共享。推动兵地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社会事业、干部人才等领域深度融合,与一团、六团、七团形成感情相连、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做好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对接,实现双向服务、双向管理。以网格服务站为依托,以智能科技为支撑,持续深化精准化服务管理工作。做好有关诉讼、信访、申诉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传播依法维权、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理念,引导流动人口有序表达诉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把握好时、度、效,防止矛盾纠纷升级。
4、文化共融,助推文化互嵌
一是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深挖民间艺人和文艺爱好者,组建文艺演出队,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艺秀大赛”“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开展非遗相关培训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
二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人民心灵。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之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工作。着力在全市各族人民心中树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旗帜,强化精神引领,引导各族各界坚定坚决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5、多措并举,推动心理互嵌
一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教育,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地方史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把加强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战略任务,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教育各族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心灵深处。
二是深入推进新时代“访惠聚”驻村工作。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和完善新时代“访惠聚”驻村工作,落实驻村工作重点任务,建强基层组织,增强政治功能,确保自治区党委、地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广泛凝聚民心民力,夯实基层基础。
三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坚持用好结对、走访、帮扶、激励等载体,常态化开展结亲走访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交流互动、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优化结亲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完善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关心关爱、帮扶救助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凝聚人心。开展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活动,搭建多层次多行业的交往交流平台,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互动、融合发展、共事共乐,让同舟共济的民族团结之花全面盛开!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47页。
[2]李永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载《贵州民族研究》,2022(1):121-127页。
作者简介
郝致康 中共阿克苏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